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党的主张说课稿

上传人:以*** 文档编号:355864237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党的主张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党的主张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党的主张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党的主张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党的主张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党的主张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党的主张说课稿(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党的主张说课稿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党的主张说课稿精选篇1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世界文化之旅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一框的内容。本册教材的主题是学会交往,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本课由前两个单元的家庭交往、学校交往,扩展到社会交往,而本框则主要是介绍各国不同的文化以及面对不同文化应采取的正确态度,为学习下一框题做友好往来的使者奠定基础。对于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跨国文化交流所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知道在面对文化差异时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

2、: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尊重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同时,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重点的依据是新课程标准中“懂得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学生在和其他国家人民交往的过程中,只有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才能理解各国文化的不同会导致行为方式的不同。 2、教学难点: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难点的依据是新课程标准中“以平等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和人民交往”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会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在交往中也容易产生矛盾。 二、说学情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学生和其他文化的距离拉近了,有些同学

3、迷失在其他文化中,对本民族文化不了解或不屑于了解;有些同学对外来文化持有偏见,采取防卫的心态;有些同学在进行跨国文化交流时,由于语言问题以及价值观的差异会使沟通产生困难因此本框的学习对学生来说十分必要。 三、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现状及认知规律,我主要采取以下教法 1、问题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记忆和观察的能力。 2、活动教学法:开展相关活动,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故事启发法:通过阅读故事,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学法: 1、自主探究法: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

4、习法:通过学生间相互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习能力。 四、说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手段 五、重点要说的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视频“魅力九江”宣传片浔阳月夜 在刚刚那优美动人的乐曲声中,学生欣赏到九江秀丽的风景,如浔阳楼、琵琶亭、长江大桥、李公堤、烟水亭等,让学生感受我们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感受了我们身边的文化之后,紧接着我将带领学生进行一次世界文化之旅。 展示一幅世界地图,开始我们的文化之旅,第一站是欧洲的法国;第二站是亚洲的中国;第三站是北美洲的美国 展示图片 节日方面: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外国节日 从而让学生认识节日就是一种文化习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往往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

5、习俗表现出来 在展示建筑方面的图片:中国长城、法国埃菲尔铁塔 代表人物方面:法国拿破仑、美国林肯以及九江的陶渊明 通过一系列的图片展示,使学生分别从节日习俗、建筑风景、代表人物等方面充分感受到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正是这样林林总总的文化把我们的世界装扮成一个百花盛开的大花园。从而达到突破教学重点的目的 教师归纳: (1)节日是一种文化习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往往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 (2)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 在带领学生感受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之后,我将引导学生进一步去认识文化的差异性 (一) 文化的和谐发展(认识) 主要开展两项活动: 一是读一读

6、;二是辩一辩 先阅读两个故事:有趣的菜单翻译和幽默故事望文生义 通过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各国语言文字的不同,各国文化存在的差异性。引导学生思考,语言文化不同,有没有优劣之分呢? 接着就开展辩论活动:全球化等于标准化吗? 经济的全球化就会导致文化的单一吗? 通过辩论,让学生明白各国文化没有优劣之分,都是人类文明的成果,世界文化应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应该和谐发展。“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的世界文化大花园也是如此。 为了更好说明这个问题,我再展示一组图片:沙发、巧克力、可口可乐、咖啡等外来语,让学生感受文化的融合 在感受了文化的丰富多彩,认识到文化应和谐发展之后,紧接着,我将引导学生一

7、起来探讨面对文化差异,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正确态度 (三)文化的沟通交流(践行) 开展三项活动: 一是小品表演SHOW;二是学生自主探究;三是经典欣赏 通过小品表演“哪里哪里”的误会,引导学生明白正是因为文化背景不同才导致行为方式的不同,从而为突破难点奠定基础。 一般对于别人的夸奖,我们中国人的回答“哪里哪里”是谦逊而不失礼节的,而外国人却认为虚伪,因此我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这种沟通障碍有可能跨越吗?该如何面对? 两种态度:排斥。沟通。 前面说过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成果,不存在优劣之分,因此在对待文化差异时,我们应该坚持的正确态度就是沟通,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

