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型城镇化县城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

上传人:职** 文档编号:355864591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新型城镇化县城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3新型城镇化县城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3新型城镇化县城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3新型城镇化县城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3新型城镇化县城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新型城镇化县城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新型城镇化县城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型城镇化 县城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基本原则15 指标体系16 指标内涵与计算方法37 数据采集与分析88 结果应用9I 新型城镇化 县城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县城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基本原则、指标体系、指标内涵与计算方法、数据采集与分析及评价结果运用。 本文件适用于对县城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县城 county县(县级市、自治县、旗、自治旗)政府驻地镇或街道及其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委会所辖区域。 城镇化 ur

2、banization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 4 基本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公开公正、综合系统的客观性评价原则。坚持正向指标与逆向指标相关联的科学性评价原则。 坚持发展引领、分类评价的合理性评价原则。 5 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可用于进行不同县城横向或同一县城不同年度纵向比较城镇化发展水平。本评价指标体系可结合专家意见,增加或减少相关指标。 应用本指标体系进行县城城镇化发展水平测算时,应将同类型县城 1 进行比较。 注 1:县城分为大城市周边县城、专业功能县城、农产品主产区县城、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和人口流失县城五类。 本指标体系包含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

3、 5 个,二级指标 34 个。评价指标体系见表 1。 10 表1县城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 序号 二级指标 指标类型 产业发展 1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万元/人) 正向 2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人) 正向 3 城镇调查失业率(%) 负向 4 R&D 经费投入强度(%) 正向 5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正向 市政设施 6 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的建成区面积比例(%) 正向 7 老旧小区改造比例(%) 正向 8 建成区路网密度(公里/平方公里) 正向 9 5G 网络覆盖率(%) 正向 10 政务服务事项“全网通办率”(%) 正向 11 对外交通便捷度 正向

4、 12 15 分钟便民生活圈覆盖率(%) 正向 公共服务 13 每千人口拥有 3 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 正向 14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正向 15 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开通率(%) 正向 16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人数(人) 正向 17 每千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 正向 18 社区网格化管理覆盖率(%) 正向 19 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平方米) 正向 20 居民教育娱乐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比重(%) 正向 21 城乡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达标率(%) 正向 22 城镇住房保障受益覆盖率(%) 正向 23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含政府购买学位)接受义务教育

5、比例(%) 正向 人居环境 24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正向 25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正向 26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正向 27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正向 28 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 正向 29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负向 30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占用面积(公顷/亿元) 负向 城乡融合 31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 负向 32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正向 33 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覆盖率(%) 正向 34 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结对学校覆盖率(%) 正向 6 指标内涵与计算方法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一个地区GDP与该区域内常住人口的比值

6、,是衡量一个地区每个居民对该地区的经济贡献或创造价值的指标,单位为万元/人。按公式(1)计算。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 GDP(1)区域内常住人口式中:区域内常住人口是在一个地区实际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总数。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可支配收入是家庭总收入扣除缴纳的所得税、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障费以及调查户的记账补贴后的收入,单位为万元/人。按公式(2) 计算。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家庭总收入缴纳的所得税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障支出记账补贴(2) 家庭人口 城镇调查失业率城镇常住经济活动人口中,符合失业条件的人数占全部城镇常住经济活动人口的比重,单位

7、为%。按公式(3)计算。城镇调查失业率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登记从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 100% (3) R&D 经费投入强度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生产总值的比值,单位为%。按公式(4)计算。 GDPR&D经费投入强度 = R𝐷经费支出 100%(4) 式中: 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是指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包括实际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固定资产购建费、管理费及其他费用支出。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单位为%。按公式(5)计算

8、。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 100%(5)GDP式中: 数字经济是指以数据资源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可参考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国家统计局令第33号)确定。 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的建成区面积比例已完成并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的面积占建成区总面积的比重,单位为%。按公式(6)计算。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的建成区面积占比 = 已完成并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的面积 100%(6) 建成区总面积注: 海绵城

9、市建设标准应符合GB/T51345-2018的要求。 老旧小区改造比例已改造的老旧小区数量占老旧小区总数的比例,单位为%。按公式(7)计算。老旧小区改造比例= 已改造的老旧小区数量 100%(7) 老旧小区总数注: 老旧小区是指城市、县城(城关镇)建成于2000年以前、公共设施落后影响居民基本生活、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小区。 建成区路网密度城市建成区或城市某一地区内平均每平方公里城市用地上拥有的道路长度,单位为公里/平方公里。按公式(8)计算。 建成区路网密度 = 建成区道路总长度(8) 建成区总面积5G 网络覆盖率公共区域内5G网络的覆盖情况,可以选取多个点进行测试,单位为%。按公式(9)

10、计算。 5G网络覆盖率 = 5G网络覆盖面积 100%(9) 公共区域总面积 政务服务事项“全网通办率”可全程网上办结的政务服务事项数量占政务服务事项总量的比例,单位为%。按公式(10)计算。政务服务事项“全网通办率” = 可全程网上办结的政务服务事项数量 100% (10) 政务服务事项总量 对外交通便利度县城对外交通的便利程度。每实现县级行政中心15分钟上国道、30分钟上高速公路、60分钟上铁路中一项目标的,指标实际值得1分,最高3分。 15 分钟便民生活圈覆盖率15分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以多

11、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单位为%。按公式(11)计算。 15分钟便民生活圈覆盖率 = 建成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社区数 100%(11) 社区总数 每千人口拥有 3 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一个地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的 3 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单位为个。按公式(12)计算。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 = 年末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 1000(12) 年末常住人口数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统计期内,县城 16 岁至 59 岁人口平均接受学历教育(包括成人学历教育,不包括各种学历培训) 的年数。按公式(13)计算。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 县城16岁至59岁人口接受学历教育的年数(13) 县城1

12、6岁至59岁人口数 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开通率开通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数量占建成区医疗机构总数的比例,单位为%。按公式(14)计算。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开通率 = 开通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数量 100%(14) 建成区医疗机构总数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人数一个地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的在岗执业(助理)医师数,单位为人。按公式(15)计算。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人数 = 执业医师数+执业助理医师数 1000(15) 年末常住人口数 每千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一个地区平均每千老年人口拥有的养老床位数,单位为个。按公式(16)计算。每千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 = 各类养老服务机构的

13、床位数 1000(16) 60岁以上老年人数 社区网格化管理覆盖率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社区数量占社区总数的比例,单位为%。按公式(17)计算。 社区网格化管理覆盖率 = 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社区数量 100%(17) 社区总数 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按照本地区常住人口计算的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按公式(18)计算。 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 = 公共文化设施面积 10000(18) 年末常住人口数式中: 公共文化设施面积是年末一个地区内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站、艺术表演场馆数量相加后的总面积。 居民教育娱乐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比重居民用于文化、教育、娱乐方面的服务性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单位为%。按公式(19) 计算。居民教育娱乐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比重 = 城镇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 城镇化率+家庭消费支出农村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式中:家庭消费支出 (1 城镇化率) (19) 城镇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是城镇居民用于文化、教育、娱乐方面的服务性支出。农村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是农村居民用于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