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五升六语文阅读与习作暑期升级训练(第六周)

上传人:甄**** 文档编号:356340381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906.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五升六语文阅读与习作暑期升级训练(第六周)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新课标)五升六语文阅读与习作暑期升级训练(第六周)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新课标)五升六语文阅读与习作暑期升级训练(第六周)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新课标)五升六语文阅读与习作暑期升级训练(第六周)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新课标)五升六语文阅读与习作暑期升级训练(第六周)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五升六语文阅读与习作暑期升级训练(第六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五升六语文阅读与习作暑期升级训练(第六周)(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五升六阅读与习作暑期升级训练(第六周) (预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要素和主题阅读指导嗨!亲爱的同学们,这周,欢迎来到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说单元。小说大多是虚拟的,却又有生活的影子。本单元选编了中外作家各具特色的三篇小说,这些小说都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刻画了普通人物在面临困境时所闪现的人性光辉。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人物、环境、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让我们在书香中一起度过这美好的一周吧! 第一天 主题阅读 被袋里装的是什么波兰米洛斯拉夫茹拉夫斯我童年时经历过这样一件事,至今难以忘怀。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爸爸上前线去了

2、,妈妈独自带着我和妹妹,住在城外的一个小村子里。当时,我和妹妹还小,记不清爸爸的模样了,只从照片上见过。不过,妈妈总是给我们讲起爸爸。于是,我们也经常缠着妈妈要爸爸。妈妈总是哄我们说,爸爸快回来啦。然而,战争总是结束不了。爸爸终于回来了,他把身上的被袋往墙角一放,就过来拥抱我们,袋子比我们想象得还满。我们缠住爸爸不放,和他在一起的快乐无穷无尽。爸爸把我和妹妹抱在膝上,没完没了地逗我们,还让我们玩他胸前佩戴的勋章和各式立功奖章,用他好久没刮过的硬胡茬扎我们的脸蛋。墙角那只又大又满的被袋吸引着我们的注意里面装着神奇诱人的美味,最好吃的当然是那腌肉。想着想着,口水就禁不住往下流。我和妹妹没睡着,妈妈

3、进屋时,我俩假装睡熟了,一动不动地躺着,眯缝着眼偷偷往外瞧。妈妈站住了,盯着那个袋子,好像她也终于忍不住了,弯下腰,吃力地搬起被袋被袋装得太实了,哗把东西全倒在桌子上。看着眼前的景象,我和妹妹惊呆了,失望,委屈,又感到害怕:桌子上全是信,用绳子捆好的一沓沓蓝色、白色、灰色、红色的信封。这些信我们太熟悉了,因为它们是在战争年月里,妈妈写给爸爸的全部家信,而且是数不清的晚上,妈妈写完后交给我和妹妹投到邮筒里的。信,信,从这个大被袋里倒出来的全是信,摞满了整整一个桌子,还几乎往下掉。此时此刻,从来没有流过泪的妈妈,第一次在我们面前哭了。起初,她小声地抽泣,泪水顺着面颊往下流。她用双手捂住眼睛,泪水又

4、顺着指缝往下流。妈妈摇头想止住,但是没用,她最终控制不住自己,放声大哭起来。有删改1.【内容把握】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_2.【线索梳理】短文以“_”为线索来推动故事的发展,反映战争对人们的影响。3.【情节概括】概括短文第段的主要情节。爸爸带回被袋( )( )( )4.【句子理解】第段中的“眼前的景象”具体指的是什么样的景象?用“_”在文中画出来。5.【情感体会】爸爸的被袋里装着的仅仅是书信吗?说说你的看法。_第二天 主题阅读冰雪人民币她在冰天雪地里提着包等出租车。一辆一辆从她眼前开过去的车都没有空车标志,这样的天气打车很难,她手里的包越来越沉。她在几个人的争夺中胜出。拉上她的司机一开口

5、,她就听出他是郊区农民,车上还散发着浓浓的烟味和汗味混合的气味。放在平时,她一定要换一辆车。冰雪阻碍了车的速度。车用了比往日多一倍的时间才到达。她以要投诉车内气味为理由少给司机十元钱。司机和她激烈争吵了十分钟。她像一个受害者又像一个获胜者。车在冰雪中继续爬行。一种快感让她感到轻松。轻松时刻她才发现她的包随着被她骂的司机走了。她呆住了,包里的人民币有十万元!她找她能找的所有人,别人说你没记住车牌号光凭气味恐怕是找不到了。想碰碰运气,可以站在原地等。夜比以前任何一天早来了许多。冰雪几乎要把她变成冰雕。一道光柱熄灭,真的有辆车在冷得透不过气的夜里停在她面前。车门里飘出她熟悉的气味。司机递给她的是她的

6、包,包还是那么沉。她用冻僵的手从包里颤巍巍地抽出一沓人民币给司机。司机不要。她的泪流出来,在脸上结成了冰。司机向她伸出手:“你把刚才少给我的十元钱还给我。”雪又下大了。1.理解短文内容,填空。(7分)(1)这篇小说发生的环境是_。(2)小说主要讲的是一个女子打车时跟出租车司机_而忘记拿_,结果司机_的故事,赞美了司机_的品质。(3)“车门里飘出她熟悉的气味”中“熟悉的气味”是指_。这句话表现了她看到巨款失而复得的希望,内心十分_。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2分)(1)“司机递给她的是她的包”是对司机的动作描写,一个“递”字说明了司机需要的是别人的尊重,而不是鄙视。 ( )(2)“

