2021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356570040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1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1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1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1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历史试卷一、单选题1. 北京是旅游胜地,在这里可以看到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A. 元谋人遗址B. 北京人遗址C. 河姆渡人遗址D. 半坡人遗址【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北京”结合所学知识,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B正确;元谋人遗址位于云南省元谋县,排除A;河姆渡人遗址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排除C;半坡人遗址位于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排除D。故选B。2. 中医是中国“国粹”之一,中国古代中医学人才辈

2、出。东汉名医张仲景的成就是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 发明了“麻沸散”总结望、闻、问、切四诊法 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符合题意;发明了“麻沸散”的是东汉名医华佗,不符合题意;总结望、闻、问、切四诊法的是扁鹊,不符合题意;张仲景的伤害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符合题意,故选C。3. 自汉朝以来,中国充分利用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加强对外交往,对世界产生极大影响。下列体现唐朝对外交往实现互助互利的史实是A. 鉴真东渡和玄

3、奘西行B. 甘英出使大秦C. 马可波罗来华D. 郑和下西洋【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对外交往史实中的两个人物是玄奘、鉴真,唐太宗时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法,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和唐朝文化;玄奘西游天竺,促进了中印之间的友好关系,鉴真东渡日本,加强了中日之间的友好往来,A符合题意;甘英出使大秦是在汉朝,B排除;马可波罗来华是在元朝,C排除;郑和下西洋是在明朝,D排除。4. 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A. 邓世昌B. 左宗棠C. 魏源D. 林则徐【答案】D

4、【解析】【详解】考查点:林则徐与虎门销烟。解题思路:根据题干关键信息“虎门销烟”“国际禁毒日”等可知,该题干反映的事件与鸦片(毒品)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6月3日至25日,民族英雄林则徐率领地方官吏在虎门海滩将缴获鸦片全部当众销毁,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成为我国近代的民族英雄,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邓世昌是在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左宗棠收复新疆及参与洋务运动有关,与题干

5、信息不符,排除;C项魏源著有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故选D。5. 抗日战争是自鸦片战争开始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能取得最终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A. 苏联出兵东北,打垮了日本关东军B.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的浴血奋战C. 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D. 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领导全民族抗战【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全民族抗战,D选项符合题意;ABC选项都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但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6. 毛泽东指出:“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

6、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这里“战”指的是A. 解放战争B. 越南战争C. 抗美援朝战争D. 抗日战争【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点:抗美援朝战争。解题思路:根据题干的“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判断是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美国派兵侵略朝鲜,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开始抗美援朝。故C符合题意;解放战争与题干的鸭绿

7、江不符,排除A;越南战争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抗日战争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故选C。7. 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活动时指出,回祖国以来的20年,是澳门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民生改善最大的时期。澳门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得益于“一国两制”方针的成功实践 中央政府和内地的大力支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澳门社会各界的团结奋斗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为澳门的回归开辟了正确的途径,中央政府和内地的大力支持推动了澳门经济的繁荣,经过澳门社会各界的团结奋斗,澳门在回归后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故正确,B项正确;澳门属于特别行政区,具

8、有高度的自治权,不属于民族区域自治区,错误,ACD错误,故选B。8. “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国积极参加全球疫情防控,截至4月12日,中国已向140多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这体现了中国A. 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B. 坚持“一带一路”战略C.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 医疗科技全面领先世界【答案】A【解析】【详解】疫情暴发后,中国众志成城,科学防控,基本控制了疫情的扩散。中国积极参加全球疫情防控,截至4月12日,中国已向140多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这体现了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顺应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对当前全球化所面临的阶段性困

9、境的现实回应。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全球蔓延各国之间携手共同对抗疫情更突出世界各国人民合作共赢、共建共享全球化红利的中国方案的显著优势,A符合题意;“一带一路”战略是经济发展战略,B不符合题意;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我国的外交总方针,C不符合题意;医疗科技全面领先世界说法过于绝对,题目中没有明确对比,D不符合题意。9. “神农再世,几十年育种育苗,挥汗弄泥,九旬犹是种粮汉,院士无双,十多亿远饥远饿,仓丰碗满,百姓长思扛鼎人。”这副对联纪念的人是A. 王大珩B. 王淦昌C. 袁隆平D. 陈芳允【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干“神农再世,几十年育种育苗,挥汗弄泥,九旬犹是种粮汉,院士无

10、双,十多亿远饥远饿,仓丰碗满”结合所学知识,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C正确;王大珩光学科学家,排除A;王淦昌是中国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排除B;陈芳允是中国卫星测量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排除D。故选C。10. 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A. 汉谟拉比法典B. 十二铜表法C. 查士丁尼法典D. 拿破仑法典【答案】A【解析】【详解】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

11、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A符合题意;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文明,B排除;查士丁尼法典是拜占庭帝国文明,C排除;拿破仑法典是法国的,D排除。故选择A。11. “这次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他是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这段材料是对下列哪位航海家的评价?A. 迪亚士B. 哥伦布C. 麦哲伦D. 郑和【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519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继续寻找盛产黄金和香料的亚洲,经过3年

12、的航行,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这次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麦哲伦是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C正确;迪亚士带领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非洲的好望角,排除A;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排除C;明朝时期,郑和七下西洋,郑和不是欧洲人,排除D。故选C,12. 美国内战爆发后,林肯说:“我在这场斗争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而不是拯救或摧毁奴隶制。”材料中“拯救联邦”的含义是( )A. 摧毁英国殖民统治B. 建立联邦制共和国C. 维护国家统一D. 解放黑人奴隶【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战争

13、,美国内战爆发,史称“南北战争”,美国内战初期,林肯同情黑人奴隶,痛恨奴隶制度,但他不同意采取过激的方式,激化南北矛盾,引起国家的分裂,他主张用和平的方法,逐步限制奴隶制,最终达到废除奴隶制的目的,而关键是维护联邦的统一,据题干关键信息“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而不是拯救或摧毁奴隶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拯救联邦”的含义是维护国家统一,C正确;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摧毁了英国殖民统治,A排除;1787年美国宪法颁布,建立了联邦制共和国,B排除;依据题干可知,林肯所说的最高目标并不是首先解放黑人奴隶,而是维护国家统一,D排除。故选C。13. 1800年,大约五分之一的英国人口居住在农

14、村,而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中,庞大的乡村社会被城市化了,全国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农村人口来城里工作和生活。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三角贸易的巨大影响B. 英国殖民扩张及其掠夺C. 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D. 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材料描述的英国的城市近代化过程,这是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带来的影响,工业革命后,人口大量从农村涌向城市,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所以上述材料最可以说明工业革命的影响,因此本题选D;ABC不是材料中现象变化的原因。14. 在列宁的领导下,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这次革命被称为A. “光荣革命”B. “二月革命”C. “十

15、月革命D 巴黎公社革命【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11月,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苏维埃政府;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苏维埃俄国。选项C符合题意,“光荣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二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3月;巴黎公社革命是1871年;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5. 有学者说:“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战争的可能性。”这段材料表明建立“欧共体”的目的是A. 对付苏联,加强实力B. 摆脱美国,独立发展C. 发展经济,避免战争D. 结成同盟,称霸世界【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干“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战争的可能性。”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欧共体”的目的是发展经济,避免战争。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为了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西欧国家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抗苏联、摆脱美国、称霸世界的内容,排除ABD。故选C。二、问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