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355607501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3年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3年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3年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3年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河南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题号一二三四总分(一)(二)(一)(二)分数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给下面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明媚四月,杨柳依依,百花绽放。穿越历史云烟,郑州商代遗址仍巍然矗立,古老的城墙依然在诉说着千年的cng桑故事,厚重的黄土依然覆盖着商都的威严。“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老郑州人眼中,多少年来,这长长的城墙一直横gn在商都繁华地带,早已深深融入这座3600年古都的血

2、脉与魂魄。绽( )放矗( )立cng( )桑横gn( )2古诗文默写。(8分)古代先贤常在诗文中抒发自己的志向与抱负。杜甫推己及人,以“_,_!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广济苍生的博大胸怀;苏轼运用典故,以“会挽雕弓如满月,_,_”(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了杀敌报国之志;范仲淹忧国忧民,以“_,_”(岳阳楼记)抒发了自己治国安邦的远大抱负;龚自珍借物抒情,以“_,_”已亥杂诗(其五)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不忘报国之志。3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1)简爱虽然出身低微、相貌平平,但是她一改传统女性温柔可爱、逆来顺受的形象,因此获得广大读者的喜爱。请根据简爱的性格特征并结合

3、具体事例,分析其获得广大读者喜爱的原因。(2)古希腊有一句名言:“性格即命运。”请从下面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情节分析不同性格对个人命运的影响。A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B祥子(骆驼祥子)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郑州地区以“天地之中”理念的强大文化凝聚力吸引着儒佛道三教的兴起、汇聚和交融。_。_,_,_。_,堪称中华一绝。最有代表性的是现存于少林寺钟楼前的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碑上有赞语称:“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三教合一、三教相互渗透的文物例证在郑州地区比比皆是碑上所刻尊像,从左、中、右三个方向去看,可以分别看成孔子、释迦牟尼、老子的

4、形象此碑构思精妙,有着极强的象征意义和深刻的思想内涵ABCD5在这牡丹盛开的时节,学校决定组织师生到洛阳进行研学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共9分)(1)你搜集到了关于洛阳牡丹文化节的新闻,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20字左右。(2分)花开洛阳,青春登场。2023年4月8日晚,由河南省政府主办,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洛阳市政府共同承办的第4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在牡丹阁隆重开幕。据悉,本届牡丹文化节以“花开洛阳青春登场”为主题,按照“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的理念,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高水平策划并举办“神都奇幻志”全城剧本杀、“隋唐洛阳城国风穿越节”、博物馆奇

5、妙夜等丰富多彩的特色文旅活动,为广大游客特别是青年群体营造全新的旅游消费体验,真正在读懂历史中激发文化自信的深沉力量。(2)在研学过程中,学校组织参观了洛阳唐三彩陶艺博物馆。下面是你了解到的唐三彩传统制作工艺流程图,请你把相关流程转述给你的朋友小轩。(5分)唐三彩传统制作工艺流程图泥料工艺(3)研学旅行时正值洛阳牡丹文化节活动期间,洛阳市内游客很多,到处都很拥挤。小轩觉得洛阳市民应该尽量避免外出,给外地游客省出空间。你认为这样不合适,请你针对他的观点进行反驳。(2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共16分)_父亲看着墙上的中国地图,说咱陕西这块地方像一把钥匙。说完,他

6、下意识地摸了一下裤带,那里系着一串钥匙,能打开一处挂着锁的老房子。这处房子在陕南,藏在一条山沟里。这是父母来武汉的第二天。外面正飘着雪,亮着的电暖器像一盆火。父亲嫌这东西费电,说要是在家里,给火塘加些柴火就能取暖。我明白父亲思乡心切,接着这个话题和他聊了火塘里的茶罐、煨着的酒、埋在火灰里的洋芋。父亲的心思不在这里,他说,这么冷的天,不晓得花脸猫咋样了。这把我的心思一下子扯远了。我在武汉待了十来年,接父母来住过几次,他们总要留一个人在家,照应庄稼,人情礼往,还有花脸猫。这次,他们能一起来,下了很大的决心。得找到接手种地的人,不然地荒着像什么话;打电话告知亲戚,不然客人来了大门锁着像什么话;至于花

7、脸猫,自然也要请人来给猫做饭。我和弟弟妹妹都不想让他们再回老家了,却不敢告诉他们,怕他们觉得被挟持了。可他们来了,我却没有时间陪伴他们。除了周末,家里只有他俩,幸亏还有只叫小朱的狗,给他们添点笑声。晚上,我和父亲照例要喝杯酒,扯些闲话,通常我会说到某个邻居或亲戚到城里之后是如何生活的,比如下棋、看书。说到有一位表爷还去老年大学学书法了,父亲笑笑说,那是没办法的事,城里没有地嘛,手闲着也累。有天晚上,父亲和我谈起了生死,说起了他预备的墓地位置。他说他要是死在城里,一定要把骨灰送回老家,他说他答应过祖母,死后陪在她身边;他说那地方离老屋近,就像换个地方睡觉一样,离老屋近还有个好处,我们想看他了,不

8、用跑路。我想,是不是留他在城里这事儿给他压力了?他们还是孤单。【甲】我每次下班,他们都像五星级酒店的门童,站在门口,眼巴巴地,看样子等了很久。我说,以前每年回去两次,现在天天在一起,怎么还等起来了?母亲说,那样习惯了,现在不一样了,有盼头。周末扶着母亲去不远处的小广场晒太阳,母亲忽然指着一个人说,像咱们村里的一个人。这只是开始,后来每次下楼,她总能看到一个人像我们村里的某个人。有一天,母亲看见一只松狮狗,那只狗怎么看都很忧愁,母亲忽然乐了,说:你看这狗多像某某某!我也笑起来,她说的那个邻居不苟言笑,倒真有几分神似。我笑着笑着,心一紧,原来母亲也在思乡。年关一点一点近了,父母想念起老家的腊月,烧

