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355864169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年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3年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3年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3年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2023届中考考前抢分练习卷语文注意事项:1满分12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共4分)一本本或厚实或精短的文学名著,犹如一颗颗散发着熠熠光彩的明星,lio逗着一颗颗热爱阅读的心。那么,我们该怎样去阅读文学名著呢?不忌讳自己的知识短板,要用严谨的态度去开拓新知;不热衷于猎奇,要体会名著所体现的伟大思想和炽热情感;不为阅读中一时产生的wng然而耿耿于怀,要暂时放下,耐心领会名著的旨要。(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sn zhBsn zhCsn chDsn ch(2)根据语境,

2、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2分)lio( )逗wng( )然2古诗默写。(8分)在灿如星辰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经典佳作映射出哲理的光芒。行舟江上,王湾用“ ,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道出了事物推陈出新的道理;兵败被俘,文天祥用“ ? ”(过零丁洋)告诉世人,人难免一死,为祖国而死将永垂青史;思念亲人,苏轼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水调歌头)道出了世上难有十全十美之事的哲理;登高望远,王安石用“ , ”(登飞来峰)告诉我们,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友人别离,王勃用“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告诉我们,真挚的友情是不会被时空阻隔的。3名著阅读。(4分)请你

3、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答。(1)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在修行路上途经过许多山。请仿照示例,从下面三个选项中任选两座山,结合相关故事情节,概括在这两座山上发生的事,并说说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五行山 火焰山 灵山示例:花果山。花果山是孙悟空的出生地,生活舒适的他不满足于现状,于是出海拜师学艺,终于在菩提祖师的教导下练就了一身本领。启示:走出舒适圈,人生才有意义。(2)宋江的形象特点可以用“忠”“孝”“义”“智”四字来概括。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忠”“义”两字在宋江身上是如何体现的。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随着白鹤滩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日前正式投产发电,金

4、沙江下游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4座“巨无霸”水电站与三峡、葛洲坝水电站实现联合调度,_。_,_,_,用源源不断的“绿电”助力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每年节约标准煤约904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4840万吨6座巨型电站总装机容量达7169.5万千瓦有效缓解了我国华中、华东地区及川滇粤等省份用电紧张的局面这标志着一条跨越1800多公里的绿色能源长龙已形成ABCD5班级开展“自强不息”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完成任务。(共9分)【材料一】“自强不息”一词出自周易,原文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世也应该遵循天道,刚毅坚韧,持之以恒,努

5、力奋进。【材料二】因为儿时的一场疾病,湖南90后女孩江梦南患上了极重度神经性耳聋。但是她没有向命运妥协,而是克服种种困难,最终考取了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坚强少女自强不息的励志故事,感动了无数人,她也因此入选了“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1)阅读材料一,从下面三位历史人物中任选一位,说说自强不息精神在他身上是如何体现的。(3分)李白 范仲淹 司马迁(2)仿照示例,写出下表中诗文名句所揭示的自强不息精神的具体内涵。(2分)诗文名句具体内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示例:不畏艰难,求索不止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_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

6、子)_(3)假如江梦南来到了你们学校,九年级(1)班邀请她做了一次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演讲,请你以班长的身份写出听完演讲后想对她说的话。(4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共16分)八里坡到八里坡跟前的时候,雪下得更大了,呼啸的寒风吹得雪花漫天翻卷,山子使尽全身的劲自行车也前进不了,他只好跳下车推着走。眼前这面远近闻名的大坡,当地人叫其八里坡,实际上这山坡又高又陡,弯道还不少,远远不止八里。这面坡一边紧靠山岭,一边则是条大沟,虽然路边有灌木,灌木下面的沟却深不见底。这面山坡下面是陈家沟,山坡上面是郑家坪,都是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子,石山子每次投递邮件都必须经过这里

7、。这时候,山子还在推着自行车吃力地往山上走,他担心走沟边会滑到深沟里去,忘记了靠山岭一边却有一条排水渠。下了好长时间的雪,雪早已把排水沟覆盖得看不出轮廓了。山子只顾着把自行车往上推,没想到脚下一滑,连人带车倒在了排水渠里。他吃力地爬起来,扶起了自行车,又去捡雪窝里的邮包。还好,邮包里的信件、报纸一件也没少。这一跌提醒了山子,他意识到雪天上山爬坡,只能走路的正中间。选准了路径,脚下也有了劲儿,他感觉头上的汗已经流到了鼻子尖上,身上也热得不行,估计贴身的衬衣已经湿透了,他想脱去棉袄,又怕忍受不了呼啸山风的寒冷,只好忍着外寒内热的折磨。也许是下雪的原因,山路上一个人影也没有,平时常见的小松鼠也躲得没

8、了影子。空旷的山野里只有雪花在飘,山风在吹。山子忽然觉得孤独,想唱几句歌子给自己助威壮胆,可是一张口寒风裹着雪花就进了嘴里,刺得嗓子不由得咳嗽了起来,他马上打消唱歌的念头,憋足劲向前走去。过了一会儿,视线的尽头有了树的影子,山子知道那是坡顶上的大槐树,那地方就是郑家坪村。到了那里,他就可以歇口气,喝口水了。村口有一座小院子,院门紧关着。山子停放好自行车,拍了拍身上的积雪,才去拍院门。“来了,来了。”随着应声,一个中年妇女打开了门。山子叫了一声“婶”,转身去邮包里拿报纸。女人看了看山子,脸上就堆满了笑:“我就说谁呢,是山子呀!这么大的风雪,你还送信呀?这娃娃,快快快,快进屋,刚才他大还念叨你呢,