8、主张平等交流,互相学习。 最后请同学共同欣赏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这优美的经典名曲乐声中,欣赏中国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精髓。 展示一组图片:中国的剪纸、秦陵兵马俑、国粹京剧、以及美丽的庐山 这么做的是为了让学生从理性认识升华到到感性认识,体会中外文化的相互融合。更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 六、说板书和作业 文化的丰富多彩 (节日习俗、标志和代表人物) 文化的和谐发展 (全球化不应导致文化单一而应该相互融合促进) 文化的沟通交流 (待人方式的不同、采取沟通的态度) 这样的板书全面简明地将所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层层递进,能促进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9、 作业:开展社会调查,主题是“庐山别墅群”的建筑文化 布置该项作业是因为庐山别墅群的建筑风格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其中有美国的、德国的、英国的等等。它们无比和谐地一一坐落在庐山,构成了美丽庐山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进一步让学生从身边领略到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文化的融合。 正是应了著名学者费孝通的那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七、说教学反思 我认为: 1、总体思路比较清晰,层层递进。 2、利用图片、视频、歌曲等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 3、至始至终利用乡土。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党的主张说课稿精选篇2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框题是我知我家。我打算从六个方面进行说课,它们分别是

10、:说教学资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这六个方面。 第一:说教学资源 首先是对于教材的分析:我知我家是人教版社八年级上册思想政治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一个框题,本单元的主题是学会善于与父母沟通交往,在学生不断扩展的社会生活中,家庭是他们最熟悉的生活领域,与家长的交往,更是他们学习与其他人交往的基础,可以说,本框题的学习为下面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全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其次就是对于学情的分析,初二的孩子普遍存在责任感不强的情况,他们中的很多人会认为在家庭中,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对于在家庭中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认识不足。因此我个人认为通过对我知我家这一框题的

11、学习,不仅会让学生加深对于家庭的情感上的了解,还有更深一层次,那就是让学生明白自己对于家庭对于父母的责任,懂得理解自己的父母以及爱自己的家。 第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家庭关系、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和现代家庭结构的三个类型;了解家庭的相关功能;了解自己在家庭中位置;二.能力目标增强辨证看待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权利义务关系的能力;感受家庭亲情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发扬自己良好的家风和传统的能力;三情感目标让学生加深对于家庭的热爱、对于父母的热爱。 第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对于“家”的理解;对于家庭关系的确立的认识;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逐步的认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是不可选择的”并明确知道自

12、己在家庭中的地位。 第四:说教学 方法1:情景导入法:通过一个故事或者一首歌曲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设计的活动的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第五:说学法 根据新课程的标准以及我所设计的教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选择了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这三种学法。希望能让学生真正做到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主动探索,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由学生自己来把握整个学习过程的节奏。在把握知识的基

13、础之上,培养应试能力、以及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我要着重突出讲解的就是我的教学过程。 第六:说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5-6分钟)我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第一部分是大约5-6分钟的新课导入。首先我会为学生播放歌曲大中国,同时,在屏幕上显示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各种照片,先通过歌曲与图片为学生学习本课奠定情感基础。而通过歌曲和图片的展示,我意图让学生知道中国是我们共同的家,在家里各族人民是兄弟姐妹、是亲人,彼此之间有亲情。但是我们每个人除了这个大家之外还有自己的小家,家里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兄弟姐妹彼此之间就像一颗大树上的枝与干相互牵连。接着我会设计小一个活动,让每个学生绘制自己的亲

14、情树,让学生从自己的家人开始了解自己的家庭和家的含义。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党的主张说课稿精选篇3 一、说教学理念 我们先看几组信息: 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设有一条心理咨询热线,他们曾进行过一次统计,在9个月打进热线的2700人中,146人曾尝试自杀或想自杀,其中80%是中小学生。 为什么一朵朵青春的生命之花,就这样在风中接连飘落?我想,一方面是有的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超出其承受范围;更主要的是未成年学生正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他们对这“生命”的问题开始有了朦胧的思考但往往因不能正确认识而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他们往往对“自尊”看得很重,相反对生命的本质却异常地漠视,不懂得尊重、敬

15、畏、珍爱生命。 这给我们教育者以启示:我们的教育还有着浓重的应试教育痕迹,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缺少对学生的生命观教育,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因此,本课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注重对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二、说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珍爱生命是整个初中阶段思想品德科学习的开篇,奠基学习的基础。而第1课时珍爱自己在本课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对于帮助学生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有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生命的珍贵与神奇,知道如何珍爱自己的生命。培养和提高认识能力和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探究,引导交流,归纳总结;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命的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珍爱自己的生命。 三维目标既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又符合八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3、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珍爱自己的生命。 因为这是正确的生命观的核心思想 (2)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