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期末调研测试卷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356128705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期末调研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期末调研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期末调研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期末调研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期末调研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期末调研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期末调研测试卷(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期末调研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正确或最符合题意。选对每题得一分,没选或选错均不得分)。1、教育活动中两个最活跃的因素是()OA、教师和学生B、教科书和教学媒体C、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D、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参考答案】A【解析】: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两个最活跃的因素,他们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推动教育过程的发展。2、小学班主任的中心环节是()oA、了解学生B、班会活动C、建立学生档案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参考答案】D3、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A、个别教学制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制D、道尔顿

2、制【参考答案】B【解析】:班级授课制是最普遍的教学组织形式,它能够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4、我国学校产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的()oA、商代B、周代C、夏朝D、春秋【参考答案】A【解析】: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埃及,我国的学校产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前的商代。学校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正规教育制度的诞生,是人类教育文明发展的质的飞跃。5、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o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参考答案】B【解析】:课外校外教育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

3、的教育活动。它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特点与课内教育一致。6、以美国“六三三”学制为蓝本确立的哪个学制一直延续到新中国建立之后?()A、癸卯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壬戌学制D、壬寅学制【参考答案】C【解析】:1922年,在当时北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为“六三三制”或新学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7,提出培养具有“四有、两爱、两精神”的人才,是出自()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1957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参考答案】A【解析】: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对教育目的的描述有

4、所差异。题于中的表述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的。8、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特点是都否认了()A、教育的社会性B、教育的平等性C、教育的阶级性D、教育的生产性【参考答案】A9、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oA、论语B、师说C、学记D、孟子【参考答案】C【解析】: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论著,见学习精要。10、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划分依据是()A、课程制定者B、课程任务C、课程目标D、课程内容【参考答案】A11、我国有一部法律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5、。”这部法律是()A、宪法B、教育法C、义务教育法D、未成年人保护法【参考答案】D12、我国最早的小学产生于()时代。A、夏朝B、殷周C、三国D、秦朝【参考答案】B【解析】: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西周时期,周天子建立了小学,这是我国最早的小学。13、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oA、正面教育原则B、集体教育原则C、知行统一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参考答案】D【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14、班主任能力的核心是()oA、组织管理能力B、良好的心理品质C、广泛的兴趣和爱好D、敏锐的观察力【参考答案】A【解析】:组织管理能力是班主任能力的核心,是建设良好班集体的关键

6、。15、教学认识的主要方式是()oA、直接经验B、科学实验C、社会经验D、间接经验【参考答案】D16、个别教师随意剥夺学生的智力劳动成果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A、人身自由权B、人格尊严权C、隐私权D、名誉权和荣誉权【参考答案】D17、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总体.是我们所称的()OA、教育学B、教育科学C、普通教育学D、教育原理【参考答案】B18、德育过程由以下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A、知情意行B、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C、世界观人生观理想观道德观D、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德育方法【参考答案】B19、20世纪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是()oA、基础知识和

7、基本技能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C、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素质教育D、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参考答案】B【解析】:20世纪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即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20、教学活动的本质是()A.认识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课堂活动E.课后活动【参考答案】A【解析】:教学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认识活动,教学活动服从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也就是哲学认识论所揭示的各种认识特征,比如认识是人脑的反映,从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到实践。从根本上说,教学活动都要受到这样一些认识规律的制约。但是,教学又不是简单地服从一般认识规律,作为人类认识活动的一种,教学

8、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具有自己的特殊性。21、班级在纪律、规范、班风、舆论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预期要达到的标准为()A、教育目标B、管理目标C、教学目标D、教育目的【参考答案】B22、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反映了德育的()0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参考答案】B【解析】:根据这句话的含义和疏导原则的定义,可知其反映的是德育的疏导原则。23、属于自编测验的类型的是()oA、工作日记B、客观题C、等级评价量表D、行为检查单【参考答案】D24、“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oA、专业意识B、专业态度C、专业技能D、

9、专业品质【参考答案】B【解析】:“为人师表”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态度。25、课程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根据课程的任务分类,可以把课程分为()A、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B、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C、相关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D、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参考答案】D【解析】:根据课程的任务标准,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26、德国至今从小学到大学仍把宗教课列为必修课,这是教育内容受()制约的标志。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B、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C、文化传统D、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水平【参考答案】C27、“一刀切”这一教育教学要求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oA、阶

10、段性B、互补性C、不平衡性D、顺序性【参考答案】A【解析】: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一刀切”的教育教学要求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28、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O0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参考答案】C【解析】: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29、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行,其中关键性的要素是()0A、行B、情C、意D、知【参考

11、答案】A30、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oA、政治制度B、经济基础C、生产力D、生产关系【参考答案】C【解析】: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力。根据马克思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生产力是教育发展的物质条件。二、多项选择题1、小学在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要求是()OA.熟练掌握劳动技术B.初步学会生活自理C.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D.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参考答案】B,c,D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故BCD项为小学在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要求。2、学校教育的目的比一般的教育目的更具有()oA、科学性B、预见性C、有效性D、主体性E、阶级性

12、【参考答案】A,B,C,D学校教育的目的比一般的教育目的更具有科学性、预见性、有效性、主体性。3、课程现代化的代表人物是()oA、布鲁纳B、怀特海C、瓦根舍因D、赞科夫E、克伯屈【参考答案】A,C,D由教育学常识可知,布鲁纳、瓦根舍因和赞科夫均为课程现代化的代表人物。4、用“课程标准”取代原来的“教学大纲”,新的课程标准发生的明显的变化有OOA、课程功能B、课程内容C、课程实施D、课程管理E、课程核心【参考答案】A,B,C,D5、我国监护人的设立有哪三种方式()oA、领养监护B、法定监护C、指定监护D、委托监护【参考答案】B,c,D我国监护人的设立有三种方式即:法定监护、指定监护和委托监护。6

13、、皮亚杰将个体的认识发展划分的阶段包括()oA、感知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E、抽象运算阶段【参考答案】A,B,C,D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的顺序发展。7、教学口语应具备的特点有()A、科学性B、艺术性C、思想性D、启发性E、严肃性【参考答案】A,B,C,D,E8、我国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有()o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E、因材施教原则【参考答案】A,B,C,D,E9、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出现的著名教育

14、家及其论著有()oA、布鲁纳的教育过程B、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C、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D、卢梭的爱弥儿E、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参考答案】A,c,E10、班会一般有哪几类?()A.主题班会B.常规班会C.民主班会D.生活班会【参考答案】A,B,D班会一般有三类:常规班会、生活班会和主题班会。三、填空题1、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和学的手段叫,它解决的是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问题。【参考答案】设计教学过程2、我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o【参考答案】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3、备课的主要内容包括钻研教材、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参考答案】了解学生4、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的科学。【参考答案】教育规律5、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讲授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参考答案】检查复习巩固新教材6、提出的“做中学”教学原则和陶知行的“知行统一”原则,都反映了实践活动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和实习法。【参考答案】杜威7、在教师的聘用上,我国目前实行的是o【参考答案】教师资格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