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z****q 文档编号:356129180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6.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案】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案】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案】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案】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时教学设计设计者年级高一年级课题课时1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课型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 2遗传与进化第 6 章第 2 节。课标要求学生在必修 2 学 习中形成的两个大概念是“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代代相 传”和“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在必修 2 的前 5 章中,从孟德尔到摩尔根,再 到赫尔希与蔡斯,都在探究一个问题: 生物体为何会表现出平时所看到的种种性状? 他们从性状层面深入到 分子层面,最终明确了生物体的各种性状主要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并解释了具体过程,也就是上文提到的第

2、一个大概念。 而进化这一章,从宏观角度解答另一个问题: 生物体所表现的这些性状是如何形成的? 这一问题对应上文中的第 2 个大概念。关于这一点,可以从化石、比较解剖学和细胞学等多个方面找到支持生物都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尤其是化石证据,说明了生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逐渐进化的。以上是本章第 1 节要解决的问题,第 1 节课结束后,学生应当形成“生物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观点,但同时还会存在疑问: 既然所有生物都来自共同祖先,为何它们的形态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在这一节中,通过大量的例子,让学生体会适应的概念及特点,然后自然引入重点问题“适应是如何形成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这一问题的

3、答案也不是一步就得出的,而是从拉马克到达尔文,再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正好印证了教材中“进化理论本身也在进化”的观点。学情分析高一学生之前就已学习过共同由来学说的相关内容,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且在初中就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有所了解,但是演绎推理的能力还不是很好;同时对于达尔文进化论的意义及其现代发展还有些不足,需要教师帮忙引导。学习目标确定1. 通过学习适应及其形成原因,建立进化与适应观。 2. 通过分析自然选择学说中的事实到出推论的过程,以及对拉马克进化学说的批判性思维过程,养 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3. 通过学习进化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并正确认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树立人与自然和谐

4、共生的发展观谐共生的发展观。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2.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学习难点:分析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任务实施过程学习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先用投影展示枯叶蝶的图片。教师提问: 枯叶蝶的这种体色有什么意义? 继续追问: 枯叶蝶的生存策略是否有效? 从而引入“捕食者活动”一节,此处为第一次使用教具。用不同颜色的卡纸作为背景板,再用与背景板相同,及其他颜色卡纸剪出小圆片,圆片上贴磁力贴。活动开始时,将背景板用磁力贴固定在黑板上,并在背景板上放置各色圆形纸片若干。参与活动的学生背对黑板,听到指令后转身从背

5、景板上随机抓取一个圆形纸片,每位学生有 6 次抓取的机会,最后统计从 2 块背景板上抓取到的圆片颜色及数量。 结果分析: 预测抓取结果为与背景板颜色相同的圆片不容易被抓到,证明枯叶蝶的生存策略有效。同时,也可能抓取到与背景板颜色相同的圆片,如果出现 这一结果,则可留到下一步讲解适应的相对性时引用。 学生联想到是有利于躲避天敌的捕食。 通过枯叶蝶的体色教具让学生初步了解生物 对 于 环 境 的 适 应 现 象,引 入 关 键 词 之 一适应。活动1:适应的含义及特点列举线粒体、红细胞、小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说明生物体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 列举仙人掌、鱼、蓝藻的结构特点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6、,说明生物体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其在一 定环境中生存。综合上述例子,说明适应具有普遍性。 以教材中P 106思考讨论中雷鸟为例,结合导入环节的活动结果分析,说明适应具有相对性。学生讨论,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适应具有相对性的原因,这个过程中可用问题的形式进行提示,如“雷鸟对环境由原来的适应到不适应,中间哪个环节出现问题了?” 为了说明适应的普遍性,从细胞器、细胞、器官 3 个层次,以及植物、动物、微生物不同生物类型列举的实例,说明适应这一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为进化与适应观的形成打好基础。同时,通过对适应的相对性及原因的分析,认识到事物具有两面性,学会用辩证性思维认识、阐述生命现象。活动2:适应形成

7、的原因提问: 拉马克的观点是否有不合理之处? 你能否举例反驳? 学生如果一时难以回答,也可以问题的形式进行提示。如“以人体为例,有没有越用越废的器官?”通过对拉马克观点的分析,在肯定其进步性的同时,也说明其有不合理性。由此引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以苍蝇为例,假设繁殖的后代全部能存活,100 只雌蝇只需经过 10 个世代( 也就是一年左右的时间) ,繁殖的子代数将达到 2 万亿亿只。基于这个事实,向学生提问: 你是否感觉到苍蝇的数量在逐年递 增?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很容易理解模型中的前 3 个事 实和第一个推论。继续以苍蝇为例,在种群中不同个体之间本身就存在差异。例如有些个体飞得快,有些个体飞

