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莲说》教案四篇

上传人:君*** 文档编号:356062703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爱莲说》教案四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关于《爱莲说》教案四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关于《爱莲说》教案四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关于《爱莲说》教案四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关于《爱莲说》教案四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爱莲说》教案四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爱莲说》教案四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爱莲说教案四篇爱莲说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一些文言词语,尤其是多义词,疏通文言语句,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学习记叙、抒情、谈论的结合。 3、了解本文对比烘托的写法,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4、理解作品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批判,领悟以“莲”自况,对高洁品行的追求。 学法点悟 莲花,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但大多数文人都是赞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这篇散文精品却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行,从而也表现了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整体感知 “说”,古代文体之一,既可以说明、记叙事物,又可以发表谈论的

2、文体,它与“论”无大异,它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周敦颐的爱莲说正是这种托物言志的文体中一篇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给予“莲”高洁的品行,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荣利、明哲保身的操守和感情。 疑难解析 质疑: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以莲花为歌颂对象,却几次提到了菊花、牡丹,的用意是什么? 解惑:文章通篇以菊花为旁衬,以牡丹为反衬,突出莲花傲然不俗,超脱卓群的品性,表现了守身如玉的生活立场。 质疑:文章用了两个“独”字,表现了什么样的生活立场。 解惑:两个“独”字,都表现出倚世独立,决不随声附和的生活立场。但“我”爱莲又与陶渊明的爱菊又有所不同。 质疑:“我”爱莲花什么呢? 解惑:出淤泥而不染,

3、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质疑:文章第二段把“菊”“牡丹”“莲”比方象征哪三种人? 解惑:菊花比方象征隐士,牡丹比方象征富贵的人,莲花比方象征君子。 质疑:怎样理解本文借物喻人的写法? 解惑:本文采纳了借物喻人的写法。“出淤泥而不染”一句比方君子在恶劣的环境中不为世俗所污;“濯清涟而不妖”一句比方君子在优越的环境中不媚于世;“中通外直”一句比方君子内心通达,行为正直;“不蔓不枝”一句比方君子性格正直,纯正无邪;“香远益清”比方君子美德布于四方,声名远扬;“亭亭净植”一句比方君子卓然矗立,坚守节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一句比方君子端庄重肃,被人仰

4、慕。 语言揣摩 1 对“爱菊”“爱莲”“爱牡丹”的立场分别是什么? 提示:爱不同的花象征一种不同的生活立场。菊花秋天开花,独抗寒霜比作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隐士,对爱菊并不反感,只是慨叹真正的隐士极少。牡丹雍容绚丽,比作富贵之人,对爱牡丹是厌恶鄙弃,讽刺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而对爱莲同气相求。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明哲保身的操守和感情。 2 莲花有哪些可爱之处?应怎样理解它的象征意义? 提示:莲花是本文主要的描述对象,是言志所托之物,从多方面描绘莲花特征,围绕“君子”的品性,寄寓了深刻的象征意义。 “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不同流合污,不自命不凡。 “中通外直,不蔓

5、不枝”:通达正直,行为端正。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志洁行廉,美名传播。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仪态庄重,令人敬重。 这里描述的既是爱莲花的缘由,也是心目中君子的形象,包含着自律自况。 3“陶后鲜有闻”一句中,“鲜”应当读in,还是in? 提示:“鲜”在这里应读“in”意思是“少”的意思。 4“香远益清”的“益”是什么意思?请你找一个成语,里面的“益”和这儿是意思相同的。 提示:“益”是“更加”的意思,“精益求精”的“益”是同样意思。 5你怎样理解“莲,花之君子者也”这句话? 提示:把莲比作花中的君子,原来他是要赞美君子形象,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借赞花来赞人,这种写法就叫作借物喻人和托物言

6、志。 6从哪几个方面描绘了莲的形象。文章又怎样表现了莲的品质? 提示:从生长环境方面,描绘了莲的高洁和质朴;从体态香气方面,写了莲的正直和芳香;从风度方面,写了莲的清高。文章表现莲的高洁品质,从三个方面入手:径直描写形美,菊和牡丹烘托,抒情谈论。 讨论课题 1、 相关链接:周敦颐10171073宋代闻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湖南道县人。有周元公集。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在南康郡任职期间,他曾亲自率领属下在旧南康府署一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 2、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可使文章生动形象,含蓄而给人回味。封建时代的君子形象对我们今日如何做人,完善自我品德修养有肯定的

