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355607593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8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年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年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0二二二0二三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反馈九年级历史(23年6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哪一选项的内容可以用来表述商鞅变法与秦始皇统一中国之间的关系:( )A.奠定了基础B.延缓了统一的脚步C.引发了统一战争D.促成了大一统局面2.御史大夫和刺史的职责是:( )A掌管行政B.执行监察C.负责军事D.管辖郡县3.汉书中记载:“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强而合从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范,实分其国,必精自削弱矣。于是,上从其计。”材料中“上从其计”的“上”指的是:( )A.秦孝公B.秦始皇C.汉武帝D.汉文帝4.新

2、疆奇台石城子遗址,是目前新疆地区发掘的文化特征鲜明的汉代城址,也是迄今新疆发掘的面积最大的汉代军事要塞,是研究汉代管理西域的实证,汉朝对西域采取的管理措施是:( )A.联合大月氏B.修建长城C.派张骞出使西域D.设立西域都护5.隋朝因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大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制而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也因隋场帝的暴政导致短暂而亡令人叹惋。上述内容体现了隋朝的特点是:( )A.繁荣与开放B.开明与民主C.繁华与吕盛D.繁盛与短命6.“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唐太宗时期因顺民心而出现的清明统治是:( )A开皇之治B.贞观遗风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7.“如果从中外对比的角度

3、看,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和同时代任何国家相比,都更具有平民性。”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平民性”可以从下列哪一制度中得到鲜明的体现:( )A.中央集权制B.郡县制C.科举制D.三省六部制8.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评价:“窦娥冤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这部大悲剧的作者是:( )A.马致远B.李清照C.王实甫D.关汉卿9.历史学家陈旭麓曾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中国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这阵新的“波潮”指的是:( )A.自强求富B.变法图强C.民主科学D.抗日救国10.左图漫画中孙中山挥动巨斧砍倒了一棵大树,其中对“巨斧”和“大

4、树”解读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清朝统治B.戊戌变法慈禧太后C.辛亥革命封建帝制D.辛亥革命封建制度11.古田会议确立的建党建军原则是:( )A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B.枪杆子里面出政权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D.思想建党、政治建军12.抗日名将续范亭说:“其估价不仅在于双方死亡的惨重,而在于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我们的士气使日寇不敢如以前那样长驱直入。”他评价的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B.百团大战C.淞沪会战D.台儿庄大捷13.毛泽东曾评价:“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对上述评价的理解正确的是:( )A.建立了第一

5、个革命根据地B.坚定了革命信念,传播了革命思想,播撒了革命种子C.彻底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派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4.鞍钢是我们家乡的标志,也是我们家乡的骄傲。鞍钢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于:( )A.抗日战争期间B.新中国成立前C.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D.改革开放后15.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 )A.中共七大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七大16.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回忆录中提到:“我们本不想让香港回归中国,但是后来达不到这样一个目的。为什么?因为我们和中国之间的力量太悬殊了。”据此可知,中国能收回香港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综合国

6、力增强B.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C.中英双方谈判努力D.中国人民渴望统一17.1955年美国国务院的情报机构不得不承认:“共产党中国在该会议上留下的普遍的、有益的印象,得归之于周恩来精湛的外交艺术,”周恩来“精湛的外交艺术”指的是:(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求同存异的方针D.代表中国与尼克松总统发表中美联合公报18.14世纪开始,欧洲先后开始冲破神权和王权枷锁的束缚。最早冲破这两种枷锁的国家是:( )A.葡萄牙和西班牙B.意大利和葡萄牙C.英国和法国D.意大利和英国19.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使人类进入:( )A蒸气时代B.蒸汽时代C.电气时代D.电汽时代20.“到1860

7、年前后,美国南方的制度与新大陆人人平等的立国理念格格不入,而且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制约了国家工业化的进程。”美国人人平等的立国理念最早体现在:( )A.独立宣言B.1787年美国宪法C.宅地法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21.下图是英国就业人口结构的变化示意图,直接导致图片中人口比例状况的原因是:( )A.进行三角贸易B.君主立宪制的确立C.成为日不落帝国D.两次工业革命的推进22.有学者这样评价日本的明治维新:“在某种程度上是从制度、技术、价值等三层次来学习近代文明,试图构建一个以欧洲为模板的近代国家。”其中,从价值上学习西方指的是:( )A.废藩置县B.建立新式军队C.殖产兴业D.提倡文明开化

