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7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2022·北京·中考真题)重庆市有上万座桥图为小明的手绘地图“重庆的桥”读图,完成问题10.重庆市桥梁众多的自然原因是( )A.山区广、河流多 B.人口多、占地广C.森林密、农田多 D.资金足、科技强11.现在,桥被赋予更多含义,成为重庆市对外联系的重要纽带重庆市可以通过( )A.“黄金水道”到达拉萨 B.中欧班列前往欧洲C.高速铁路直通东京 D.国际航空线直抵南极洲【答案】10.A 11.B【解析】10.重庆地形复杂,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于山水相间的独特地貌,导致重庆市桥梁众多,为避开其河流和山区,A正确;人口多、占地广,资金足、科技强属于社会经济条件,排除BD;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区面积广,农田不多,排除C;故选A11. “黄金水道”是指长江,长江发源于青海省,无法直达拉萨且不符合对外联系重要枢纽的含义,排除A;重庆市可以通过中欧班列前往欧洲,中欧班列(渝新欧)从重庆沙坪坝区团结村车站驶出,向欧洲驶去,B正确,重庆位于我国中部地区,需要转乘,无直达东京的铁路线,排除C;国际航空线与重庆桥梁的含义无关,排除D;故选B一、选择题(2022·北京石景山·二模)“黄河流域必须下大力气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下图为黄河流域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黄河( )A.发源于西藏自治区 B.自西向东注入渤海C.中游流经内蒙古高原 D.下游河段支流众多2.河套平原深处内陆,被称为“塞上江南”,是因该段黄河( )A.水能资源充足 B.内河运输便利C.凌汛现象频发 D.提供灌溉水源3.沿黄河各区域符合“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做法是( )①源头地区——涵养水源,生态环境修复 ②河套平原——开垦农田,扩大耕地面积③黄土高原——拦沙蓄水,退耕还林还草 ④华北平原——加固堤坝,建设水电工程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1.B 2.D 3.C【解析】1.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A错误;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省,自西向东注入渤海,B正确;中游流经黄土高原,C错误;中游支流众多,下游形成了地上河,支流少,D错误;排除ACD,故选B2.由于黄河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使得河套平原一带农牧业发达,湖泊众多,湿地连片,风景优美,胜似江南,河套平原被称为“塞上江南”,D正确;与水能资源充足无关,A错误;“塞上江南”不是指内河运输,B错误;黄河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下游河段容易发生凌汛,“塞上江南”与凌汛无关,C错误;排除ABC,故选D。
3.沿黄河各区域符合“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做法是源头地区——涵养水源,生态环境修复,①正确;黄土高原——拦沙蓄水,退耕还林还草,③正确;河套平原灌溉水源有限,不适合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耕地要有度,②错误;华北平原地势低平,没有落差不宜建设水电站,④错误;排除ABD,故选C2022·北京燕山·二模)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某校学生开展“云走长征路”的纪念活动,重温红军长征路上湘江战役、巧渡金沙江等重要事件活动中同学们了解到都江堰灌区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灌区之一下图为长江流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关于湘江的正确叙述是( )A.发源于洞庭湖 B.大致自北向南流 C.位于长江下游 D.长江南岸的支流5.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描述了金沙江河段( )A.山高谷深 B.降水量大 C.有结冰期 D.流速较缓6.都江堰的主要功能是( )A.养殖 B.灌溉 C.航运 D.发电【答案】4.D 5.A 6.B【分析】4.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可知,湘江发源于湖南蓝山县野狗岭山脉东南侧,A错误;湘江大致自南向北流,B错误;湘江位于长江中游,C错误;湘江是长江南岸的支流,D正确;故选D。
5.读图可知,长江的金沙江河段在高山峡谷中穿行,水流湍急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描述了金沙江河段山高谷深,水流湍急,A正确,D错误;没有描述降水量和结冰期,BC错误;故选A6.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是防洪、灌溉,B正确;养殖、航运、发电不是其主要功能,ACD错误;故选B2022·北京通州·一模)“无论是黄河长江‘母亲河’,还是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逶迤磅礴的雅鲁藏布江“无论是云南大象北上南归,还是藏羚羊繁衍迁徙…这些都昭示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图为中国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图中( )A.青海湖位于西北地区 B.黄河、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C.塔里木河是外流河 D.藏羚羊与大象栖息地的自然环境相同【答案】B 【解析】图中青海湖位于青藏地区的青海省,故A错误黄河、长江均发源于青藏高原,故B正确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故C错误藏羚羊栖息地的环境是高寒,大象栖息地的环境是湿热,自然环境差异明显,故D错误。
故选B2022·北京顺义·二模)徐霞客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他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现在的21个省份下图为徐霞客旅行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读图可知,徐霞客游历的地区( )A.全部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B.主要位于长江、黄河流域C.经过的河流均无结冰期 D.经过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徐霞客游历的地区中,北京和济南都是属于北方地区,故A错误;徐霞客游历的地区主要位于长江、黄河流域,故B正确;经过的河流黄河位于北方地区,有结冰期,故C错误;徐霞客游历的地区没有经过地势第一级阶梯,故D错误2022·北京大兴·二模)下图为“华北平原形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华北平原( )A.位于太行山脉以西 B.7000年来面积不断缩小C.地处长江下游地区 D.由黄河等河流冲积而成【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华北平原位于太行山脉以东,A错误;读图可知,华北平原7000年来面积不断增大,B错误;读图可知华北平原位于黄河的下游地区,C错误;读图可知,华北平原主要位于黄河下游,其由黄河等河流冲积而成,D正确二、解答题10.