7、这样的天气打车很难,她手里的包越来越沉”中“这样的天气”指冰雪天。这句话写出了长时间等不到车时女子内心的焦急。 ( )3.对题目“冰雪人民币”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文章围绕十万元巨款展开故事情节。B.巨款的失而复得,突出了司机的高尚品质。C.“冰雪”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D.“冰雪”渲染出极端恶劣的环境氛围,与司机的热心善良,形成了鲜明对比,更加突出人物品质。4.“她的泪流出来,在脸上结成了冰。”她当时会怎么想呢?发挥想象,写一写。(3分)_第三天 主题阅读 浮冰上的两者 丹麦哈夫B卡威 饿到第三天的晚上,诺尼想到了尼玛克。在这座漂浮着的冰山上,除了他们两个以外,再也没有别的有

8、血有肉的生灵了。 冰块裂开时,诺尼失掉了他的雪橇、食物和皮大衣,甚至失去了他的小刀。冰山上只留下他和他那忠实的雪橇犬尼玛克。现在,他们两个卧在冰上,睁大眼睛注视着对方双方保持着一定距离。 诺尼对尼玛克的爱是真真实实的就像这又饿又冷的夜晚和他伤腿上的阵痛-一样真实。但是,村里的人在食物短缺的时候,不都是毫不迟疑地杀犬充饥吗? “尼玛克饿久了也要寻觅食物,我们当中的一个很快就要被另一个吃掉。”诺尼想。空手他可杀不死尼玛克,这畜牲身强体壮,现在又比他有劲儿,所以,他需要武器。 诺尼脱去手套,解下了伤腿的绷带。在几个星期以前,他摔伤了腿,用两块小铁片和绷带捆扎固定。 他跪在冰上,把一块小铁片插入冰块的

9、裂缝中,把另一块铁片紧贴在上面,慢慢地磨。尼玛克看着他。诺尼觉得犬的两眼似乎闪着异光。诺尼仍然磨着铁片,尽量不去想磨铁片干什么,铁片的边缘磨薄了,天亮时分,小刀磨好了。 诺尼从冰块中拔出小刀,用拇指轻轻拭着刀锋。太阳光照在小刀上,折射到他眼里,使他一时看不见东西。 诺尼硬起心肠来。“来,尼玛克。”他轻声叫犬。 尼玛克迟疑地看着他。 “过来。”诺尼叫道。 尼玛克走上前来。诺尼从那畜牲盯着自己的眼神里看到了恐惧,从它的喘气声和缩头缩脑的样子中感觉到了饥饿和痛苦。他的心在流泪,他痛恨自己,又竭力压制这种感情。尼玛克越走越近,它已经意识到了诺尼的意图。诺尼感到喉咙哽塞,他看到犬的眼里充满了痛苦。好!这

10、下是动手的时候了!一声痛苦的抽咽使诺尼跪立着的身体一阵震颤。他诅咒小刀,紧闭两眼,摇摇晃晃地把刀子扔得老远。然后,他张开空空的双手,蹣跚着扑向尼玛克,他倒下了。犬围着诺尼的身体打转,嗥叫着。这下诺尼感到了极度的恐惧。 他已经扔掉了小刀,解除了武装。他太虚弱了,他再不能爬过去取了。现在只能任尼玛克摆布了,而且尼玛克也非常饥饿。 犬围着他转,然后从后面扑了上来。诺尼可以听到这畜牲喉咙里的吞咽声。 诺尼闭上眼,祈祷犬的攻击快些结束。他感觉到犬的爪子踩着他的大腿,犬呼吸时喷出的热气冲击着他的脖颈。他随时都要放声尖叫。 然而,他感觉到犬滚烫的舌头直舐他的脸。 诺尼睁开眼睛。他张开双手,抱住尼玛克的头。头

11、靠着头,他轻轻地哭了一小时后,一架直升机出现在北边的天空。飞机上一个海岸巡逻队的小伙子俯视着下面,他看到了漂移着的冰,什么东西在闪光。这是太阳光折射在什么东西上面,而且一闪一闪地在动。他让飞行员降低飞机,看到冰峰的阴影下,有一个黑而不动像人一样的黑影。怎么,还有两个黑影?他把飞机降落在一块较平的冰面上,然后上了冰山,黑影是一个小男孩和一条爱斯基摩雪橇犬。小男孩已经昏了过去,但还活着。那条犬无力地哀叫着,已经衰弱得一动也不能动了。 吸引了飞机上巡逻队员注意力的闪光物体是一把粗糙的小刀,刀尖向下插在不远的冰面上,在风中摇曳着。 (选自外国最好的小小说)1.这篇小说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简洁的语言梳理情节。(3分) 故事的起因: 故事的经过: 故事的结果: 2.故事两次写到太阳光折射在小刀上,一闪一闪的,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分)A.前后呼应,为了故事发展的需要。 B.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结尾埋下伏笔。 C.纯属巧合,正好都用到了那把小刀。 D.为衬托人物的内心,突显人物形象。3.小说紧紧抓住小男孩心情变化展开,请在空格处填上表示心情的词语。(3分) 硬起心肠 ( ) ( ) ( ) 感动4.诺尼在文中先后对这条狗的称呼发生了变化,分别是 、 、 ,从这样的称呼变化中,可以发现 。(5分)5.关于小说的结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