9、说你肯定得来,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说完,就冲屋里面喊道:“他大,快,山子来了”“吱扭”一声响,屋里走出个披棉袄的小个儿男人来。这男人叫郑石头,是郑家坪村的支部书记兼村主任。郑石头接过山子手中的报纸,拉着山子就往屋里走,“我就知道是你,天下刀子都挡不住你送信的路!来来来,先喝口热水,暖暖身子。”山子接过水说:“上了个八里坡还真渴了。”郑石头把山子从头到脚看了一遍,问:“这么大的雪,就你敢出门,没摔跤吧?”山子摇了摇头,没说话。郑石头说:“刚才我和娃他妈还说呢,这风雪天没事干,把人心烦的,你来了,好,这些报纸够我看一阵子了。”说着就打开了报纸。山子说:“你爱学习,我们所主任都知道,还叫我向你

10、学习呢。”郑石头说:“我们俩是同学,和尿泥长大的,那家伙爱开我的玩笑。”说着又“呃”一声:“这儿咋夹着一封信呢?”山子急忙放下水杯走到郑石头跟前:“我看看,我看看,不可能吧?”郑石头拿着信摇了摇说:“你看,你看,这是陈家沟陈吉成的信,咋夹到我们村报纸里了?”山子的脸“刷”地一下红了。他忙说:“是我马虎大意,这”郑石头果断地说:“这有啥呢?雪停了,我把信给他送下去,没事!喝水,说咱的话。”山子犹豫了一下,抬起头说:“不行,现在就得送,万一这信里有急事情咋办?”一直没说话的郑石头女人忽然插嘴道:“能有个啥事情,这陈吉成我认识,是个退休教师。他大娃子在城里干事呢,要有急事人家娃早就回来了。”郑石头两

11、口子说得有些道理,但山子还是不放心,于是拿过郑石头手中的信,往怀里一揣,转身就往屋外走。郑石头转身挡住了山子:“眼看天就黑了,雪又下得这么大,你还回不回你们邮电所了?”山子很认真地对郑石头说:“村主任,我知道你对我好,但是,这信是我漏投了的,出了问题我要负责任!不行,今天必须把信送到陈吉成手中!”郑石头觉得山子说得有理,转身对女人说:“看有啥吃的?给山子拿上,估计这娃早饿了。”郑石头女人从厨房里拿出两块刚蒸熟的红薯来。山子推让了一会儿,拿着一块红薯出了门。郑石头看着山子的背影对女人说:“这娃娃呀,有出息!”山子拿着红薯,一边吃一边走,刚走到大槐树下,脚下一滑就摔了个屁股蹲儿,没吃完的半块红薯也

12、不见了,他苦笑了一下站了起来,重新系了一下围巾,正了正棉帽子,又一次摸了摸口袋里的信,猫下腰向前走去了。他知道,往坡下走还会摔跤,但是他心里有准备,滑就滑吧,反正距离目的地只会越来越近,你看,陈家沟不就在坡下面吗?风还在吹,雪还在下,天色也渐渐暗了,苍莽的山道上,山子的身影越来越小。(选自西安晚报2023年2月13日,有删改)6从郑石头夫妇和山子的对话可以看出他们在看到冒雪送信的山子时是怎样的反应?为什么有这样的反应?(3分)7文章多次写到风雪,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8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4分)(1)山子摇了摇头,没说话。(明明路上摔了一跤,山子为什么摇头否认)(2分)

13、(2)山子的脸“刷”地一下红了。(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9本文讲述的是小人物的故事。小人物是语文教材人物形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人物虽然平凡,但身上常常闪现着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请结合相关课文的内容简述你的理解。(5分)(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1012题。(共11分)【文本一】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你们在信中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提出殷切期望,并向全国广大青年致

14、以节日的祝贺。广大青年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鼓足精气神,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在“自找苦吃”中实现火热梦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在“自找苦吃”中磨砺意志。人生只有一次青春,青春就该用来奋斗。无数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的知青经历就是一段在困难中磨砺意志的佳话。在黄土高原深处的梁家河,知青习近平什么活儿都干,什么苦都吃,是乡亲们眼中“吃苦耐劳的好后生”。“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习近平

15、总书记表示,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经历对他的锻炼很大。在“自找苦吃”中增长才干。“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人生的黄金时期在青年,要摒弃任何贪图享乐、坐享其成的心理,抛开任何不思进取、不劳而获的心态,主动到艰苦的环境中,到群众身边,到生产一线去经历风雨,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把课堂和实验室搬到乡野,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航空工业沈飞某型舰载机研制罗阳青年突击队扎根航空装备研制一线,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拼搏奉献“禾苗在地里墩一墩,才能吃土更深、扎根更实。”到艰苦的地方锻炼、在吃劲的岗位上磨砺,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多捧几次“烫手山芋”,可以更好地练就有担当有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在“自找苦吃”中建功立业。任何美好的理想,都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