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热门

上传人:大*** 文档编号:356152238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热门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热门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热门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热门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热门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热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热门(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热门学校一班级语文教学设计热门2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由两幅情境图组成。第一幅图是一家三口人共进早餐的情景;其次幅图是一家三口人共进晚餐的情景。两幅图的内容表现了中国人用餐的习惯和变化。特殊是通过全家人围坐餐桌旁共同进餐、让儿童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和乐趣。 教学目标: 1、熟悉11个生字和一个部首:“木”。会写6个一类生字,了解“刀”字的演化过程。 2、积累词汇,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 3、在情境教学中进展同学的思维和语言,激发儿童敬重别人劳动成果和疼惜粮食的意识;感受亲情,体会亲人的关怀。 教学重点:识字与写字。 教具预备:生字卡片,食物图卡。 教学时数:3课时

2、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观看对比两幅图的情境。 2、熟悉情境中消失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结合生活实际,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吃饭,来保证我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那么你平常主要吃些什么呢?吃饭的时候会用到哪些餐具呢?一会儿,我们到一个小伴侣家去做客,看看他们在吃什么? 二、观看图片,体会情境 1、分别观看第一幅图和其次幅图,你分别看到了什么? 2、留意观看比较两幅图,看看有什么区分? (1)第一幅图的餐桌上有什么? 吃的:米饭、汤、炒菜 用具:筷子、勺子。中餐 其它:水杯、香油 (2)其次幅图的餐桌上有什么? 吃的:奶油、面包、橙汁。西餐 用具:叉子、刀。 (3)说一说:中餐和西餐

3、有什么不同? 三、识字与写字 1、图文结合。把本课的食物图片分别贴在黑板上,与生字卡片一一对应,找出要学习的生字。认读一、二类字,书写一类字。 (1)看刀的字理演化过程,学习“刀”字。 (2)学习“杯”字。留意“木”字旁做部首时捺变点。 (3)留意“叉”“勺”“包”的笔顺。 2、对号入座。把食物图片贴在左侧,生字卡片贴在右侧,请同学连线。 3、嬉戏:模拟用餐。3人为一组扮演家庭成员,共进西式早餐和中式晚餐,以词卡代替食物,通过表演的形式读出词语或物品的名称。 作业设计:晚餐时说一说,餐桌上有哪些食物和用具。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巩固生字。 2、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学

4、问 1、做嬉戏:西餐有哪些食物和用具?中餐有哪些食物和用具?找到字卡贴到黑板上。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朗读。 二、朗读指导 1、轻声:叉子、筷子、勺子。还有哪些类似词语? 2、儿化音:橙汁(儿) 三、完成课后练习 1、连线,读一读。拼拼音,读词语,进行连线。 2、读一读,比一比。 (1)精确地读出下列字。 (2)观看比较这几组字有哪些特点?引导得出规律:“加一笔”组成新字;“加一个部首”组成新字。 (3)扩词与区分。 3、分类,涂颜色。 (1)精确读出下列词语。 (2)小组合作争论,这些词语如何分类?说一说,涂一涂。 培育同学思维力量。 4、背一背。 (1)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背得快! (

5、2)说一说锄禾这首诗的也许意思。 (3)平常吃饭时,小伴侣的哪些做法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为什么? 作业设计:把锄禾背诵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用餐 第一幅图的餐桌上有什么? 吃的:米饭、汤、炒菜 用具:筷子、勺子。中餐 其它:水杯、香油 其次幅图的餐桌上有什么? 吃的:奶油、面包、橙汁。西餐 用具:叉子、刀。 学校一班级语文教学设计热门3 一、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1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采纳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识记生字。 2、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发挥同学的学习主动性。 3、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6、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运用多种方式调动同学的学习爱好,感悟“好多事情并不像当时想象的那么坏。你只要会动脑筋,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二、课前预备:识字卡片、苏珊的画 三、教学时间:二课时 四、教学设计: 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激趣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爱画画吗?有一个叫苏珊的小伴侣也特殊喜爱画画,看,他画的美丽吗?(出示苏珊的画)说起这张画呀,还有一个小故事呢。你们想知道这个故事吗?那咱们快读读课文吧。 从同学熟识并且感爱好的话题引入,调动同学的学习热忱。 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读,遇到困难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解决。 2、小组长用生字卡片检查识字状况,小红花作为嘉奖

7、。 3、谁情愿当“小老师”检查识字状况?(可以采纳自己喜爱的任何方式) 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小组互帮互学,解决困难,调动全员参加的乐观性。 理解课文 拓展延长 师:同学们的识字状况很好,你们能把课文也读这样好 吗?选你最喜爱的一段读一读。 (生读课文) 师:谁想到前面展现一下?大家来听,仔细倾听别人读书是特别好的习惯。 (指名读书,相互评价,老师适时引导同学感悟文中情感,理解课文内容。) 预想课堂情境: 生:老师,我喜爱读的是第四段,我要给大家读读。 生读完后,师:我要和你握握手,知道为什么吗? 生:我读的好。 师:知道好在哪儿吗?由于你读出了苏珊兴奋的心情。 可苏珊为什么兴奋呢?谁还能再

