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2023年8月课程考试《国际法》作业考核试题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355614327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师范大学2023年8月课程考试《国际法》作业考核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师范大学2023年8月课程考试《国际法》作业考核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师范大学2023年8月课程考试《国际法》作业考核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法期末考试(A卷)答题纸国际法期末考试A卷注意: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否则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务必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共10分)1.(B )国际法学界公认的首先使用“国际法”名称的学者。 A、格劳秀斯 B、边沁 C、奥斯汀 D、黑格尔2. 甲、乙、丙三国订有贸易条约。后甲、乙两国又达成了新的贸易条约,其中许多规定与三国前面所订条约有冲突。新条约中规定,旧条约被新条约取代。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缔约国。根据条约法,下列选项中(B )是错误的。 A、旧条约尚未失效 B、新条约须经丙国承认方能生效 C、新条约不能完全取代旧条约 D、丙国与甲、乙两国之间仍适用旧条约3.实在法学派

2、认为国际法效力的根据是(B )。 A、自然法 B、国家的共同意志 C、法律良知 D、国家的基本权利4.以下行为中违反国家主权平等原则的是(B )。 A、甲国与乙国签订睦邻友好条约,包含有甲国无偿援助乙国的条款B、丁国外交部公布的世界地图将甲国所属的某岛屿标识为乙国岛屿C、甲国拒绝丙国在其国内修建军事基地 D、乙国加入某国际组织后,因缺乏人员和资金无法参加国际组织的活动 5.甲国人艾某在甲国打工时因不满雇主詹某,炸毁了詹某的厂房和住所,逃至乙国。艾某的行为根据甲国刑法,有可能被判处死刑。甲乙两国之间没有任何涉及刑事司法协助方面的双边或多边条约。根据国际法,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B )。 A、如甲国

3、向乙国提出引渡请求,则乙国有义务将艾某引渡给甲国B、乙国可以既不对艾某进行庇护,也不将其引渡给甲国C、如艾某向乙国提出庇护请求,则乙国有义务对艾某进行庇护D、甲国可以在乙国法院对艾某提起刑事诉讼 6.专属经济区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B )。 A、不超过176海里 B、不超过200海里 C、不超过188海里 D、不超过350海里7.国际法上第一个全面禁止战争的国际文件是( )。 A、联合国宪章 B、巴黎非战公约注意: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否则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10BBBBBBABA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2345ABCABCABCDABCD

4、ACD678910BCBCABCDCDABCD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领海领海(英文:territorial sea 或 territorial waters)沿海国主权管辖下与其海岸或内水相邻的一定宽度的海域,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领海的上空、海床和底土,均属沿海国主权管辖。2.外交保护权 外交保护,是指一国针对其国民因另一国的国际不法行为而受到损害,以国家名义为该国民采取的外交行动或其他和平解决手段。一般来说,外交保护泛指一国通过外交途径对在国外的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进行的保护。3.条约的保留条约的保留是指“一国于签署、批准、接受、赞同或加入条约时所作之片面声明,不论措辞或名称

5、为何,其目的在于摒除或更改条约中若干规定对该国使用之时之法律效果”。 4.国际强行法 国际强行法(英文名:Jus Cogens)是国际法上一系列具有法律拘束力的特殊原则和规范的总称,这类原则和规范由国际社会成员作为整体通过条约或习惯,以明示或默示的方式接受并承认为具有绝对强制性,且非同等强行性质之国际法规则不得予以更改,任何条约或行为(包括作为与不作为)如与之相抵触,归于无效。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1.简述领土先占与时效制度的区别。答:领土先占与时效制度的最大的区别就是先占取得的是无主的财产;时效取得的是原来属于别人的财产。另外,取得的财产类型、取得方式、意思表示、期限要求等也有

6、所不同。 领土先占,亦称占领,是指国家通过对无主土地的占有而取得对该土地的主权的行为。 先占制度是最为古老的取得财产的“自然方式”之一,早在罗马法中已成为一项被罗马法学家深信不疑的原则。先占是指以所有的意思,先于他人占有无主的动产,而取得其所有权的法律事实。 在民法上的原意,指的是对无主物的最先占有者可以取得该物的所有权。国内来说,不承认先占制度,无主物、遗失物、遗忘物不能属于拾得人(无主归公)。在国际法上,一般指的是国家可以占取无主地,取得对无主地的所有权。而所谓“无主地”,是指当时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土地。先占是一个国家有意识地取得当时不在任何其他国家主权之下的土地的主权的一种占取行为,是一种

7、领土的取得方式。 时效制度,是指关于时效的构成、效力及其限制条件的法律制度。民法上的时效制度源自古代罗马法。公元前 450 年的十二铜表法中即已有关于取得时效的规定,消灭时效制度则确立于罗马大法官法时期,至东罗马帝国时得到扩展。近代大陆法各国的民法典均承袭、确认了时效制度;但在立法体例上,各国法的规定有所不同。 这是保障行政效率,增强行政行为的可预期性,防止行政许可机关以拖延时日的方式侵害相对一方当事人利益的根本制度。时效制度包含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行政主体在法定期限内如不行使职权,在法定期限届满后不得再行使,同时应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二是行政相对人在法定期限内如不行使权利,即丧失了相应的权利,

8、并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五、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请论述条约法公约中规定的条约无效的情形。答:维也纳条约法公约1969 年 5 月 23 日签订于维也纳,于 1980 年 1 月 27 日生效。中国于 1997 年 9 月 3 日交存加入书,于 1997 年 10 月 3 日对中国生效,对公约六十六条持有保留,并宣布台湾 1970 年 4 月 27 日的签署非法、无效。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五编 条约之失效、终止及停止施行。 根据条约法公约的规定,如果一项条约存在以下情况即为无效:明显违反国内法关于缔约权限的规定;当事国意思表示不真实;与一般的国际强行法相抵触。其中,一方使用强制手段迫使