8、得慢,在争夺资源和逃生过程中,飞得快的个体更容易获得存活机会,从而留下后代; 飞得慢的个体更容易被淘汰,留下后代的可能性较小。长此以往,群体中飞得快的个体逐渐会增多,成为该群体新的适应特征。 教师给出提示: 背景板 = 生存环境,小圆片 = 生 物个体。待解决问题: 怎样体现繁殖过程? 怎样体现遗传和变异? 怎样体现生存斗争? 学生 4人为一小组,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关注各小组的讨论情况,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探究结果举例: 起初背景板上只有一种与背景板颜色不同的圆片,代表亲代,这些个体进行繁殖,产生与它们颜色相同或不同的子代,即繁殖、遗传、变异的过程。当群体数量增多,出现捕食

9、者。此时,由于变异出现的与背景板颜色相同的子代更容易存活,其他颜 色的子代则更容易被捕食。经过多轮筛选,剩余圆片中更多的是与背景板颜色相同的个体,也就是更适应环境的个体。 易错点辨析: 遗传变异是不是在生存斗争的压力之下出现的。这是高考中的高频考点,也是学生经常出现的易错点,应在初次学习时就加以重视。结合探究活动和模型应用进行提问: 个体颜色的差异是不是由于捕食者的捕食才出现的; 长颈鹿颈长变化是不是由于食物短缺引起的; 学生回忆刚才的活动和解释过程,并联系第 5 章变异相关知识点,很容易就能想到遗传变异并不是在生存斗争的压力下才出现的。 总结: 适应形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要解决这一问题,学

10、生可以通过分析探究活动中每一环节的作用来得出结论。例如假设生物体在繁殖子代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异,结果将如何? 假设环境对于不同变异类 型个体的青睐程度相同,结果又将如何? 通过这样的假设推理,最终得出结论: 群体中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 拉马克进化学说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观点比较简单,可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的方式自行概括。为了检验学生对该观点的理解程度,可让学生尝试用拉马克的观点解释食蚁兽的舌头变长和鼹鼠眼睛退化的过程。自然选择学说内容多且复杂,可先给 1 min 时间让学生自行阅读教材,从字面上去理解其含义。 学生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以导入环节活动中使用的教具

11、为材料,尝试模拟自然选择的过程。在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以教材中第 108 页的思考讨论 1、2 题为提示,尝试解释长颈鹿颈长这种适应特征形成的原因。 在这一部分内容中,学生有阅读、讨论 和探究等活动,充分锻炼了他们获取并整合信息的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等。尤其是 探究活动,学生需要将教材抽象的文字解释转化为利用教具实际演示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深刻理解自然选择学说,再通过模型应用检测对该学说的掌握程度, 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具象思维相互转化,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要求非常高。活动3:自然选择学说进步性与局限性 自然选择学说也有着明显的局限性。这样,就形成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也

12、就是即将要进行学习的第 3 节和第 4 节的内容。 学生对于进化的过程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地球上的生物都是由 共同祖先经历漫长而复杂的进化过程,才呈现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而在平时的生活中学生应该也知道,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大量物在灭绝。人类在自然界中究竟应该是什么角色? 为了 不让更多物种灭绝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给学生播放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片“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治愈力。自然选择学说的进步性是显而易见的,这一部分知识可通过让学生阅 读教材来获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不难发现,对于进化原因的解释,从拉马克到达尔文再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直观地体会到科学发展是永不止步的特

13、点。: 通过视频升华主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 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观,同时呼吁学生形成生态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参与环境保护实践,基于生物学知识,担当社会责任。板书设计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可无)教学反思与改进本课时的难点是对自然选择学说解释模型的理解和应用,学生可以理解其所包含的 5 个事实和 3 个推论的文字意思,但是难以理解其整体含义。因此,在实施本课时,以自制的教具为主线,在导入环节进行 “捕食者活动”,引入适应的概念。之后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模型的讲解部分再次使用该教具,将教材中抽象表述转化为实际操作,让学生对于自然选择中的关键环节有深刻的认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关系,这一部分的讲解主要由教师进行,如果时间更充裕,可以让学生自行推导该过程,有助于深刻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8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