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356060046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2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2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2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共25小题,共50分)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大陆重心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漂移路径,图中同心圆为纬线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石炭纪到二叠纪,澳大利亚大陆重心漂移路径的大致方向为( )A. 西南 B. 西北 C. 东北 D. 东南2. 澳大利亚大陆绝大部分处于热带的地质历史时期是( )A. 泥盆纪 B. 石炭纪 C. 古近纪 D. 第四纪【答案】1. C 2. A【解析】【1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石炭纪时澳大利亚大陆位于60。S-80。S之间,到二叠纪时为顺时针移动,该图为南半球俯视图,自西向东为顺时针方向,因此移动方向为东北方

2、向,C正确,ABD错误。故选C。【2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泥盆纪时澳大利亚大陆位于0。-南回归线附近,故A正确;石炭纪时主要位于60S-80S之间,主体位于寒带,B错误;古近纪位于温带,C错误;第四纪主要位于亚热带,D错误。故选A。【点睛】老阿尔卑斯构造阶段是联合古陆解体阶段。大约从三叠纪晚期开始,位于南极周围的冈瓦纳超级大陆逐步分裂为几个大陆。下表是小明制作的南、北半球海洋和陆地气候资料统计表,表中部分信息遗漏,遗漏的a、b、c、d信息代表南、北半球海洋和陆地的平均气温。表格阴影面积大小反映南、北半球海洋和陆地面积大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表中的a、b、c、d依次代表( )A. 北半球

3、陆地平均气温、北半球海洋平均气温、南半球陆地平均气温、南半球海洋平均气温B. 北半球海洋平均气温、北半球陆地平均气温、南半球陆地平均气温、南半球海洋平均气温C. 南半球陆地平均气温、南半球海洋平均气温、北半球陆地平均温、北半球海洋平均气温D. 南半球海洋平均气温、南半球陆地平均气温、北半球陆地平均气温、北半球海洋平均气温4. 与北半球相比,表中南半球( )A. 陆地全年平均气温较低 B. 陆地冬季平均气温较低C. 海洋全年平均气温较高 D. 海洋夏季平均气温较高【答案】3. C 4. A【解析】【3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表格b栏的面积最大,a面积最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半球的海洋面积更大,陆

4、地面积最小,因此a为南半球的陆地平均气温,b为南半球海洋平均气温,冬季气温最低为C栏,故C表示北半球陆地平均气温,d表示北半球海洋平均气温,因此a表示南半球陆地平均气温,b表示南半球海洋平均气温,C正确,ABD错误。故选C。【4题详解】由于南半球陆地面积较小,加上受海洋影响较大,因此陆地全年平均气温较低,A正确;海洋对气温具有调节作用,因此南半球陆地平均气温高于北半球,B错误;海洋全年平均气温低于北半球海洋,C错误;北半球夏季海洋气温更高,D错误。故选A。【点睛】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 纬度、海拔、海陆位置、洋流、下垫面、人类活动等。1815年4月,地处东南亚的S岛发生人类历史上最强的火山喷发

5、事件,在距离S岛800km以外的人们连续多日听到隆隆的雷声,看见飘动的灰尘。受此事件影响,1816年北半球盛夏出现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低温天气,造成西欧、亚洲、北美农作物大范围减产。下图示意火山喷发后海拔25km处大气温度距平和北半球陆地年降水量距平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海拔25km处位于(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高层大气 D. 电离层6. 造成北半球农作物大范围减产的主要原因是大气对( )A. 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B. 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C. 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 D. 地面的保温作用减弱7. 1816年北半球陆地年降水量距平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海陆温

6、差减小,季风环流减弱 B. 海陆温差增大,季风环流减弱C. 海陆温差减小,季风环流增强 D. 海陆温差增大,季风环流增强【答案】5. B 6. A 7. A【解析】【5题详解】对流层平均厚度是12km,自对流层顶向上至50-55千米高度的范围为平流层,所以海拔25km为平流层,B正确。故选B。【6题详解】据材料可知,1816年北半球盛夏出现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低温天气,得出火山喷发产生大量火山灰飘在空气中,导致大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火山灰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气温降低,A正确,C错误;空气中的火山灰使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但保温作用增强会使气温升高,与结果不符,BD错误错误。综上所述,

7、故选A。【7题详解】1816年北半球陆地年降水量距平值为负,说明1816年降水偏少。火山灰削弱太阳辐射,会使海陆温差减小,BD错误;海陆温差减小,会使季风环流减弱,夏季风减弱,降水减少,A正确,C错误。综上所述,故选A。【点睛】对流层是贴近地面的大气最低层。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都集中在这一层。对流层受地面的影响很大,其高度随纬度、季节而变化。就纬度而言,低纬度地区高1718千米,中纬度地区高1012千米,高纬度地区高仅89千米;就季节而言,任何纬度地区,夏季较厚而冬季较薄,中纬度地区尤其明显。“潮汐树”是潮水在上涨、回落过程中对海滩侵蚀形成的一种潮间带地貌。从天空俯瞰,

8、一条条潮沟犹如生长在潮间带上的参天大树,主干朝向大海,枝杈朝向陆地。下图是2022年10月14日某摄影爱好者在钱塘江入海口拍摄的“潮汐树”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图中“潮汐树”所在的海滩属于( )A. 流水侵蚀地貌 B. 流水堆积地貌C. 海水侵蚀地貌 D. 海水堆积地貌9. 对图中“潮汐树”潮沟的形成解释合理的是( )A. 涨潮水流速度慢,侵蚀作用强 B. 涨潮水流速度慢,堆积作用强C. 退潮水流速度快,侵蚀作用强 D. 退潮水流速度快,堆积作用强【答案】8. D 9. C【解析】【8题详解】仔细审题可知,本题是问“潮汐树”所在的海滩属于什么地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滩为海水堆积作用形

