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

上传人:大*** 文档编号:356152299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部编版二班级上册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2 教材分析: 本课讲的是在著名中外的黄山景区,奇峰排列,怪石嶙峋,景色奇妙,非常好玩。全文有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以及景色秀丽奇妙的特点,用“尤其”一词引出本课主题黄山奇石。其次至五自然段每段各介绍一块奇石,详细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几块奇石的奇妙好玩。这几段都介绍了奇石的名字和外形,但每段写法各有不同。有的段落先介绍名字,有的则相反,这样避开了重复单调。第四段用过渡句承上启下,使段落之间更连贯紧凑。最终一个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其他怪石,表现了黄山奇石数

2、量之多和外形之趣,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黄山奇石好玩,写得也很好玩,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被描绘得活敏捷现,呼之欲出。读了这篇课文,我们每个人肯定会更宠爱黄山奇石,也肯定会更观赏黄山奇石了! 学情分析: 二班级的同学正处在形象思维阶段,经过一年的学习,同学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认读拼音力量,并且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结合本文教学实际,由于本文叙述的黄山风景区对于部分同学来说比较生疏,这就为同学理解黄山奇石造成了肯定困难。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创设相应的情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引导同学感悟文章内容。 教学目标: 1、熟悉“闻、名”等15个字,正确书写“南、些”2个字。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阅历

3、、图文对比等方法,理解并积累“石盘、陡峭、一动不动”等词语。 2、运用创设情境、想象画面等多种形式朗读,体会黄山奇石的“奇”。 3、通过看图介绍、借助关键词介绍、情境介绍等方式,背诵其次、三自然段,初步体会连句成段的有序表达。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栩栩如生,感受拟人、比方的描写手法。 教学难点: 通过反复阅读、分析、理解课文,结合图片想象其他奇石的形貌,并且培育对黄山的憧憬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宠爱之情。 教学预备: 教学课件、词卡。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感知题目中的“奇” 1、导人:看图,介绍黄山风景区。老师:黄山有四绝,云海、奇松、温泉和怪石,吸引了许很多的

4、游客前来旅行呢!今日让我们跟着课文去旅行,就去看看那黄山的奇石。(板书课题。) 2、解“奇”。老师:“青”是什么意思?(惊奇、奇怪、奇妙、奇异。.。.。) 老师: 带着对“奇”的理解,读读课题,进人 让我们读-读课文吧! 3、读题。老师带着对“奇”的理解,读读课题,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感受“名字奇” 1、初读课文。 过渡:介绍了哪些奇石呢?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吧! 第一组词语:中外著名、风景区、安徽省、南部、秀丽奇妙、尤其。 (1)引导读准。关注“闻、景、省”都是后鼻音。 (2)放人句子中读一读。 (3)书写生字:南、些 认真观看。发觉相同点:都是上下结构;发觉不同点:“南”字上小下

5、大,“些”字上宽下窄。 老师示范书写,同学书空。 同学书写,反馈评价。 其次组词语:陡峭、翻滚、金光闪闪、奇形怪状。 (1)引导读准。 (2)变成短语读一读:陡峭的山峰、翻滚的云海、金光闪闪的雄鸡、奇形怪状的岩石。 2、感知:奇石名字的“奇”。 (1)沟通:圈出的奇石的名字。 预设1:课文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些奇石。(板书名称。) 预设2:还有“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奇石。 (2)发觉:黄山石的名字取得有什么特点?预设1:这些石头的名字很好玩。 预设2:很多名字跟动物有关。 预设3:许多名字都跟“仙”有关呢! 老师引导朗读:是啊!黄山“奇石”

6、的名字取得多好玩,多奇妙!(识记生字:仙。)同学齐读奇石的名字。 三、朗读语段,感受“样子奇” 过渡:黄山奇石的名字好玩、奇妙。也写得妙趣横生呢!先让我们来看看第一块奇石。“仙桃石”。 1、学习其次自然段“仙桃石”。 (1)同学读其次自然段。 (2)沟通:说说从哪里感受到了“仙桃石”的奇妙。 预设1:外形像个大桃子特殊奇妙。 老师:似乎一个大桃子,这块石头真是奇怪!(板书:似乎。) 预设2:桃子从天上飞下来,很奇妙。 老师:大石头竟然能轻松自如地从天上飞下来,刚刚落在石盘上,真是太不行思议了! (随机板书:飞、落。) 预设3:山顶上竟然有一个大石盘,真有意思!图文对比,理解词语:石盘。 (3)