8、这样读一读?我们读书就要这样,把课文读精确、有感情。谁还想读? 生:我想读第六段。 师:你认为自己读的怎么样?读出了怎样的感情? 生:我读出了苏珊得第一后的兴奋心情。 师:假如也你们觉得他读的有感情就为他鼓鼓掌吧! 生:感谢! 师:就由于你读的好,你才得到了这么热闹的掌声,老师真为你兴奋。 生:我喜爱读其次段。 师:其次段还用兴奋的语气读吗? 生:是难过。 师:为什么难过呢? 生:由于他把要画好的画弄脏了。 师:那你快读读吧。同学们觉得怎么样? 生评价后师:平常你爸爸和你说话时用什么语气?(生畅所欲言)这篇课文中爸爸说了几次话?你认为怎样读合适?试着读一读。看谁读的象? 读后问:你们喜爱文中的

9、爸爸吗?为什么? 同学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抓住“他把坏事变成了好事”问,爸爸把什么坏事变成了好事? 师:还有哪段要用兴奋的语气读?为什么?读一读。 师:我发觉,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同学们读课文读得用一个字说,那就是 生:棒! 师:好了,现在咱们就把对每一段的感受送到课文中读一遍,要读出自己的味道。 小结:通过刚才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你认为苏珊爸爸说的话有道理吗?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你当时是怎样解决的.?假如今后再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样做呢? 激发同学的学习欲望,学会仔细倾听,在互评中提高自己。 建立公平的师生关系,激发同学的表现欲。 多种形式引导同学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使同学的见解得到

10、充分发挥。 反复阅读争论,真正理解爸爸说的话的深刻含义。 进一步感悟课文内容,体会其中情感。 使同学养成遇事动脑的习惯,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并组词。 2、指导“比、第”的笔顺。 3、小组争论如何能很快记住这些字。 4、在田字格中怎样占格才美丽,小组沟通后描红、写字。 自主识字,培育同学独立学习的习惯。 学校一班级语文教学设计热门4 一、教材简说: 下雪啦!兔妈妈堆了一个美丽的雪孩子。可爱的雪孩子陪小白兔玩,给小白兔带来了欢快。小白兔的家着火了,英勇的雪孩子从大火中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却化成了一朵白云。白云很美很美,就像雪孩子很美很美的心灵。 读着这个动人的童话故事,每个

11、人都会感受到雪孩子和善的心地。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消失,易于激发学习爱好,培育同学借助图画阅读的力量。 本篇为首次消失不注拼音的课文,让同学尝试着自己阅读,激发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二、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三、学习目标: 1 、熟悉10个生字,会写3个字。熟悉1个偏旁“孑”。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救济之手。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写字 识字。 本课生字中,留意读准“让、往、烧、知”四个字的读音。课文不注拼音,除十个生字外,还有“累、息、柴、救、却”五个字没有学过,外加多音字“着”。教学时,要鼓舞同

12、学自己读通课文,不熟悉的字借助图画、结合上下文猜读,或查查生字表,问问同学,实在有困难的做上记号问老师。老师检查时要留意正音。 随生字“孩”,熟悉偏旁“孑”。十个生字中,“起、玩、往、觉、知、化”,都可以利用学过的熟字来识记。其他的字可通过多读,整体识记。 巩固识字可结合详细语境进行。如,编句子。 知道:我知道了。 孩子、睡觉:孩子上床睡觉了。 写字。 写好“瓜、衣、来”的关键是撇与捺对称。在同学看范字的基础上,重点指导两个字。 瓜:上撇平短,左撇竖长,与捺对称。 衣:点居中,不与“横”相连。第三笔自“横”中间起笔,向左下撇出。“竖提”从“撇”的中上部起笔,最终“捺”起笔低于长撇并与撇相接,向

13、右伸展与撇对称。 (二)朗读感悟 本课因不注拼音,朗读中除强调读准字音外,还要正确处理轻声,如,“房子”的“子”、“休息”的“息”。“着”是多音字,也要提示同学读准。教学中可作适当提示或听录音范读。 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要留意引导同学图文对比逐段练读,要读出雪地、云朵的漂亮,小白兔的欢乐与难过。 (1)引导同学看图,老师边描述,边范读。 (2)分段接力读。 (3)自由读,要求读得流利、有感情。 (4)朗读竞赛。选择最喜爱的句段读。 (三)课后练习 课后“读读说说”是让同学感知“又”字连用可以表示两种状况同时存在。左边一栏说的是动作,右边一栏说的是特点。练习时不必受此限制,先放开说,只要前后不冲突即可。说的过程中要留意订正运用不当的词语。 (四)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民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