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观光导游词(3篇)陕西观光导游词(通用3篇) 陕西观光导游词 篇1 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延安城北王家坪,建于1950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展馆正门上方悬挂着红色匾牌,上有郭沫若1971年来延参观时题写的馆名1996年被中宣部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__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__年3月起免费开放 馆藏文物31130件,其中一级文物l34件,二级文物2236件,是全国革命类博物馆藏品最多的纪念馆之一藏品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棉纺、石刻、铁器、手稿、文件、书报杂志、货币、邮票、-等展出的重要文物有:刘志丹用过的砚台、皮带、大衣、马鞍;谢子长的眼镜、手枪;红二十七军三团政委李赤然用过的公文包;毛泽东赠张明科的手枪;小米加步枪的文物组合;边区参议会议员证;边区政府红色大印;李鼎铭的金属私章和使用的狼皮褥子;中央医院的出诊箱、魏一斋用过的听诊器;延安时期气象观测设备;干部学校的各种印章、教材、笔记、校旗;边区军民食用的豆钱钱、米糠、野菜,学习用的桦树皮、马兰纸、自制的桦树皮饭盒;新华化学厂生产的肥皂;兵工厂制造的武器;边区银行印钞票的油滚、石板、印刷机及印刷纸币、光华商品代价卷;大生产运动中颁发的奖状、奖章、纪念证和宣传材料;毛泽东等人的手稿及著作早期版本、题词手迹;四八烈士遗物;延安时期出版的《新中华报》、《解放日报》、《解放周刊》、《边区群众报》等等。
其中有许多文物弥足珍贵,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实事求是石刻:这是l943年毛泽东为中央党校的题词镌刻在四块二尺见方的方石上,原嵌于中央党校礼堂正门上方1947年胡宗南军队进犯延安时,把礼堂全部毁坏由于党校师生事先将石刻从墙壁上取出,埋人地下,石刻幸免于难建国后,延安师范学校在党校原址上劳动时挖出了石刻,交于延安革命纪念馆保存石日晷:延安自然科学院使用过的计时器,采用当地粗沙石制成,长77厘米宽41.5厘米,厚l9厘米,呈长方形,石块上画一半圆,圆心竖一短棍,棍影随太阳升落不断移动,对应于石块所刻l.12钟点1947年国民党军队进犯延安时,埋于地下,1953年出土,交纪念馆保存炕桌:长51厘米,宽37.5厘米,高31.5厘米,黑漆斑驳l936年2月5日,毛泽东、彭德怀率东征红军驻进清涧县袁家沟,当晚宿于农民白育才家中,毛泽东在此桌上办公次日,陕北大雪2月7日,毛泽东伏案疾书,写下千古绝唱《沁园春&雪》毛泽东作诗的书桌就是这张小炕桌毛泽东离开后,房东一直将之作为传家宝,精心保护ol972年被纪念馆从袁家沟征回展出黄呢大衣:刘志丹烈士遗物刘志丹在从事兵运工作时,得到这件大衣后来送给高维嵩,刘志丹牺牲后,高维嵩把它交给母亲保存,l953年,他赠送给纪念馆。
小青马:毛泽东的座骑标本鞍辔齐全,栩栩如生西北局从三边草地选购回延安,毛泽东的警卫员贺清华在南门外体育场试骑后决定留为毛泽东的座骑转战陕北途中,它是毛泽东的主要代步工具一次,在部队未发现敌情的情况下,它机警地把毛泽东驮在山崖隐蔽处,躲过了国民党飞机的侦察中共中央进驻北平后,小青马作为军功马被送到北京动物园饲养随着岁数的增大,毛色渐白,成了一匹白马,1962年衰老而终,马皮被制成标本l964年8月,运回延安据说,它临终前,头向中南海方向长嘶三声,似同主人告别 在众多照片中,有一张照片特别能引起人们兴趣那就是新华社副社长石少华拍摄的《毛泽东在延安和两个小八路亲切谈话》照片1964年,毛泽东在北京设便宴招待石少华,谈到他的摄影作品,特别问道:你知道那两个小八路是谁吗?他们现在做什么?照片中个子高的小八路是张学思的通讯员安定宝,中间个矮的那位叫刘长贵,山西寿阳人,l937年参加红军,次年末到延安1955年转业到辽宁海城丝绸厂,任武装部长,l993年因卡车撞倒电缆不幸被击中而逝世1939年4月的一天,毛泽东来参加抗大3周年纪念大会上午8时许,毛泽东从乘坐的一辆浅灰色轿车上下来安定宝和刘长贵跑上前去。
