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心理辅导方案

上传人:君*** 文档编号:356062712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对一心理辅导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一对一心理辅导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一对一心理辅导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一对一心理辅导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一对一心理辅导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对一心理辅导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对一心理辅导方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对一心理辅导方案一对一心理辅导方案1一、辅导目标:总体目标:抚平同学心理创伤,稳定其心情,使其正确认识车祸事项给自己带来的心理困惑,端正自己的心理状态,引导同学喜爱生活、喜爱生命、善待人生,学会感恩。详细目标:从认知上正确地看待车祸,通过心情的宣泄、放松训练,降低同学的焦虑感,积极适应生活;培育同学建立积极合理的认知方式,帮助其树立自尊、自信,提高他们面对窘境解决困难的技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辅导预备:同学凳围成一圈、纸箱、笔和白纸、感恩的心视频、阳光总在风雨后视频三、辅导对象:车祸受牵连的同学、老师。四、辅导过程:第一步:讲明意图,建立信任今日我们开一个主题班会,是由于,我们有

2、两个同学在车祸中离开了我们!想起他们我们照旧伤心不已!平常他们总是给我们带来欢乐,老师知道他们的离去给你们带来了巨大的痛楚!所以借这个班会课让在坐的同学对这两位逝去的同学表示祝福,把我们对他们的爱通过非常的方式传递给他们。这件事情的发生,除了带给你们巨大的悲伤,可能还有震悚和困惑:生活中的苦痛真的可以通过死亡来解脱吗?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该怎样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及痛楚,甚至无望的心情?第二步:情境重现,心情抒发团体共享:1、车祸当时,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怎么做的?有什么感受?身体有些什么反应?先小组沟通。然后全班沟通。引导同学说出各种心情,并引导这些心情都是人在紧急状况下的正常

3、反应。2、车祸过后,你做了些什么?想过怎样做?没法可施时你有什么感受?从同学的共享中了解同学对事项的认知,并实时引导。3、小组争论共享。现在,你最担忧什么?我们能做些什么?了解影响同学心理的关键问题,教给一些应对的方法,树立同学信心,帮助同学重建安全感。依据同学争论得到的心情反应,老师予以指导,让同学知道发生车祸后自己有这样的心情是正常的。第三步:心情排列,端正认识1、心理应激反应当我们蒙受一些重大的打击和挫折时,由于这些打击和挫折超出了我们个人的承受技能,因而会带来剧烈的痛楚和压力,并引起心情、认知、行为上的消极反应。心情上:感到悲伤、生气、愧疚与自责,焦虑、孤独、无助、疲乏;惊吓、苦苦思念

4、、麻木感等;认知和行为上:不相信、困惑、迷茫、失去目标和感觉生活没有意义;失眠、食欲障碍、漫无目的和心不在焉的行为、社会退缩行为、做恶梦、叹气、坐立担心、哭泣等;还可能涌现一些生理上的症状:如胃部空虚、胸口紧迫、喉咙发紧、口干、呼吸急促、缺乏精力等。2、哀伤现象亲人或伙伴的突然去世,这是特别大的灾难性事项,会导致我们的急性应激并涌现各种哀伤反应:1某种形式的身心症状或生理不适2逝者影像萦绕脑海不去3对逝者或死亡当时情境感到愧疚4对外界有敌意反应或消极看法5失去际遇失落前的生活功能6进展出逝者曾有的行为特征7产生想追随而去的念头等。3、跟同学沟通这段时间他们心情、认知、行为的表现“这些都是你曾经

