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355607571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二三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亲爱的同学,伴随着考试的开始,你又走到了一个新的人生驿站。请你在答题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以下说明:1.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2.将姓名、考场号、考号、座号填写在试题和答题卡指定的位置。3.试题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完全按照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答题。4.考试结束,答题卡和试题一并交回。愿你放飞思维,充分发挥,争取交一份圆满答卷。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如表两则资料可用来说明( )地点:云南元谋县出土文物:炭屑和烧骨化石史证价值:元谋人已经知道使用火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出土文

2、物:头盖骨、牙齿化石史证价值:北京人前额低平、眉骨粗大A.元谋人和北京人都会保存火种B.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C.中国是原始人类的唯一起源地D.元谋人和北京人体貌具有相似性2.分封制也称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下列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 )A.“周公立七十一国”B.山东素称“齐鲁大地”D.“封建亲戚,以蕃屏周”C.“良才善用,能者居之”3.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社会变化的是( )A.甲骨文开始用于记事B.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C.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D.诸子百家,思

3、想大争鸣4.“中国”一词在传统中有三种主要涵义;第一是地理意义的中国二是政治意义的中国第三是文化意义的中国在古代,能称为“中国”的政权,就必需占据中原和践行华夏文化,才能真正地成为“中国之主”。下面哪个史实说明这一结论( )A.孙权派卫温到达夷州B.西汉张骞通西域C.唐太宗被北方各族称为“天可汗”D.北魏孝文帝改革5.运用史料,需要秉持多源互证的原则。唐诗“大师慈育契圆空,远迈传灯照海东。度物草筹盈石空,散流佛戒绍遗踪。化毕分身归净国,娑婆谁复为验龙!”可以佐证( )A.玄奘西行天竺B.鉴真东渡日本C.遣唐使来中国D.文成公主入藏6.“这种考试制度十分公正,因此,即使是国家中最贫穷的人,也只能

4、说,如果他命运不济,那是天意如此,他的同胞们并没有设置任何不公正的障碍来阻挠他的提升。”材料赞扬了“这种考试制度”( )A.巧言善辩,登入仕途B.分科考试,以德取才C.品评人才,注重门第D.公平公正,平等竞争7.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可作为其观点依据的有( )蔡伦改进造纸术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红楼梦的问世。A.B.C.D.8.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集聚而多贫”。但在汉以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因素的是( )A.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5、B.北方人的南迁C.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D.经济重心的南移9.中国古代行政改革通过内部体制的调整进行权力的重新配置。如图内容反映出的主要趋势是( )A.实行分权制衡B.监察制度完善C.中央集权加强D.君主专制强化10.下边为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的一些信息,由此推断该事件是( )一、工业文明外力冲击下社会矛盾的产物二、基督教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融合为特点三、以反清革命作为斗争目标A.义和团运动B.辛亥革命C.戊戌变法D.太平天国运动11.如图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几个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段,关于每个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被迫割地、赔款、通商、允许外国设厂B.圆明园被毁、中国北方大片

6、领土被沙俄侵占C.邓世昌殉国、北洋舰队覆灭、日军攻占北京D.义和团被剿、清政府与八国签订辛丑条约12.“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下列最能体现毛泽东“灵活性”的是( )A.发动了武昌起义B.领导了南昌起义C.发动了秋收起义D.建立了井冈山根据地13.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的含义之一(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14.20世纪50年代中期,民族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

7、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他说这句话的时代背景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进行D.“一五计划”的进行15.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性决策B.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确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D.确立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6.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下列“闪耀着智慧

8、”的外交成就按时间先后依次排序正确的是(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A.B.C.D.17.2023年农历出现了“闰二月”现象,闰月是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之间的时间差所采用的方法。而在公历中,为了弥补历法天数与地球实际公转周期的时间差,则采取每四年增加一天,即闰年的办法进行调整。公历中“四年一闰”的规则最早出现在( )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罗马D.古希腊18.某校九年级学生开展“寻迹古代世界文明”活动,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种姓制度,领略万里长城的壮美B.在两河流域驻足,看汉谟拉比石柱,欣赏古巴比伦

9、城遗址C.在黄河南岸观光,了解象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D.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了解楔形文字,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19.下列关于中古世界的亚洲和欧洲历史的叙述,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推动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B.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C.查理曼编纂了查士丁尼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D.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20.如图所示航行路线属于麦哲伦船队的是( )A.A航行路线B.B航行路线C.C航行路线D.D航行路线21.明治初年,“欧美文明冲击着日本休眠状态中的风俗,滔滔而来”,“世道之变,令人又惊又喜”,“学制发布,火车飞驰,不

10、用飞脚也能收到书信”,“旧弊成了最使人难堪的骂人话”。据此可知,当时日本( )A.坚决抵制欧美文明冲击B.社会保守观念已基本消除C.积极推行文明开化政策D.殖产兴业取得显著的成就22.从1933年罗斯福上任到1941年,美国通过并执行的对内对外政策法案共775种,对内政策法案主要包括在金融信贷业、农业、工业、救济工作等方面的整顿措施。这反映了美国( )A.经济开始缓慢复苏B.新政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深远C.就业人数逐步增加D.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扭转经济形势23.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是大国关系的真实写照,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下列哪些国家之间关系

11、的演变印证了上述言论( )美国和苏联美国和日本美国和法国美国和英国A.B.C.D.24.有观点认为:“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世界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B.大国群体体系消除了各国矛盾C.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D.世界政治格局出现新三足鼎立25.新华社报道:“俄乌冲突升级后,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发起制裁,把世界经济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对国际粮食价格、能源价格造成巨大冲击,令全球供应链梗阻越发严重,给艰难复苏中的世界

12、经济设置更多障碍。”据此可知( )A.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依然存在B.冷战思维依然影响着国际安全C.经济全球化受到了冲击和阻碍D.政治多极化趋势在不断加强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26.明朝,_带领军队,在东南沿海扫平为祸多年的倭患,成为民族英雄。1839年,_领导的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27.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被誉为“书圣”,其代表作_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_的画落笔雄健,风格奔放,史称“画圣”,其代表作为送子天王图。28.中国共产党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该阶段第一个理论成果是_,最

13、新理论成果是_。29.瓦特是19世纪中期英国著名的发明家,他最大的功绩是_;马克思最大的功绩是创立了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_。30._年,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的主权。_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8分,共40.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三 随着国门的洞开,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汹涌而来,侵蚀、冲刷、撞击、溃决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堤岸有些中国人走出国门,到海外学习。鸦片战争以后,留学生日渐增多20世纪初,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出现了出国留

14、学生热。1901年的留日学生为280名,1903年就达到1242名,1905年增至8000名。1910年,留美学生达到500多人。摘编自王玉德中华文明史稿(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出发地?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什么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它的设置有什么意义?(2)据材料一、二,指出其反映历史现象的共同之处。结合时代背景,说明二者的共同作用。(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走出国门”的历史启示。32.近代日本两次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如今的中日关系能否正常发展已成为维系东亚、太平洋地区和平与安全的重中之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材料一 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人民日报: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材料二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材料三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悼念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摘编自新华网材料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