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355393692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成都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清楚,并用2B铅笔正确地填涂考号。2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的或是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48分)1. 汉武帝时期,朝廷在长安兴办太学,设立教授诗书礼易春秋的五经博士,地方也建立郡国学校,推广儒学。这

2、一做法( )A. 解决了王国问题B. 促进了思想凝聚C. 保障了经济繁荣D. 延续了百家争鸣【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汉武帝时期,朝廷在长安兴办太学,设立教授诗书礼易春秋的五经博士,地方也建立郡国学校,推广儒学。”并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这一做法促进了思想凝聚,B项正确;“推恩令”的实施解决了王国问题,排除A项;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这些措施保障了

3、经济繁荣,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延续了百家争鸣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2. 下图是北魏宣武帝为父亲孝文帝、母亲文昭皇太后祈福而雕刻的浮雕,图中孝文帝及其随从的衣冠器物均有明显的汉族风格。这一风格能够佐证当时( )A. 经济的发展B. 艺术的高超C. 民族的交融D. 军力的强盛【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图中孝文帝及其随从的衣冠器物均有明显的汉族风格。”结合所学可知,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孝文帝改革中改穿汉族服饰等汉化措施,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融,C项正确;风格不能佐证经济发展、军力强盛,排除AD项;服饰的风格看不出艺术高超,排除B项。故选C项。3. 唐朝时,颜真卿以造诣超群的书法

4、艺术闻名天下,他的作品具有“端正劲美,雄浑敦厚”的特点。下列作品能够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颜真卿以造诣超群的书法艺术闻名天下,他的作品具有“端正劲美,雄浑敦厚”的特点,其中以颜氏家庙碑最为著名,D项正确;A项是小篆,排除A项;B项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排除B项;C项是草书,排除C项。故选D项。4. 北宋时,苏轼曾写道:“余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日行千畦(小块土地),较之佝偻(弯腰)而作者,劳佚(逸)相绝矣”。由此可见,“秧马”的使用有利于( )A. 普及小麦种植B. 形成养马习俗C. 增强垦荒能力D. 提高劳动效率【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

5、题干“余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日行千畦(小块土地),较之佝偻(弯腰)而作者,劳佚(逸)相绝矣”可知农夫利用秧马可以“日行千畦”,相比较弯腰劳作来说,秧马提高劳动效率,可以让农夫更加闲逸,D项正确;秧马是宋朝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拔秧工具,提高了劳动效率,与普及小麦种植无关,排除A项;秧马并非真正的马匹,排除B项;题干未涉及秧马有增强垦荒的能力,作为拔秧工具并不能垦荒,排除C项。故选D项。5. 清朝建立后,制定并执行“修其教而不易其俗,齐其政而不易其宜”的民族方针。下列举措中最能体现这一方针的是( )A. 设西域都护府B. 设立军机处C. 实行金瓶掣签D. 设置中书省【答案】C【解析

6、】【详解】根据材料“修其教而不易其俗,齐其政而不易其宜”表明清政府尊重西藏的风俗习惯,结合所学可知,金瓶掣签是藏传佛教最高等的大活佛转世灵童的方式,实行金瓶掣签尊重了西藏选取灵童转世的方式,C项正确;西域都护府是西汉管理西域的机构,排除A项;军机处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排除B项;中书省,中国古代中枢官署之名,封建政权执政中枢部门,不是清朝设置的,排除D项。故选C项。6. 要探究第二次鸦片战争对我国文物的破坏情况,需要重点考察的地点位于下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国、法国两国在美国、俄国支

7、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清帝逃往承德,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并掠夺珠宝、将其焚毁,故文物破坏最严重的地区应是北京,即图中处,D项正确;位于香港地区,位于长江流域,所示地区不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战场,排除ABC项。故选D项。7. 洋务运动期间,四川总督丁宝桢在成都创办了四川机器局。该企业一律不用洋人,由中国的技术人员负责生产和技术工作。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 促进私营企业的发展B.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C. 增强企业发展自主权D. 革新生产组织形式【答案】C【解析】【详解】由题干“该企业一律不用洋人,由中国的技术人员负责生产和技术工作”可知,丁宝桢认为不用洋人就是自强的

