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农村公路管理运营技术规范

上传人:职** 文档编号:355393671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农村公路管理运营技术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农村公路管理运营技术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农村公路管理运营技术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农村公路管理运营技术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农村公路管理运营技术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农村公路管理运营技术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农村公路管理运营技术规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公路管理运营技术规范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管理25 运营3附录 A(规范性)乡级农村公路管理站设置要求5附录 B(规范性)农村公路服务站设置要求6附录 C(规范性)农村客运场站设施设置要求7I农村公路管理运营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农村公路管理运营的术语和定义、管理及运营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农村公路的管理和运营。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589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

2、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 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JT/T 200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T 616乡村公路营运客车结构和性能通用要求JTG B0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DB63/T 1561道路班车客运服务规范DB63/T 2010.2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 第2部分:涉路项目技术要点DB63/T 2010.8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 第8部分:大件运输技术指南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3.1农村公路经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认定的县道、乡道、村道及其所属设施,包括独立的桥梁、隧道。3.2 3.2乡镇运输服务站乡镇(街道)行政区域内建设的集班车客运、公交、旅游集散、物流

3、配送、邮政快递等一种或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运输站场。3.3 3.3乡级农村公路管理站乡镇(街道)行政区域内负责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等工作的机构。3.4 3.4公交化运营服务7通村客运线路发车间隔满足客流需求,停靠站点设置站牌并公布班次信息,线路内统一服务标准、车型配置、外观标志、车内配套设施的通村客运运营模式。3.5 3.5全域公交州、市、县(市、区、行委)行政区域内农村客运全面实现公交化运营服务的模式。4 管理4.1 基本要求4.1.1 将农村公路全面纳入管理范畴。4.1.2 乡级农村公路管理站设置符合附录 A,规范化比例达到 100 %。4.1.3 做好农村公路路产路权维护,保持路域环境整洁

4、。4.1.4 做好农村公路超限运输管理工作。4.1.5 爱路护路工作应纳入“乡规民约”。4.1.6 做好“田路分家、路宅分家”管理工作。4.1.7 定期组织农村公路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4.1.8 农村公路宜采用监控、移动应用管理终端等信息化管理技术。4.1.9 做好农村公路的分级负责、分级考核工作。4.2 路长制4.2.1 应全面落实“路长制”,并共同建立县、乡、村三级路长体系。4.2.2 各级路长应明确负责人、管理范围,并向社会公开。4.3 路产路权4.3.1 农村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的范围,从公路用地外缘起向外的距离:县道不少于 10 m,乡道、村道不少于 5 m。4.3.2 农村公路新增设

5、的平面交叉道口应符合 JTG B01、DB63/T 2010.2 规定,已有的平面交叉道口应加强出入口控制。4.3.3 建立农村公路治超机制,开展农村公路流动治超,乡道、村道出入口应按 JTG B01 规定设置限高限宽设施。4.3.4 农村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其车货总质量,轴载质量,车货总长度、总宽度和总高度等应符合 GB 1589 规定。4.3.5 大件运输应符合 DB63/T 2010.8 规定。载运不可解体物品的超限运输车辆,应取得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许可后,采取有效措施,按指定时间、路线、速度运输。4.4 路域环境4.4.1 无违法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4.4.2 无违法搭接道口和占用挖掘公路

6、。4.4.3 无违法跨越和穿越公路的设施。4.4.4 无占道停车、卸货。4.4.5 无占道经营和打谷晒场。4.4.6 公路用地范围内无堆积物。4.4.7 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建筑控制区内无违法非公路标志。5 运营5.1 基本要求5.1.1 农村公路运营应建立完善的城乡运输可持续发展机制,健全农村客运和物流服务体系,实现“出门有车坐、镇镇有站场、村村有站点、服务有平台”。5.1.2 有条件的农业区建制村 1000 m 通客车率宜达到 100 %;有条件的牧业区建制村 2000 m 通客车率宜应达到 100 %。5.1.3 农村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国家相关规定,农业区达到 5A 级,其他

7、地区达到 4A 级及以上。5.1.4 稳步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站场设施和信息系统建设,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物流网络。5.1.5 乡镇(街道)应新建或改建至少 1 个农村公路服务站(按附录 B 设置),宜具备农村客运、农村物流、公路养护、邮政业务办理、旅游集散、供销超市、电商、文化休闲、医疗服务、农产品展示交易、车辆服务、交通执法等服务功能。5.1.6 应建立农村客运班线通行条件联合审核机制。5.1.7 农村客车卫星定位车载终端安装率及实施动态监管比例应达到 100 %。5.2 服务网络5.2.1 客运网络5.2.1.1 农村客运网络应统一规划,科学设置线网、场站,应注重与城市公共交通及其

8、他出行方式的衔接与协调。5.2.1.2 应建立城乡一体化客运服务体系,平原区实现全域公交,其他地区推进公交化运营服务。5.2.1.3 因地制宜创新农村客运运营模式,结合道路条件、农牧区居民出行需求等因素,统筹运用班车客运或公交客运、电话或网络约车、定制服务等多种方式。5.2.1.4 完善乡村旅游客运网络,推进运游融合发展。5.2.2 物流网络5.2.2.1 应建立以县级物流基地为枢纽、乡镇(街道)物流站场为中心、村级物流服务点为节点的覆盖全省的农村物流体系。5.2.2.2 整合农村物流资源,推进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多站合一、资源共享。5.2.2.3 创新发展城乡货运公交、农村物流班车、小件快运等物