(2022·北京大兴·二模)图1为“黄河示意图”,图2为“珠江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河流概况及水文特征黄河珠江发源地① _____ 山脉乌蒙山脉干流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② ______ 等省级行政区滇、贵桂等省级行政区注入渤海③ ______ 海主要支流④ ______ 河、渭河等郁江、北江等流向⑤ ______ 自西向东结冰期有结冰期⑥ ______ 结冰期表:黄河黄河年径流量约为580亿立方米,年发电量约1100亿千瓦时,通航里程约3500千米,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超过700万公顷黄河上游土地沙化,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形成“地上河”;上游和下游部分河段容易形成凌汛珠江珠江年径流量约为3300亿立方米,年发电量约1600亿千瓦时,通航里程超过14000千米,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约280万公顷珠江三角洲地区平均3年左右便有一次旱涝灾害2)与黄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相比,珠江的优势体现在________、______等3)请从黄河和珠江中任选一条河流,结合资料说出其流经区域主要自然灾害或环境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 ________答案】(1) 巴颜喀拉 豫 南 汾 自西向东 无(2) 航运 径流量(3)黄河上游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其治理措施是退耕还草、植树种草等;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其治理措施是植树种草、打坝淤地等;下游是“地上河”,治理措施是修堤筑坝。
分析】本大题以“黄河示意图”和“珠江示意图”为依据,共设置三道小题,涉及黄河的水文特征、珠江的优势、自然灾害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于我国河流的掌握情况1)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该河流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该河流主要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等省级行政区,主要的支流有汾河、渭河等,其流向是自西向东;珠江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该河流注入南海,该河流无结冰期2)据资料中的信息可得,与黄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相比,珠江的优势体现在航运、径流量方面等3)黄河上游过度开发加剧了上游河段的荒漠化,特别是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进入华北平原,落差急剧减小,干流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导致河床不断抬高,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河”因此,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特别是在上、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禁止放牧,同时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珠江面临的问题有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治理措施:不断完善珠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法规体系 强化珠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加大珠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力度11.(2022·北京东城·一模)2021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构建形成黄河流域“一轴两区五极”的发展动力格局,促进地区间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
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①_____②_____③_____(2)④_____⑤_____(3)⑥_____⑦_____⑧_____(4)黄河流域发展格局中的“一轴”是以_______国际大通道为依托,以沿线城市为支撑,打造成为的一条高质量发展经济带两区”除平原所占比重较大外,还有河流提供______(水运/灌溉)之利,使这里成为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同时,这里煤炭、石油等资源丰富,也是我国的能源基地五极”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城市群主要有中原城市群的部分以及______城市群答案】(1) 青海 澜沧江 保持水土、保护生物资源的多样性(2) 水土流失 BD(3) 低平 缓慢 变慢(4) 黄河流域 灌溉 黄河三角洲【分析】本题以黄河流域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到三江源地理位置,生态环境保护、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及治理措施,黄河下游的塑造作用以及黄河流域能源的开发考查学生对我国大江大河这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1)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的南部,该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我国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环境效益有:保持水土、保护生物资源的多样性等。
2)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其景观特点是:沟壑纵横,治理措施是:植树种草、恢复植被;修建梯田、打坝淤地等,故选BD3)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缓慢,随着黄河中游地区生态环境的治理,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增速将逐渐变慢4)黄河流域发展格局中的“一轴”是以黄河流域国际大通道为依托,以沿线城市为支撑,打造成为的一条 高质量发展经济带两区”除平原所占比重较大外,还有河流提供灌溉之利,使这里成为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同时,这里煤炭、石油等资源丰富,也是我国的能源基地五极” 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城市群主要有中原城市群的部分以及黄河三角洲城市群12.(2022·北京燕山·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流淌千年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