毛泽东亲切地问:小同志,你们多大啦?刘长贵抢答:我十四,他十五毛泽东又问:你们这么小,为什么参加革命啊?两个小八路同声回答: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解放全中国!毛泽东很满意地点了点头,又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问:你们来看我,知道我是谁吗?知道,你叫毛主席毛泽东笑了:不对,我不叫毛主席,叫毛泽东当得知两个小八路都没念过书时,他就在手心上教他们写毛泽东3个字当时在场的新华社记者石少华便拍下了这一历史场面,成为反映延安生活的经典作品 陕西观光导游词 篇2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灵崖寺位于略阳县城东南3公里处,依山傍水,坐东向西,依托山岩上两个天然大溶洞而建寺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巧妙结合,号称故道明珠,陕南小碑林灵崖寺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崖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20__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这里自古就是周边地区的宗教旅游胜地,加之历史悠久,各种传说轶闻举不胜举李白、杜甫、吴道子、李可染、于右任等文人墨客,都曾在此留有笔墨 寺庙依地势而建,山道依山蜿蜒,幽静雅致,路边古木参天,绿叶成荫寺内有汉、唐、宋、元、明、清等历代碑刻,前洞洞壁四周也有不少摩崖石刻,具有很高的艺术和书法研究价值,例如武则天的造字刻石,杜甫诗作石刻,有宋哲宗皇帝御书碑等。
其中公元172年的汉隶名刻《M阁颂》更是享誉海内外 陕西观光导游词 篇3 西安碑林创建于公元1087年,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陈列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一千多块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西安碑林内容丰富,它既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又汇集了古代的文献典籍和石刻图案;记述了我国文化发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因而驰名中外 碑林博物馆位于西安市文昌门内三学街15号,原为陕西省博物馆,建于1944年它是在具有900多年历史的西安碑林基础上,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馆区由孔庙、碑林、石刻艺术室三部分组成,现有馆藏文物 11000余件,11个展室,陈列面积4900平方米博物馆本身即为孔庙旧址,其建置可以追溯到北宋末年照壁、牌坊、泮池、棂星门、华表、戟门、碑亭、两庑等明清建筑保存至今,并遵循着孔庙固有的建筑格局,组成了一个绿树掩映、古朴典雅的庭院式建筑群碑林博物馆各陈列室主要展品介绍 第一陈列室陈列的是《开成石经》,内容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氏传》、《论语》、《孝经》、《尔雅》等12部经书,计60多万字,用石114方。
清代补刻的《孟子》也陈列于此,合称《十三经》这些经书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之书当时为避免文人学士们在传抄经书时出现错误,以及永久保存,就把经书刻在石碑上作为范本,立于长安城国子监内,以供校对《开成石经》是目前仅存的一套完整的石刻经书 第二陈列室陈列书法名碑,以唐代为主内容上,《大秦景教流传中国碑》、《不空和尚碑》是研究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宝贵资料书法价值上,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褚遂良《同州圣教序碑》、欧阳询《黄甫诞碑》、欧阳通《道因法师碑》、张旭《断千字文》、柳公权《玄秘塔碑》,以及僧怀仁集王羲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颜真卿《多宝塔碑》、《颜家庙碑》等,无一不是从古至今书法爱好者学习的范本其中僧怀仁花费20__年心血,从内府藏王羲之墨迹中集字刻成的《圣教序碑》,再现了书圣王羲之秀劲超逸的书风,加之碑文由唐太宗作序、唐高宗作记,颂扬了卓越的佛学家玄奘,又有玄奘写的谢表及心经,被誉为三绝碑 第三陈列室陈列是由汉至宋代的各种书法字体名碑篆书有唐《美原神泉诗序》等,隶书有汉《曹全碑》等,楷书有唐《臧怀恪碑》、《郭家庙碑》、《颜勤礼碑》等,行书有唐《慧坚禅师碑》等,草书有隋《智永千字文碑》、唐《怀素千字文》、张旭《肚痛帖》等,都是驰名中外的书法瑰宝。
第四陈列室陈列的是宋至清代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祝允明等的诗文书迹,以及明清时期有珍贵史料价值的碑石还有一部分宋至清代的各种线刻画,其中宋刻《唐太极宫残图》、《唐兴庆宫图》,清刻《太华山全图》、《关中八景》等,对研究古代建筑和旅游胜迹都有参考价值 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