5、受或正在经受的,都是正常的反应。但我们仍需要学会面对和接受这样的事项,并进行自我调整,需要让哀伤告一个段落。现在我们带着伤心一起缅怀和悼念我们的伙伴。”第四步:深情追悼,表达情感“你走的那么匆忙,还多想跟你把酒交心谈到天亮!”同学们,接下来我们会在这里做一个哀悼仪式。假如你有什么话想跟我们逝去的同学说,就把它写下来吧!1、让同学先写下最想对逝去同学的话。同学把写好的纸折成心形,播放天堂没有车温柔的音乐唤起同学对逝去的同学的思念。2、哀悼仪式:接着在空旷的地方预备一个纸箱,把同学写下的心里话烧了。然后让他们大声说:“我的,一路走好。”3、默哀1分钟最末在原地默哀一分钟,给这件事情画上一个句号。引

6、导同学逝者以已,作为有幸活着的我们应当怎样对待生命。第五步:正视生命“假如生命还有三天”通过这个环节,我想让他们明白:在灾难经常的今日,我们很有须要对人自己的生命价值做一番思考。感悟生命和净化心灵,从而以开心饱满的精神去度过剩余时间,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走得更顽强和欢乐。因此从以下几步操作:1给每位同学发一张纸,每人在纸上写出假如生命只有三天大家会去做的事情。2然后依次向右传,每个人将自己写的话读给右边的一个人听。3请同学们大声念出自己“三天生命的规划”,并对他人表示深深的感谢。4活动共享:让他们明白其实每个人都有缺憾,也都想去挽回,只是由于一些缘由没有去做,与其等到那个时候,不如现在就去做。假如

7、我们把每一天都当做生命的最末一天来过,那我们的生命肯定更加精彩。第六步:珍惜人生,感恩身边的人让同学思索对于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懂得珍惜和感恩身边的人。感恩生活,每一个活着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种美满,更何况我们健康地活着。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感谢我们的父母予以我们生命;感谢我们伙伴予以我们欢乐;感谢我们的老师予以我们知识1给每位同学发一张纸,每人用笔在纸上写上对自己比较重要的20个人的身份,比如父母,亲戚,姐姐,老师,伙伴等等2然后将20个身份舍弃10个,再舍弃5个,再舍弃3个,再舍弃一个。3引导大家思索对于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4请同学回答自己的选择及理由。5然后,用电脑播放并引导参与活动

8、的成员唱手语歌感恩的心老师小结:面对灾难,我们不哭,由于我们相信,苦难总要过去,期望即将来临!我们充斥信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面对灾难,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自己,珍爱生命!面对逝去的生命,我们没有理由不珍视亲情、友好同伴。面对灾难,我们不哭,让我们学着顽强!让我们期盼明天!”最末老师把阳光总在风雨后这首歌送给全体同学,愿每一个同学,每一位老师都能把难过、悲伤、感动化作一种能量,一种源自灾难的能量,一种令世界瞩目的能量!欢乐顽强地度过每一天!五、辅导效果:通过将近4周的辅导,主要通过观测、问卷等方式来评估同学的心情,心理有了明显的改善,详细表现在:1、心情上:大部分同学不再感到悲伤、焦虑、孤独、无助

9、;惊吓、苦苦思念、麻木感等;2、认知上:正确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活得有价值。3、行为上:同学之间更加团结,互助互爱。但与逝去同学有亲密关系的个别同学心情上还有点恍惚,第二天重点找他们进行一个心理测试,让他们了解这样的心情、心理反应还是正常的,特别让学校心理老师跟进这些心情较大的同学。一对一心理辅导方案2活动主题:“增进沟通,提高团队凝集力”活动目的:1、使团体成员积极融入团体,为团体贡献自己的聪慧和能量;2、使团体成员彼此信任、相互帮助、融洽相处;3、使团体成员感受团结的能量,体会集体的暖和,并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扬合作精神。活动对象: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协会成员活动场地:待

