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二项分布+说课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上传人:z****q 文档编号:355864187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3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二项分布+说课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案】二项分布+说课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案】二项分布+说课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案】二项分布+说课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案】二项分布+说课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案】二项分布+说课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二项分布+说课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项分布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三第七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的第四节二项与超几何分布。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差不多学习把握了有关概率和统计的基础知识:等可能事件概率、互斥事件概率、条件概率、以及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有关内容。二项分布是一应用广泛的概率模型。在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大量的随机变量都服从或近似的的服从二项分布,实际应用广泛,理论上也专门重要。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高中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本节课需达到的知识目标:在了解条件概率,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概念的前提下,明白得n重伯努利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渗透由特殊到一般

2、,由具体到抽象,观看、分析、类比、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究和敢于创新的精神。让学生了解数学来源于实际,应用于实际的唯物主义思想。情感目标:通过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相互交流,感受探究的乐趣与成功的欢乐,体会数学的理性与严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契而不舍的钻研精神。3教学重点、难点:数学建模是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解决实际咨询题的过程,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的方式,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咨询题中的价值和作用。教学重点:独立重复试验、二项分布的

3、明白得及应用二项分布模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咨询题。教学难点:二项分布模型的构建。重难点的突破将在教学程序分析中详述。二、教法探讨: 我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摸索、探究、发觉、想象、创新的时刻和空间。另一方面,从学生的认知结构,预备知识的把握情形由此,本节课要紧采取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即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观看发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由专门到一样、由感性到理性主动建构新知识。启发引导学生积极的思维,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调控,关心学生优化思维过程。三. 学法指导: 学是中心,学会是目的.本节课要紧让学生体会观看、分析、归纳、抽象、应用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交给学

4、生摸索咨询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四、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设计为五个环节: 1.创设情形 激发求知 2.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 3.信息交流 揭示规律 4.运用规律 解决问题 5.提炼方法 反思小结 (一).创设情形 激发求知1、投掷一枚相同的硬币5次,每次正面向上的概率为0.5。2、某同学玩射击气球游戏,每次射击击破气球的概率为0.7,现有气球10个。3、某篮球队员罚球命中率为0.8,罚球6次。问题1、上面这些试验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包含了n个相同的试验。每次试验相互独立。每次试验只有两种可能的结果:成功或失败。每次显现成功的概率p相同,失败的概率也相同,为1-p。试验成功或失败能够

5、计数,即试验结果对应于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我们把如此的试验叫做n重伯努利试验1、定义n重伯努利试验:一样的,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做的n次试验称为n次独立重复试验.强调:独立重复试验,是在相同条件下各次之间相互独立地进行的一种试验; 每次试验只有成功或失败两种可能结果。每次试验成功的概率都p ,失败的概率为1-p.(二)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思考:下面三个随机试验是否为n重伯努利试验?如果是,那么其中的伯努利试验是什么?对于每个试验,定义“成功”的事件为A,那么A的概率是多大?重复试验的次数是多少?各次试验是否相互独立?关注的随机变量是什么?(1)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次,其中恰好有4次正面朝上的概

6、率是多少?(2)某妇产医院一天共出生了8个婴儿,其中恰有4个男婴的概率是多少?(3)袋子中有4个红球,6个白球,从中不放回地抽取4个球,其中有2个红球的概率是多少?编号博努利试验事件AP(A)重复试验次数n各次试验是否独立关注的随机变量X(1)(2)(3)(三) 信息交流 揭示规律探究:某飞碟运动员每次射击中靶的概率为0.8,连续射击3次,设中靶次数为X,完成下列问题:(1) 共有多少种结果? (2)列出X的分布列(3)如果连续射击4次,中靶次数X=2的概率是多少? (4)如果连续射击n次,列出中靶次数X的分布列3.二项分布的定义:_记法:_结论:(对比二项式定理):_2.二项分布模型的构建这

7、一过程师生共同完成: 假设一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那么在n重伯努利试验,事件A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为. 以事件A发生的次数X为随机变量,那么X的分布列为:nk10px其中的 是二项式 展开式中的通项,故称X服从二项分布。记为 ,其中 n,p 为参数, n表示重复的次数,p指一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 (四). 运用规律 解决问题1强调二项分布模型的应用范畴:n重伯努利试验。(前深化认识) (2)运用类比法对学生容易混淆的地点,加以比较。 (3)创设条件、保证充分的练习。设置基础训练、能力训练、实践创新三个层次的训题,即模型的直截了当应用、变形应用和实际应用来突破难点,揭示重点。对实际应

8、用题师生要共同分析讨论,从咨询题中如何抽象出二项分布模型,要反复引导,循序渐进,加以巩固. 例题:典例分析:例1, 将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重复抛掷10次,求:(1) 恰好出现5次正面朝上的概率;(2) 正面朝上出现的频率在0.4, 0.6内的概率。. 设计意图:基础训练是所学知识的直截了当应用,意在使学生明白得二项分布其中每个参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把握其特点,加深认识。能抽象出比较明显的二项分布模型.由学生口答完成.例2:如图是一块高尔顿板的示意图,在一块木钉上钉着若干排相互平行但互相错开的圆柱形小木钉,小木钉之间留有适当的空隙作为通道,前面挡有一块玻璃。将小球从顶端放入,小球下落的过程中,每次

9、碰到小木钉后都等可能地向左或向右落下,最后落入底部的格子中,格子从左到右分别编号为0,1,2,10,用X表示小球最后落入格子的号码,求X的分布列。(五) 提炼方法 反思小结 本节课我们从实际动身,构建了二项分布这一重要的概率模型,又应用这一模型,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n重伯努利试验问题.应用如下:1.假设一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 2.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次数为X,那么 3.事件A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为: 五 、板书设计: 课题:n重伯努利试验与二项分布1. 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做的n次试验称为n重伯努利试验2. 2.假设一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那么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

10、中,事件A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为. 3.以事件A发生的次数X为随机变量,那么X服从二项分布.学生演板例题解答过程教学反思:1:新课引入局部对学情了解不够,未能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我预先设计从三个实验入手,进而让学生发现共同特点,引出n重伯努利试验的定义,归纳总结出n重伯努利试验的特征,实施过程中感觉学生很难发现这几个试验的共同特点,也就谈不上归纳总结出n重伯努利试验的特征了,导致课堂有点进展缓慢。2;我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摸索、探究、发觉、想象、创新的时刻和空间。3:另一方面,从学生的认知结构,预备知识的把握情形下本节课要紧采取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即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观看发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由专门到一样、由感性到理性主动建构新知识。启发引导学生积极的思维,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调控,关心学生优化思维过程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