9、流模式。5.2.2.4 实施“互联网农村物流”行动,推动农村物流与农村电子商务融合发展。5.3 运营设施5.3.1 根据农牧区居民出行需求特点,建设等级适宜、安全实用的农村客运场站,设备的配置按照 JT/T 200 规定执行,设置要求见附录 C。5.3.2 乡镇运输服务站宜结合乡镇(街道)、建制村的其他公共服务功能需求来明确功能定位。5.3.3 根据县(市、区、行委)、乡镇(街道)、村实际,合理设置衔接顺畅的物流节点。5.3.4 对已建成的乡镇运输服务站和农村物流节点宜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5.3.5 应建立站场(亭)管养的长效机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站场使用功能。5.4 运营装备5.4.1 农村

10、公路运营车辆的安全性能和技术要求应符合 GB 7258 和 JT/T 616 规定。5.4.2 农村客运车型的选择应与运营线路途径的道路条件、农牧区居民出行需求相适应。5.4.3 制定农村客运车辆更新计划,优先购置新能源车辆(有特殊动力需求除外),平原区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辆占比应不小于 20 %。5.4.4 农村货运宜发展适用于农村物流的厢式、冷藏等专业化车型。5.5 运营服务5.5.1 农村客运的运营服务应符合 DB63/T 1561 规定。5.5.2 应建立以群众满意为目标的农村客运服务质量评价内容、评价机制和考核办法。5.5.3 提升农村客运信息化服务水平,推广农村客运非现金支付方式。5

11、.5.4 坚持城乡客运服务均等化,完善农村客运票制票价,落实票价优惠政策和财政补助政策。5.5.5 应改善公路服务网络,不断延伸快递网络,建设具备管理、综合服务、客运、货运、邮政、快递等三种及以上功能的运输站场。5.6 运营安全5.6.1 应健全落实农村公路运输安全综合监督管理机制,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理念,建立健全车型标准、通行条件、安全监管等制度。5.6.2 三级及以上农村公路的客运线路设立站立乘员席按有关规定执行。5.6.3 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农村客货运安全管理,制定农村公路运营安全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并强化司乘人员安全培训和教育。5.6.4 通过信息化、智慧化方式

12、提高农村公路客货运营安全监管水平。A附录A(规范性)乡级农村公路管理站设置要求乡级农村公路管理站设置要求见表A.1。表A.1乡级农村公路管理站设置要求项目规范化设置要求机构设置乡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名称统一为“*乡(镇、街道)农村公路管理站”,建章立制并统一挂牌人员队伍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应明确分管领导1名和专职人员至少1名,并落实日常养护作业队伍和应急抢险队伍办公场所和设备应为乡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提供必要的办公场地和办公设备管养经费应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及养护人员经费保障机制运行机制各地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公路养护专业特点,建立健全专业养护和群众养护相结合的农村公路养护运行机制内业台账应建立完善农

13、村公路养护管理内业台账,包括规章制度、管养路线基本情况、养护人员基本情况、养护巡查记录、检查考核记录、养护工程资料等BB附录B(规范性)农村公路服务站设置要求农村公路服务站设置要求见表B.1。表B.1农村公路服务站设置要求类型设置要求综合服务站满足停车休息、如厕、加水、充电(加气)、小商品和农产品零售等功能,可根据需要选择餐饮、车辆维修、加油、住宿、景观等功能。占地面积3000 m2以内,停车位不少于30个,场地硬化, 建筑用房以平层为主(不超过2层),其建筑面积可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一般服务站满足停车休息、充电、如厕等功能,可根据条件和需要拓展其功能。利用沿线加油站、公路站、农家乐、旅游集散中心

14、等场地进行改造为主,主要分布在流量适中、靠近乡镇(街道)的普通公路边;占地面积控制在300 m2以内,停车位不少于5个,场地宜硬化停车休息点停车休息点满足停车休息功能,可根据条件和需要拓展其功能。原则上利用公路的边角地进行改造,停车位不少于5个,公共服务设施因地制宜,以开放式建筑为主CC附录C(规范性)农村客运场站设施设置要求农村客运场站设施设置要求见表C.1。表C.1农村客运场站设施设置要求类别设置要求枢纽站设置多条公交线路共用首末站的站点,靠近停车场、乡镇客运站等首末站具备客流集散、停发车、车辆周转、监控、信息发布及驾驶员休息等功能,设置在人员集中、客流集散量较大的区域中途站具备车辆到站停靠、乘客候车与换乘等功能,设置在公共交通线路沿途所经的客流集散点附近。采用港湾式停靠站的,应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协调,符合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并与主体工程实现“三同步”停车场具有车辆停放、小修、车辆清洗和运营管理等功能,可与公交枢纽站、首末站联合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