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测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355607564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测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吉林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测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吉林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测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吉林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测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吉林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测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测试历史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测试历史试卷(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测试历史试卷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孟子记载:“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这句话在当下被用来形容那些踏踏实实办实事,给百姓排忧解难、不给百姓添堵的好干部。这体现了( )A.孟子的民本和民主思想B.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C.儒家思想崇尚厚德载物D.战国是中华文化奠基时期2、丧服本属于仪礼中的一篇,东晋时成为显学,南迁士族依丧服就可以辨识门第品流和血缘亲疏。他们还对朝廷的礼乐、舆服、仪注等所谓“衣冠文物”极为重视。当时的大诗人孙绰曾说“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这一现象源于( )A.儒学受到佛道挑战B.南北方文化

2、的交流与融合C.门阀士族日益衰落D.东晋维护正统的文化需要3、肯尼亚学者马兹鲁伊提出了非洲“三重遗产”的观点,认为非洲是在本土、伊斯兰和西方三重文化下不断融合形成的,这三者之间既有竞争性,也有互补性。对此观点的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非洲本土文化主要指埃及文化B.伊斯兰文化通过战争征服了整个非洲C.非洲文化具有多样性、复杂性D.非洲社会的矛盾性完全由殖民者造成4、下表为世界不同地区古代文明的重要成果。这表明( )地区成果两河流域城邦治理、泥版文书、法典、学校以及帝国的实践埃及国家治理、象形文字、金字塔、灌溉农业古罗马共和制、拉丁文、大竞技场、罗马法、地中海诸国的一统中国大一统、统一多民族国家

3、的治理、科举制、四大发明A.世界古代文明发展普遍缺乏连续性B.文明优劣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文明的发展以地区间的交流为前提D.不同地区文明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5、据不完全统计,1619世纪,每年平均有5000名欧洲(或北美)白人被劫掠到北非,阿尔及尔、迪黎波里、班加西等城市都有稳定而庞大的白人族群。他们大多数地位比黑奴更低,却为北非国家打造了欧式火药武器库,使劫掠欧洲船只的行为持续不断。这说明( )A.人口流动促进了技术传播B.近代北非文化多元性特征突出C.战争促进了北非文化发展D.欧洲殖民者破坏了非洲的传统6、20世纪70年代末,新加坡发起了全国范围的“文化再生运动”,融合进东方的儒家理念

4、、印度人的气质、马来西亚人的风俗以及西方的理性精神,使得国内各民族的文化传统都能够在新加坡文化中有所体现。此举意在( )A.维系移民社会安定B.抵制外来文化侵袭C.消除不同民族差异D.确立儒家正统地位7、2002年,为了声援拒绝返还帕台农神庙石雕的大英博物馆,欧美18家博物馆馆长联合签署了关于普世性博物馆重要性及价值的宣言,强调无论收藏的文物原属何处,有赖于这些“普世性”博物馆,才得以保存;这些博物馆收藏的世界各地文物,无论其来源是否正当,都是为了服务于全体公民。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善待文物就是善待世界的文化B.欧美霸权逻辑在文化领域的体现C.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D.多元文化之间应

5、相互理解与包容8、有学者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史料大爆炸”,“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巨量史料展现在所有学者面前,不但能轻易查阅,而且能呈现史料之间的脉络关系,以往用100年也做不到的事,现在很短时间就能实现。“史料大爆炸”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B.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C.文化多样性得到维护D.史学理论取得了突破9、据史记和汉书记载,秦人在蜀地南部进入西南地区时,“通五尺道”,并在五尺道上“颇置吏焉”,邛、笮“通为郡县”。五尺道的经略对秦最重要的影响在于( )A.保留了考古遗存利于史学研究B.开通了西南地区的“丝绸之路”C.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开边统辖D.推

6、动了西南民族聚落的发展10、汉代的制度构建不同于西周的“宗统”“君统”不分,也不同秦代灭绝“亲亲”的做法,而是政府试图在承认宗族是社会基本组织结构的基础上,突破血缘关系,将君臣、君民、官民之间的关系描述成父子关系。这表明,汉代( )A.宗族势力的发展壮大B.尊卑秩序得到强化C.儒学理论体系政治化D.社会道德风气改善11、长期以来,我国传统伦理以善事父母为孝;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普遍认为僧侣离亲出家可通过传教修道以荣宗耀祖,还可为祖先祈福,并不违背孝道。这反映出当时( )A.儒学地位日益衰微B.佛教思想广泛流传C.门第观念根深蒂固D.释道融合渐成主流12、南北朝时期,入主中原的五胡视自己为“