8、、改造日本教育23.下面俄、美两国颁布的法律的共同作用是:(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法令林肯签署的法令废除农奴制,农民有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权,地主不能买卖和交换农民。从1863年1月1日起,一切被蓄为奴的人应该获得自由,并永享自由。A.改变社会性质B.促进资本主义发展C.维护国家统一D.削弱殖民力量24.“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对罗斯福新政是“政治上的成功”理解正确的是:( )A.经济复苏,人民生活改善B.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大危机C.打击了法西斯势力D.增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25.下列选项中与巴黎和会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A

9、一二九运动B五四运动C.杜鲁门主义出台D.北约建立二.材料解析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1:随着张骞的“凿空”,欧亚各国人民携手开辟了以古长安为起点,经由中亚辐射至欧洲的“丝绸之路”。这条商旅不绝、前后相继的古代经济大动脉,成为当时东西方文明交流融合的纽带和桥梁。材料2:可以说中国“一带一路”的构想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它的最大意义在于它又将地球翻转了过来,我们看到已经沉睡了500年的欧亚大陆,更重要的是,中国又回到了最显眼的地方。材料3:郑和下西洋材料4:新航路开辟(1)材料1中,“张骞凿空”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1回答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2)材料

10、2中称“一带一路”的构想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地理大发现与哪则材料涉及的事件相关?(3)依据材料3回答郑和下西洋的特点,(一条即可,与地图反映的信息无关不得分)(4)材料4中B处是哪一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D航海路线证实了哪一地理学说?(5)从材料1、材料2、材料3涉及的内容中能够看出中国从古至今怎样的外交理念?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1:示意图中的城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出现的红色旅游景点(1)请选择其中一地,说出它成为红色旅游景点的原因。材料2:(2)图1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图2中成就的取得与1978年我党召开的哪一会议有关?国内生产总

11、值的激增证明了邓小平给中国指引的哪一条道路的正确性?材料3:核心人物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中共十九大(3)请根据所学知识填写表格内容。材料4: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赶考路。摘编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材料5: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4)中国共产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是什么?(5)请从材料5中选取一个角

12、度,结合一条史实,谈一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一份优异答卷?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1: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3至4年,将有800万到1000万士兵互相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化。恩格斯(1)最先验证了恩格斯说法的是哪一场世界战争?哪一事件成为这场战争的导火线?材料2:1941年,罗斯福曾说:“你可以把它(二战)比作一场英式足球赛,我们就好像是预备队,闲坐在一旁的长凳上瞧人家的。俄国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在球赛进行到先锋队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参加进去,做最后的一击,以决定全局的胜利。”(2)导致美国“参加进去

13、”的事件对二战有何影响?哪一事件标志中国成为先上场的第一队?反法西斯国家取得全局性胜利主要由于建立了哪一合作组织?材料3:关于国际秩序演变的原因,当前国际政治研究领域存在几种较为普遍的观点;首先是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导致新老强国之间的矛盾激化,最终使国际秩序发生转型;大规模战争也是推动国际体系变迁的重要因素,两次世界大战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国际力量对比,新的国际制度也伴随着战争的结束而出现;除此之外,新兴大国的崛起与传统大国之间的关系,对国际秩序的重新构建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摘编自武岑近代以来国际秩序演变综述(3)根据材料3回答世界秩序演变的原因。材料4:世界格局的演变(4)一战后和二战后形

14、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为什么两个格局都无法长期存在?(5)中国应如何应对世界多极化趋势?20222023下学期铁东区三模历史学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12345678910111213ABCDDCCDCCDAB141516171819202122232425CCACDBADDBDB二.材料解析题(共50分)说明:历史人物人名、事件名称、专有名词写错字扣1分二.材料解析题(共50分)26.(1)张骞通西域(张骞出使西域,2分)意义:这条商旅不绝、前后相继的古代经济大动脉,成为当时东西方文明交流融合的纽带和桥梁。(成为当时东西方文明交流融合的纽带和桥梁,2分)(2)材料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