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优雅的****6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86.84KB
约4页
文档ID:355909635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_第1页
1/4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体裁:诗题文: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作者:名字:杜甫年代:唐代描述: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 1400 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 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翻译:原文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译文:剑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时涕泪满衣裳原文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译文: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原文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译文: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明媚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 原文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译文:心想着就从巴峡穿过巫峡,经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公元 763 年(广德元年)春天,那时杜甫 52 岁。

宝应元年(公元 762 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作者听到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写下此诗赏析二:思想内容本诗主要叙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收拾行装立即还乡的事抒发诗人喜悦与还乡的快意,表现了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怀,表达了诗人博大的爱国胸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赏析三:语言赏析首句恰当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初闻涕泪满衣裳”,“初闻”紧承“忽传”,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情感的爆发诗人只用“涕泪满衣裳”五个字作形象的描绘,就概括了这一切第二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更高峰回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这一句是用妻儿的表现衬托诗人的欣喜之情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紧承上联细致刻画了诗人的狂喜白日”,指晴朗的日子,点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赏析四:诗歌结构诗的前半部分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做返乡的准备,表现了作者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抒发了作者喜悦兴奋的心情。

因此被称为杜 甫“生平第一快诗”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诗人听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考点:一、必背名句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解释:关键词:闻听说关键词:官军指唐朝军队关键词:剑外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关键词: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关键词:涕眼泪关键词:却看回头看关键词:妻子妻子和孩子关键词: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关键词:漫卷胡乱地卷起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关键词: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关键词:放歌放声高歌关键词:须应当 关键词:纵酒开怀痛饮关键词:青春指明丽的春天的景色关键词:作伴妻儿一同关键词: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因穿过巫山得名关键词:便就的意思关键词:襄阳今属湖北关键词:洛阳今属河南,古代城池。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