10、定预备材料:报纸假设干张活动时间:50分钟活动过程:一、导入在活动开始之前播放背景音乐“相亲相爱一家人”,营造活动氛围。主持人说明本次活动主题及活动目的,并说明保密规定。二、破冰之旅大风吹活动目的:让同学放松身心,并打乱同学所站位置,便于之后活动的顺当开展。活动时间:10分钟活动程序:全部人围成一个圆圈,先由主持人站在团体中说:“大风吹”,同学问:“吹什么?”,主持人说:“吹的人”,那么全部的人就需要离开自己站的位置,重新查找新的位置。没有找到位置的人表演一个节目,并作为新一轮的主持人重新提问“大风吹”,如此进行下去。如有时间主持人还可以说“小风吹”,那么的人不动,没有的的人移开自己现在所处的

11、位置。备注:可吹的资料:戴手表的人、扎辫子的人、穿*颜色衣服的人做四组游戏三、团体聪慧心有千千结活动目的:让同学们体验团结与合作的能量,从而加强集体凝集力。活动时间:20分钟活动规章:A、同学间手拉手围成圆圈,并记住自己的左手和右手边分别拉的是谁。B、记住后,当听到主持人说放手时,大家立即放手,并在肯定范围内走动,要求是走得越乱越好,再当听到主持人说“停”时,大家都立住不动,快速找到原来左、右手所牵的那两只手。C、当手牵住后,再肯定时间内复原到起初的完整的圈。共享感受:1一开始面对这个繁复的“结”时,感觉是怎样的?2来自不同班级却同在一个社团,是否曾由于看法不全都产生心结,那我们应当以何种心态

12、来面对这些“结”?3要想解开这个结,靠的是什么?四、团队合作同舟共济活动目的:同心协力,发挥集体的聪慧才智,让同学进一步明白合作的重要意义。活动时间:20分钟活动规章:每6人一组,每一组的圈内放上一张报纸,要求每组的全部成员同时站在报纸上,尤其是成员的任何一只脚都不能留在报纸外的地面。在行动之前每一小组可以充分争论,拿出最正确方案。再请各小组派人将报纸对折,比较各小组用时。如此下去,不断将报纸对折,让各小组的同学想方设法使全部成员同时站在报纸上。共享感受:1描述一下你们组刚刚是用怎样的方法做到的?2在此次活动中哪些是让你印象深刻的?之前有无类似这样的感受?五、结束相亲相爱一家人让同学发表在此次

13、活动的感受,主持人总结同学在此次活动中的表现,让同学之间相互拥抱,并说“有你们真好!”以此结束本次的活动。一对一心理辅导方案3一、指导老师、领导者和其他成员介绍:【指导老师】:高美才,南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曾多次主持领导团体心理辅导。【领导者】:海柳娟,南昌高校教育学院应上心理061班同学,心协会长顾问【帮助人员】:刘伟芳,应上心理072班同学,心协心研部副部长。二、团体性质:结构式的,异质的,训练成长,自我体验的封闭式辅导。三、团体对象:心协理事会成员。四、团体规模:13人,男女比例为7:6。五、地点:心协办公室六、活动时间:共一次,1.52小时,时

14、间10月18日晚7:009:00。七、活动费用:各种手工制作材料和印刷费用以及团辅相关道具,奖品等。八、理论依据:1、团体凝集力是以团体共同活动为中介,在团体活动中,成员经过互动,彼此诉说自己心中的感受和想法,从而增进成员之间的感情和思想沟通,这时,彼此发生认同,相互满意心理需要,产生亲切感和相互依靠感,加大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和团体多成员之间的吸引,在这样的团体中,成员心情开心,精神兴奋,行为,认知,情感全都,凝集力就高。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出发,归属的需要,一个人成为一个团体的一员时就期望自己能找到归属感,期望自己在团体中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我效能感,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3、自我价值的实现,个体期望与团队中其他成员有人际互动,并期望投入该团队的活动中,并从团队中获得自己的价值实现,有自我满意感。九、辅导目的: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全部成员都参加,并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之中,充分进行体验,感受,发挥自我能动性,与成员一起共享,一起成长,在团体中实现自我成长和体会团体凝集力的重要性,并把团辅的收获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之中,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并与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