9、酒的香,熬糖的香,左邻右舍欢快的声音,而这里缺这份热气腾腾。每有亲朋来电问候,父亲总说挺好的,挂了电话会若有所思地叹息一声。有一天,我回来,父亲很开心地说,那位去老年大学学书法的表爷回老家了,不住城里了,说就像一棵玉米种在公园里,怎么看怎么不是一棵庄稼。看来,表爷的话让父亲产生了共鸣,我又忐忑了一会儿。春节前两天,弟弟从南京过来,说起前不久去广州出差看望一位老邻人的事情,说那位邻人拉着他的手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弟弟说,一个老头子怎么会那样哭?父亲说,年轻人不知道乡情,古人把“他乡遇故知”跟“金榜题名时”列入人生四大喜事,那可不是胡扯的。正月初五,弟弟接父母去了南京。三月初,父母坚持要回老家,

10、弟弟问我怎么办。我说,送他们回吧,城里留不住。弟弟说,【乙】父亲打开老家的门时,猫突然扑了出来,像个委屈的孩子,二老差点哭了。我不再打让父母住在城里的主意了,对孩子,散养比圈养好,对老人也一样,这也许是父母想让我们明白的。有许多福的确是福,但他们消受不起,他们那点福在村庄,如父亲拟的一副对联:粗茶淡饭布衣裳,这点福没关系;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些事对不起。这样想时,我给这副对联补了个横批:晚安晚年。6文章是通过哪些事来写父母思乡心切的?请简要概括。(4分)7文中两次提到“表爷”,有什么作用?(4分)8本文的语言生动细腻,饱含深情。请分别给甲、乙两处画线句做批注。(4分)【甲】我每次下班,他们都像五

11、星级酒店的门童,站在门口,眼巴巴地,看样子等了很久。【乙】父亲打开老家的门时,猫突然扑了出来,像个委屈的孩子,二老差点哭了。9你认为下面两个备选标题哪一个更适合作为本文的标题?请简述理由。(4分)一棵玉米种在公园里,怎么看都不是庄稼晚安,晚年(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1012题。(共11分)【文本一】为什么劝君多读文学书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消息传来,媒体很是热闹了一阵子,“莫言”成了当时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作家本人为此说了一句很大气的话:“莫言热不如文学热。”莫言为文学呼吁,实在是有感而发。三国时期文学家曹丕认为:“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12、”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历朝历代把包括文学创作在内的著书立说当作“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文学书被不少媒体称为休闲书。其实休闲书是相对于实用书而言的,休闲的文学何尝没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文学书可以是闲书,然而闲书不闲。作家白先勇认为:“文学最能够投射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是非常重要的情感教育。”如果没有文学的教育,人类还处于野蛮的时代。“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典故就是明证。吕蒙最初乃一介武夫,将孙权“劝学”记在心上,发奋读书,变得谈吐儒雅,前后大不一样。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作家梁晓声也有过一个观点:“一个人在文艺鉴赏方面的能力,常常决定着一个人的综

13、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这年头不是到处都在呼吁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吗?按照梁晓声的说法,恐怕文学书不仅不闲,实际上是成才必读之书。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文学书并不是被轻慢的闲书,而是具有重要社会作用的。论语阳货篇讲“诗可以兴,可以观”。孔子这话讲的就是诗歌可以起到鼓舞人民、教育人民的作用。汉书艺文志强调“诗言志”,是讲文学作品最能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人民心声、寄托美好理想。言志的文学岂可等闲视之!更不用说文学作品往往少陈词滥调、恶八股教条、多创新之举。多读文学书,就可以多接触灵动优美的文学叙述,多呼吸新鲜活泼的文学气息,何乐而不为!就算文学书是闲书,却也是必读的闲书。对于“闲暇”,胡适曾讲过:

14、“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需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如今我们的闲暇时间正逐渐多起来,有人做了计算,上班族一年双休日带节假日大约可休息123天。倘若国人的闲暇时间大都用于吃喝玩乐,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素质将何其堪忧!如果能闲暇读闲书,闲书多读文学书,情形是不是要好得多?著名作家余秋雨说过:“从根本上说,文学首先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素质。”是的,很多人读文学书不是为了一种职业,因为这是闲书。对很多人来说,闲书虽然是用来休闲的,可休闲的结果却是一种良好素质的养成和提高,这对于一个人是多么有益的事情;而对于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更是“经国之大业”。因此,劝君多读文学书。(选自学习强国,作者:聂

15、震宁。有删改)【文本二】善读者,首先要有明确的读书目标。普通读者与学者不同,不是为了研究和求证而读,读书就是为了学以致用。如果读书无益于做人行事,与不读无异。因此,我们在读书时要设定明确的读书目标,不能像“熊瞎子掰苞米”那样,掰一个,丢一个,那是学不到真知的。其次,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好学成习为德。”有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就能做到无处不读、无时不读、无事不读,“坚持数年,必有好处”。再次,要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做到:读与记相结合,“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与思相结合,在深思熟虑上下功夫;读与写相结合,每读必有心得并形成文字;读与做相结合,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节选自学习强国,作者:聂震宁。有删改)10下列对于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本一指出休闲书是相对于实用书而言的,休闲的文学也有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