9、另一方订立条约的行为,包括对一方谈判代表实施的强迫与对国家和其他国际法主体的强迫,因违反当事方的真实意思而导致条约无效。 条约的无效,是指条约因不符合国际法所规定的条约成立的实质要件而无法律效力。 (1)条约无效的理由 1 违反国内法关于缔约权限的规定; 2 违反自由同意:错误、诈欺、贿赂、强迫; 3 条约的内容违反国际法强行规则。 (2)条约无效的后果 条约无效可分为绝对无效和相对无效;绝对无效条约不可能通过受害国嗣后的明示或默示的同意而得到补救使其成为有效的条约;对于相对无效条约,可以通过受害国嗣后的明示或默示的同意而得到补救,使其成为有效的条约。 原则上,条约的无效应当是自始无效,而不是

10、从援引或确定无效之日起无效。2.请论述国际法院的管辖权。答:国际法院的职权有诉讼管辖权和咨询管辖权。 (1)诉讼管辖权 只有国家才可以是向法院提交案件的当事方,任何国际组织、个人(自然人和法人)和团体、地方政府及非主权的政治实体,均不能成为法院的诉讼当事方。可以在法院进行诉讼的当事国包括: 联合国会员国即法院规约的当然当事国; 非联合国会员国但依宪章第 93 条之规定而成为规约当事国者; 既非联合国会员国亦非规约当事国,但依规约第 35 条第 2 款之规定而成为诉讼当事国。 法院受理案件的类型,参见课本内容。 由于当事国可以任意选择是否发表这样的声明、在何时以及何种条件下发表这样的声明,也就是

11、说这类管辖是当事国自愿承担的,所以它是“任意的”;同时,一旦当事国发表了这样的声明,在该声明的范围内,就使法院具有了强制管辖权,所以它又是“强制的”。故它被称为“任意强制管辖”,该条款亦被称为“任择条款”。目前,约有五、六十个国家声明接受这种管辖但其中多附有保留。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声明接受该任择条款。 (2)咨询管辖权 只有联合国大会、安理会以及由联合国大会授权的联合国其他机关或专门机构才能请求法院提供咨询意见,各会员国无权请求亦无权反对法院发表咨询意见,仅有对于咨询问题能供给情报的国家有权国际法期末考试A卷注意: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否则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务必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共

12、10分)1.( )国际法学界公认的首先使用“国际法”名称的学者。 A、格劳秀斯 B、边沁 C、奥斯汀 D、黑格尔2. 甲、乙、丙三国订有贸易条约。后甲、乙两国又达成了新的贸易条约,其中许多规定与三国前面所订条约有冲突。新条约中规定,旧条约被新条约取代。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缔约国。根据条约法,下列选项中( )是错误的。 A、旧条约尚未失效 B、新条约须经丙国承认方能生效 C、新条约不能完全取代旧条约 D、丙国与甲、乙两国之间仍适用旧条约3.实在法学派认为国际法效力的根据是( )。 A、自然法 B、国家的共同意志 C、法律良知 D、国家的基本权利4.以下行为中违反国家主权平等原则的是(

13、 )。 A、甲国与乙国签订睦邻友好条约,包含有甲国无偿援助乙国的条款B、丁国外交部公布的世界地图将甲国所属的某岛屿标识为乙国岛屿C、甲国拒绝丙国在其国内修建军事基地 D、乙国加入某国际组织后,因缺乏人员和资金无法参加国际组织的活动 5.甲国人艾某在甲国打工时因不满雇主詹某,炸毁了詹某的厂房和住所,逃至乙国。艾某的行为根据甲国刑法,有可能被判处死刑。甲乙两国之间没有任何涉及刑事司法协助方面的双边或多边条约。根据国际法,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如甲国向乙国提出引渡请求,则乙国有义务将艾某引渡给甲国B、乙国可以既不对艾某进行庇护,也不将其引渡给甲国C、如艾某向乙国提出庇护请求,则乙国有义务对

14、艾某进行庇护D、甲国可以在乙国法院对艾某提起刑事诉讼 6.专属经济区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 )。 A、不超过176海里 B、不超过200海里 C、不超过188海里 D、不超过350海里7.国际法上第一个全面禁止战争的国际文件是( )。 A、联合国宪章 B、巴黎非战公约 C、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宪章 D、海牙第四公约8.一般情况下,在公海上航行的船舶只受()的法律管辖。 A、沿海国 B、船旗国 C、船舶目的港国 D、船长国籍国9.在我国,决定批准与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的是( )。 A、国家主席 B、全国人大常委 C、国务院 D、外交部10.国际法院审理特定案件时,除了法院自身的法官出庭外,还可能有当事国的法官出庭,该法官被称为( )。 A、临时法官 B、专案法官 C、聘任法官 D、候补法官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务必写在答题纸上,每题2分,共20分)1. 1944年芝加哥公约将航空器分为民用航空器和国家航空器。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民用航空器因而不适用该公约。 A、英国在利比亚执行轰炸任务的飞机 B、意大利在地中海沿岸缉拿走私的飞机 C、法国在巴黎市区上空巡逻执行保护公共安全的直升机 D、美国飞往中国的固定商业航班2.根据国际法与我国国内法,当发生我国缔结且未作保留的条约条款与我国相关国内法规定不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