8、表现,独立自主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增强企业发展自主权,C项正确;丁宝桢在成都创办了四川机器局,不属于私营企业,排除A项;题干反映这样做的目的是发展企业自主权不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排除B项;题干与革新生产组织形式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8. 下图展现了近代台湾人民反日斗争的历程,这一历程反映出( )A. 台湾军民反殖民统治的决心B. 西方列强“以华制华”的政策C. 台湾是中国反抗侵略的中心D. 台湾军民粉碎了日本侵华野心【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近代台湾人民反日斗争的历程”次数之多,表明台湾人民反抗的坚决性,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西方政策,排除B项;看不出台湾是中国反抗侵略的中心和台湾

9、军民粉碎了日本侵华野心,排除CD项。故选A项。9. 1912年,曾兰女士以“光复神圣之女权”为宗旨,创办了四川第一份妇女报纸女界报(下图)。这说明当时四川( ) A. 近代报刊业已领先全国B. 平等自由思想逐渐传播C. 广大民众读报风尚盛行D. 社会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912年”“光复神圣之女权”可知女界报注重提升女权,结合所学可知1912年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因此在四川地区女性权利上升,说明了平等自由的思想逐渐传播,B项正确;题干并未将四川报刊与全国其他地区报刊对比,排除A项;题干侧重四

10、川地区平等自由思想的传播,未涉及民众读报风尚盛行,排除C项;题干未涉及四川的社会生活水平,排除D项。故选B项。10. 毛泽东曾回忆说:“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他如此青睐新青年,是因为该杂志提倡( )A. 师夷长技B. 变法图强C. 实业救国D. 民主科学【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毛主席在师范学院看和读的都是新青年,结合所学知识,新青年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民主与科学,D项正确;师夷长技是洋务派的思想,变法图强是维新变法派的主张,实业救国是张謇等民族资本主义

11、家的主张,排除ABC项。故选D项。11. 国民革命“打倒列强除军阀”口号,是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的直接传承。它们都坚持( )A. 三民主义B. 君主立宪C. 反帝反封建D. 人民民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打倒列强”“外争主权”都体现了反对帝国主义,“除军阀”“内除国贼”都体现了反对本国封建主义,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C项正确;三民主义是民族、民权、民生,排除A项;君主立宪不是这一时期的目标,排除B项;人民民主通过口号看不出,排除D项。故选C项。12. 1928年春夏,工农红军在井冈山先后制定了“三项纪律”“六项注意”,其中规定“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上门板,捆铺草

12、,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这体现了( )A. 人民军队爱人民B. 革命英雄主义C. 游击战战术灵活D. 军民团结抗战【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可知,题干材料讲述红军部队纪律严明,维护人民利益,A项正确;题干与革命英雄主义无关,排除B项;题干没有体现游击战术,排除C项;军民团结抗战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13.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广大知识青年向往的圣地。曾有学生用“割掉皮肉还有筋,打断骨头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的诗句表达他们“到延

13、安去”的坚定信念。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 )A. 组织了远征军入缅作战B. 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C. 赢得了淞沪会战的胜利D. 已将延安建设成文教中心【答案】B【解析】【详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全国人民向往的革命圣地,他们“到延安去”的坚定信念,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B项正确;题干与远征军入缅作战无关,排除A项;淞沪会战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的抗战,排除C项;已将延安建设成文教中心,表述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14. 1953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经济领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此,我国政府( )A.

14、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B. 推动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协调发展C. 提倡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 鼓励沿海地区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等等,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A项正确;推动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协调发展是第一五年计划中的一部分,内容片面,排除B项;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

15、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城市改革全面展开,主要是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C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不仅需要依赖国内市场,更需要扩大到国际市场。因此,沿海城市需要积极参与国际贸易,促进国际合作,开展国际间的经济交流和技术合作,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5. 邓小平曾经就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科技成就评价道:“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些东西”是指( )A. 载人飞船B. “两弹一星”C. 高速铁路D. 超级计算机【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给出的“六七十年代”和对中国的影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等可知是这些东西是“两弹一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它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