7、炎黄子孙”,袭用“中原”即“中国”、“九州”即“中国”的理念,开始自称“中国”,由此出现了少数民族政权从承认东晋“正统”,到纷纷自称“中国”、“中国正统”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统一的民族心理渐趋形成B.中原农耕经济遭到破坏C.中原王朝权威受到挑战D.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13、欧阳修在上奏中告诫宋仁宗:“且武臣掌机密而得军情,不唯于国家不便,亦于其身未必不为害”,故狄青任枢密使仅四年就被罢免,此后武臣在枢密院也几近绝迹。而前线将领皆须听从文官统帅的调遣。这一现象( )A.使中央政权得到了巩固B.导致边患问题严重C.强化崇文抑武治国理念D.吸取了唐朝灭亡的教训14、元代文人为了满足学术和文

8、艺的荣誉感,出现了私设的考试组织,文人中间公推一名德高望重之人担任考官,由他品评各人所写的诗文,文人中出现一股不以学术求仕进的学风。这一现象的出现( )A.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B.缘于政府取士政策的变化C.推动了新儒学体系的形成D.提升了普通民众的文化修养15、宋史记载:“祖宗(指宋太祖赵匡胤)之时,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所以维持军政,万世不易之法。”这一制度的实行意在( )A.整顿军队加强地方军事力量B.澄清吏治削弱宰相行政权力C.分权设职防止武将权力膨胀D.崇文抑武提高文官社会地位16、以诗证史是史学研究的方法之一。表1中宋人诗句与其可以反映出的历史现象对

9、应正确的是诗句( )诗句历史现象A碧豆密争桑荫底,绿荷杂出稻花中土地利用率提高B尽将精好输公赋,次把斗升求市人赋税征收货币化C日薄人家晒蚕子,雨余山客买鱼苗雇佣劳动普遍化D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人身控制的减弱A.AB.BC.CD.D二、材料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先秦时期的有关社会保障方面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礼中记载“大司徒”负责实行荒政和救济孤寡等;“遗人”具体负责日常及灾荒时的救济与施舍;周礼地官司徒中记载了“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弛力十有二曰除盗贼”等荒政措施,还规定了“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州,使之相购(救济)”的救

10、助措施;在为齐宣王解说周文王如何治理国家时,孟子说:“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强调“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墨子主张通过利他和利我从而达到“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世界。(1)根据材料概括先秦时期社会保障思想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说明先秦时期社会保障思想的特点。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世纪的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

11、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摘编自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材料二 16世纪开始的大航海时代,中国与欧洲有了直接的的交往和交流。来华传教士把他们发现的儒家思想文化传播到欧洲。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将孔子与儒家思想理性化和理想化,作为批判基督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论证新文化理想的根据和证明。教士们把西方自然科学中的声、光、电、医学等科

12、学技术介绍到中国。西学东渐填补了许多中国文化中原来没有的元素,并且通过具有先进思想的国人的学习与研究,近代科学在中国逐步传播与发展。中国知识界关于近代科学的分类也渐次趋向专门化,形成比较系统的领域。新式思想和研究方法改变了中国古老的思想文化领域,改造、丰富和发展了中图文化的结构。摘编自周报鹤中西文化交流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阿拉伯文化对近代欧洲的影响。(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西思想文化交流。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对象首先是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1955年,中国艺术团访问了法国、比利时、荷兰、意大利

13、、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同年7月,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华演出。1956年和1958年,中国艺术团曾经两次访问南美洲的智利、乌拉圭、巴西、阿根廷等国。这一段时间的对外文化交流往往扮演了非常重要的开路先锋和外交先行官的角色。摘编自张登德20世纪50年代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材料二 在当今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东亚在世界上崛起,增强了东亚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东亚发展模式的成功,使东亚地区的国家更坚定了对自身文化的信心。这种自信更促进了一种“亚洲意识”的觉醒。1996年首届亚洲儿童权利与传媒会议通过的马尼拉宣言指出,亚太地区的大众传媒应尊重和保护亚洲社会的传统文化,向儿童提供富有亚洲特色的节目。

14、摘编自关世杰试论二十一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世界文化交流的趋势。三、论述题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视角。守正创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文化的发展,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要借鉴、吸收外邦文化,同时保持民族主体性、独立性。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文化,既要慎重总结传统文化,又要虚心学习西方文化,同时更要发挥创造性的思维,在前人已有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摘编自张岱年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根据材料

15、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所示观点的整体或其中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史实正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2、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仪礼为儒家十三经之一,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衣冠文物”泛称某地或某时代的人物事迹与风俗、制度,在古人观念中地位非常重要。据材料“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晋利用礼仪规范来树立自己的正统地位,宣扬政权的合法性,D项正确;东晋时期玄学盛行,所以东晋重视礼仪,不是为了解决佛道对儒学的挑战问题,排除A项;南北方文化交流不是东晋“极为重视礼仪”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东晋时期门阀政治达到巅峰,排除C项。故选:D.3、答案:C解析:4、答案:D解析:5、答案:A解析:6、答案:A解析:7、答案:B解析:8、答案:B解析:9、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修建五尺道后在西南夷地区设置官吏,便于中央对西南夷地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