9、成,D正确,ABC错误。故选D。【9题详解】根据材料“潮汐树”是潮水在上涨、回落过程中对海滩侵蚀形成的一种潮间带地貌。可知潮沟的形成以侵蚀作用为主,BD错误;涨潮水流速度慢,侵蚀作用弱,A错误;退潮时,水流速度快,侵蚀作用强,形成潮沟,C正确。故选C。【点睛】“潮汐树”是由发育在海滩上的潮沟组成,潮沟类似河流的坡面冲沟,其形状如树,主干朝向海洋,树枝状分杈朝向陆地。由潮汐往复冲刷而形成的水道被称为“潮沟”潮汐涨落,潮沟就像是伸展的动脉和静脉由陆地向海洋延伸肩负着潮滩湿地与外海间物质、营养和能量交换的重任,滋养和守护着滨海湿地上的生物多样性。抚育间伐是一种重要的森林经营措施,不同强度的间伐可以调

10、节森林的生长环境和群落结构,进而影响土壤的养分。下图示意川西某山地海拔1500-1600m柳杉人工林区不同间伐强度下浅层土壤样本的有机碳含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图中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气候 B. 地貌 C. 成土母质 D. 人类活动11. 与轻度、重度间伐相比,中度间伐使林区( )A. 枯枝落叶减少 B. 垂直结构优化 C. 林下光照增强 D. 土壤侵蚀增强【答案】10. D 11. B【解析】【10题详解】根据不同间伐强度下浅层土壤样本的有机碳含量分布图,可知有机碳含量分布受到不同间伐的影响,故图中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人类活动,D正确,ABC错

11、误;故选D。【11题详解】与轻度、重度间伐相比,中度间伐使林区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说明森林的生长环境好,群落结构复杂。枯枝落叶减少会导致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A错误;中度间伐为新生植物提供一定空间和光照,促进森林垂直结构优化,B正确;林下阳光增强最多的是重度间伐,C错误;土壤侵蚀强,会导致土壤有机碳的流失,D错误;故选B。【点睛】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其中的碳元素含量即为土壤有机碳。下图示意某地区地质剖面(局部),图中为同一类岩石,为同一类岩石,为同一类岩石,MN为侵蚀面,PQ为断层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岩石中年龄最新的是( )A. B.

12、 C. D. 13. 图中地质剖面显示( )A. 水平的地层均为沉积岩 B. 变质岩地层均遭断层错断C. 侵入岩从未出露至地表 D. 该区域发生四次岩浆活动【答案】12. D 13. B【解析】【12题详解】-岩石中年龄最新的是,岩石是岩浆岩,图中其它岩层都形成之后,岩浆侵入后冷却凝固形成,D正确。【13题详解】据材料可知,为同一类岩石,为沉积岩,为同一类岩石,与岩浆岩邻近,受岩浆活动影响,为变质岩;为同一类岩石,为岩浆岩。也为水平岩层,但属于变质岩。A错误;为变质岩,据图可知,地层均遭断层错断,故变质岩地层均遭断层错断,B正确;是侵入岩,MN为侵蚀面,说明岩层被侵蚀过,C错误;该区域发生两次

13、岩浆活动,D错误。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点睛】岩石分类,是指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成为岩石,依据其成因可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岩浆岩是由地壳下面的岩浆沿地壳薄弱地带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后冷凝而成的。沉积岩是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等疏松沉积物团结而成的岩石。变质岩是已经生成的岩石,受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或者陨石冲击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度、压力等条件下,使原来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等发生改变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岩石。地处桂北山区的灌阳县被誉为“中国绿色生态雪梨之乡”。灌阳雪梨8月中下旬成熟,较北方传统种植区上市早两个月左右。2009年,灌阳雪梨

14、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0年,该县引进龙头企业,培育和扶持雪梨生产专业合作社,进行无公害标准化栽培,雪梨种植面积猛增,产品畅销海内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影响灌阳雪梨上市时间较早的主要因素是( )A. 光照 B. 热量 C. 地形 D. 土壤15. 造成该县雪梨种植面积猛增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种植历史悠久 B. 自然条件优越C. 政府政策引导 D. 人才优势突出16. 当地进行无公害栽培有利于( )提高产品品质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升生产效率A. B. C. D. 【答案】14. B 15. C 16. A【解析】【分析】本题以“中国绿色生态雪梨之乡”灌阳县为背景材料,

15、考查学生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地理素养。【14题详解】影响农作物成熟时间的主要因素是热量,所以影响灌阳雪梨上市时间较早的主要因素是热量,B正确;光照会影响雪梨的光合作用和着色,与成熟期的早晚无关,A错误;地形会影响雪梨的种植规模,不会影响成熟期的早晚,C错误;土壤会影响雪梨的品质,不会影响成熟期,D错误;故选B。【15题详解】该县雪梨种植面积猛增,说明有外界因素的推动,材料中提到2010年,该县引进龙头企业,培育和扶持雪梨生产专业合作社,进行无公害标准化栽培,雪梨种植面积猛增,所以可以看出种植面积猛增是政府政策引导的结果,C正确;种植历史,自然条件优越,人才优势这些因素长期存在,很难在短期内促使雪梨种植面积猛增,ABD错误;故选C。【16题详解】当地进行无公害栽培,绿色环保无污染,可以提升产品品质,正确;提升产品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正确;绿色生产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正确;当地进行无公害栽培并不能提升生产效率,错误;故正确,选A。【点睛】农业区位条件: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