7、启示。试着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写一篇散文。题目自拟。 自主探究 探究前期导引学习本文,要着重把握难词难句和关键的词、语、句,留意疏通文意,理解文章的主旨,体会本文托物言志的特点,背默文中的名句。 基础巩固集练 一、 文学常识填空 爱莲说选自 , 代 家。“说”是古代的一种 ,用以陈述对 的观点。 二、 字音字义 1 给以下生字注音。 颐 蕃 淤 濯 蔓 亵 鲜 予 2. 说明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3分 蕃 妖 濯 亭亭 亵 (6) 香远益清 3给以下形似字组词。 蕃 亵 番 蛰 藩 衷 幡 裹 三、 语言积累 翻译文言语句。 1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2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8、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四、朗读背诵 1 留意骈句的特点,划分句子的节奏。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 依据提示填空。 1本文的中心句是 。 2描写莲的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 ;描写莲的姿态的句子是 , 。 3洛阳牡丹盛会,欣赏牡丹花的人许多,可用爱莲说中的句子来形容,应当是 。 五、问题探究 1 以下句式各有什么特点?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提示:这是判断句。这三个分句分别用“者也”表示判断。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提示:这是一个被动句,染,被污染。 2 请说出本文的句式语言特点。 提示:句式语言特点:句式多样,或骈句。或散句

9、;或长句,或短句;或排比句,或独词句。语气多变。或陈述,或疑问,或感叹。节奏和谐。“蕃、丹、染、焉”,“直、枝、植”等韵脚交织分布,错落有致。表达方式多样。百字短文融表达、描写、抒情、谈论于一炉。一个“爱”字连缀全文,文笔简练,情感丰富。 六、观赏评价 1.本文既是写莲花的为何又写菊花、牡丹,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提示:课文中写菊花、牡丹的句子用意是:开头以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引出“予独爱莲”的主旨。以菊的隐逸,牡丹的富贵衬托莲的高洁。结尾由三种花写到三种人:爱菊者少,爱莲者更少,而爱牡丹者许多。以此感叹社会上真隐士少,有道德的人更少,而爱富贵的人许多。 这是运用对比烘托的手法。用“菊”和“牡

10、丹”来作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2.对“爱菊”、“爱牡丹”、“爱莲”的立场分别是什么?表达有什么特点? 提示:用三种花象征三种人,用三种爱象征三种生活立场。菊花在花草凋零的秋天独吐暗香,所以将它比作隐士。文中用陈述句“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表达对菊及爱菊者并不反感,只是慨叹真正隐逸之士极少。莲正像品德高尚的君子,文中用疑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借反问语气感慨君子太少。牡丹绚丽浓艳,所以将它比作贵人。文中用感叹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对牡丹及爱牡丹者的厌恶鄙弃,讽刺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最末三句,将次序调整为菊、莲、牡丹,使褒贬爱憎更鲜亮。 爱莲说教案 篇

11、2 教学设计 本节采纳“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进行设计,由于文章的写作是一篇文言文,所以,要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才能让同学进行设疑自探。老师在设疑的同时,老师同时板书于黑板的右侧,对于不完整的问题,老师随机予以补充、归纳。本节解决的重难点是诵读课文,正确疏通文意,把握主旨,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 由于这篇短文是“诵读观赏课”,所以以诵读为主,讲授为主。抓住“文脉”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主旨。 讲授本课,将采纳“读议-悟”的教学模式。 在运用拓展环节中,同学自编习题后,老师出示“之”字在文中运用一题,以巩固同学对文言虚词的掌控。 教学目标: 1、能流畅的诵读课文。 2、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 3、把握

12、文章主旨,理解衬托和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专题中,我们学习了咏荷诗五首,谁能背诵一下你喜爱的一首? 今日我们接着学习“读荷”部分的第一篇周敦颐的爱莲说。【板书课题】 二、解题、了解及写作背景: 1、何为“说”?【“说”是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题意:说说爱好莲花的道理。】 2、简介:周敦颐,宋代闻名哲学家,字茂叔,道州人。 3、写作背景:在南康郡任职期间,曾亲率属下开拓一块池塘种莲,名曰“爱莲池”。夏秋之交,莲花盛开,馨香扑鼻。闲暇信步、触景生情,写下本文。 三、检查预习、诵读课文: 1、老师范读。 2、同学个别读。 3、同学齐读。 四、设疑自探: 1、同

13、学设疑。 2、老师对同学设疑进行归纳 出示: 1、理解课文内容。 2、为什么喜欢莲花?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的?歌颂了莲花怎样的品质? 3、读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4、值得学习的写作手法? 五、解疑合探: 六、质疑再探: 学习本文后,你还有哪些疑问? 七、运用拓展: 1、同学自编题。 2、老师出示运用拓展题: *指出文中的“之”学的意义和手法。 a、 水陆草木之花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花之隐逸者也 d、菊之爱 *背诵课文 八、课堂小结: 同学总结收获。 爱莲说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巩固对中心愿思的理解。 【教学重点】 对中心愿思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难点】 托物言志、借花喻人和衬托的写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程序与内容】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荷花吗?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哪几位同学能为大家描述一下荷花的外形? 2、 1999年澳门回来祖国,它的.区徽主要以什么作图案?你认为这样设计的理由什么? 【答案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