7、梳理句序:这段话先介绍奇石的名字,再说它的外形,多有条理。老师指着板书梳理,师生合作读。 (4)介绍“仙桃石”,积累语段。 借助板书介绍。先自己练一练,再进行介绍。 创设情境介绍。 老师:有位小伴侣叫文文,她第一次来到黄山,就被这些奇石吸引了。走啊走啊,哟,看到那个山头上的一块大石头很奇怪,它叫什么名字呢?请你给他介绍介绍吧。 同学介绍,评价。 2、学习第三自然段“猴子观海”。 (1)创设情境,引出语段。老师:一边走一边看,文文又看到了一块好玩的大石头,瞧,在那边呢!(出示图片。) (2)这就是好玩的“猴子观海”!(出示第三自然段。)请同学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画面。 (3)沟通画面,朗读提升。

8、 预设:我仿佛看到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 联系生活理解词语:陡峭。老师:你觉得“陡峭的山峰”指的是什么样的山峰?可以在图中指一指,也可以联系你的生活阅历说一说。 想象画面,读好第一句。 预设:我仿佛看到猴子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呢! 引导圈画动词(板书:抱、蹲、望),做动作理解“一动不动”。 联系生活阅历,理解“翻滚的云海”。老师:猴子怎么能望到翻滚的云海呢?引导同学发觉:由于猴子在陡峭的山峰上,从上往下看到的云,就像从飞机上看到的云一样,像大海的波涛上下翻滚呢! 做做动作,读好其次句。 (4)梳理句序:这段话先介绍奇石的位置,再介绍奇石的样子,最终介绍

9、奇石的名称。不仅好玩,也很有条理呢! (5)男女生合作读。 (6)创设情境,介绍“猴子观海”。 老师:文文旅行结束回到学校,她的同学都很奇怪,“猴子观海”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假如你是文文,你会怎么介绍呢? 同学自主练习。(引导:遇到困难时可以借助板书,也可以借助图片。) 尝试介绍给伙伴听。 四、小结 老师小结:今日我们感受了“仙桃石”“猴子观海”的奇怪之处。回去试着背诵其次至三自然段,也给家里人介绍一下。 部编版二班级上册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3 【教材简析】 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号称“天下四绝”。被称为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以奇制胜,以多著称。那些怪石,似人似物,似鸟似兽,形态各异,

10、生动逼真。黄山石好玩,依据岩石的外形绽开合理的想象把岩石也写得形象好玩。课文共有6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总述黄山怪石出名,第25自然段分别介绍四种出名的石头。 【教学目标】 学问和力量: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通过看图,培育观看力和想象力。 过程和方法 1、采纳多种形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黄山奇石激发对祖国河山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 【教学难点】 感受和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异。培育观看力和

11、想象力。 【课前预备】 多媒体课件、有关板书内容的表格卡片。 【课时支配】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看图初步感受黄山石的奇异。 2、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你去过黄山吗?知道黄山有哪四绝? 2、黄山在我过安徽省南部,是我国闻名的风景区,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为四绝。读了这个课题,你认为课文中可能要写什么呢? 二、观看图画。 1、出示多媒体课件或让同学观看课文插图,说说图上的三块石头象什么。 2、过渡。课文怎样向我们介绍这些石头呢?读一读就知道了。 三、读文识字。 1、第一遍,要求读正确、读流利。不会读的字可通过“桃子”、“树叶”上的拼音来解决。 2、其次

12、遍,要求边读边想想课文介绍了几种黄山奇石,用横线画出来。 3、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14个生字,让同学认读。 4、找一找这些生字在文中组成了什么词语。 风景区尤其仙桃石石盘山峰胳膊 巨石每当脖子闻名外形 5、课件出示以上词语,开火车认读。留意“膊”在“胳膊”一词中读轻声。 6、巩固识字。 (1)、猜字谜:横山上面三根草(当);一个人,在山边(仙);学者头上带草帽(著)。 (2)、读新组的词语:山区其它仙人盘子巨人当然著作图形形态 7、指名读,分组读,全班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观看“尤、其、区、巨、它、安“六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先描一描,发觉字的特点,说说怎样写。 3、比较字形。区巨,都是半包围结构;尤其,都是独体字;它安,都有宝盖儿。 4、师范写生字,请同学仔细观看。 5、同学练习写字,师巡察指导。写好后组织同学评议、参观。 五、作业布置 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民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