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练习课(教材第69~71页)》名师教学课件

上传人:蓝****0 文档编号:355392557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练习课(教材第69~71页)》名师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练习课(教材第69~71页)》名师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练习课(教材第69~71页)》名师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练习课(教材第69~71页)》名师教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练习课(教材第69~71页)》名师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练习课(教材第69~71页)》名师教学课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笔记练习课教学内容完成教科书P6769“练习十五”第13、6、7、911题。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巩固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识,导入新课1.完成教科书P67“练习十五”第3题。学生独立练习。师:说一说,你是怎么快速写出商和余数的?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步骤是什么?2.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订正。师:今天我们着

2、重练习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设计意图】复习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试商能力,为后期学习打好基础。二、分层练习,巩固旧知识1.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1)完成教科书P67“练习十五”第1题。师: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关键词是什么?说说你的理解。【学情预设】学生能够找到完整信息,并发现“最多”“至少”等关键词。师:说说你的解题思路。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展示、评议。【学情预设】会有学生选择画图法、列举法。可以从准确率、速度等方面,让学生发现用抽象的数学思维去思考,用计算法去解决问题更精简。师:剩下的2个灯笼怎么办?【学情预设】剩下的2个也要做完,所以商要加1。(2)完

3、成教科书P67“练习十五”第2题。教学笔记师:23元钱可以买5本书还是6本书?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然后独立完成解题过程。师: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设计意图】这两题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要把握其中的关键词并综合运用已有经验确定答案。两道同类型,但处理方法不同的习题放一起,形成鲜明对比,巩固学生所学的相关知识。(3)完成教科书P69“练习十五”第10题。师:谁能完整地找出题中告诉我们的信息?【学情预设】学生能专注文字和图片,找到所有的信息,但学生有条理地进行表达还存在一定问题。师:解决第一问,你觉得需要哪些信息?关键词是什么?学生梳理信息,找到关键词,然后独立完成。师:

4、为什么商要加1呢?【学情预设】因为不管剩下几只小动物,也需要住一间房。师:怎样解决第二问呢?请同学们按解决第一问的步骤独立解答。师:还可以怎样安排住房呢?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学情预设】会出现有学生不带数量直接说大房住一些,小房住一些这种情况。要求学生深入思考,具体安排。学生独立完成解题过程,教师巡回指导。注意提示安排房间的方法不能与前两问的方法相同。【设计意图】通过对与“进一法”相关的解决问题的内容的练习巩固,在学生自主解题并交流后,教师借此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明确,什么时候商需要加1,什么时候不需要,锻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2.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找规律的问题。完成教科书

5、P70“练习十五”第6题。师:观察日历,你发现了什么?【学情预设】预设1:日历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是按照星期排的,从星期一到星期日,每7天为一组。预设2:但不是每个月的1日都是星期一。要根据上个月的最后一天确定这个月的第一天是星期几。学生可能没有发现预设2,但在观察日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为第二问作铺垫。学生独立完成第一问。师:说一说,除法算式中各部分表示什么?学生自由表达。继续思考第二问。【教学提示】着重让学生体会为什么会多两天,多的两天只能出现在一个月的哪个位置。师:一个月明明只有4周,1周只有1个星期六和星期日,为什么会出现5个星期六和星期日呢?引导学生结合第一问,利用日历空格画一画、写一

6、写来帮助理解。【学情预设】六月份有4个星期余2天,要使六月份有5个星期六和5个星期日,那这余下的2天只能是星期六和星期天。所以,6月1日肯定是星期六。【设计意图】本题第一问让学生探究生活中常见的日历,发现日期排列的规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第二问不要求全体学生掌握,但可以通过直观的画一画、写一写了解思考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教学笔记3.思维拓展,强化练习。(1)完成教科书P70“练习十五”第7题。找到图中隐藏信息,独立解决问题,集体讲评。【设计意图】从乘法的角度去理解有余数的除法。(2)完成教科书P69“练习十五”第11题。师:没有给出具体的数量,怎么办呢?通过读题,你能

7、获得什么信息?【教学提示】如果有学生提出列表法,要予以表扬;如果没有,也不强制要求,但需要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学情预设】糖果的数量在1020块之间。可能会有学生想到与3和5有关的乘法口诀,积又在1020之间的,只有三五十五,从而分析出袋里有16块糖。对于此种情况,应该及时予以表扬。师:思路不够清晰时我们可以用列表的形式整理思路。列举出所有的可能性后,推断出袋里只会有16块糖。不要求所有学生掌握,但可了解解题的思路与方法。【设计意图】加大练习难度,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发散学生思维,让学习具有挑战性。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后,进行阶梯型练习,学生发现较难的题目也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从而积累解

8、决问题的经验。三、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好的想法想跟大家分享的?教学反思本节课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的练习课。在巩固强化新知识的基础上,练习课设置了阶梯型练习。从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到思维的拓宽,学生能获得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在巩固练习中,我及时提出各种问题让学生思考,加深学生的理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教科书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想要摘到知识的果实,应该自己去踮踮脚,而不是教师强行灌输知识。作业设计见微信公众号:小学生拾遗 刘老师微信号:mteacher_liu对应课时作业。一、填一填。1.按“”的规律排列,第38个图形是( ),第41个图形是( )。2.每个盘子里放3个梨,19个梨至少需要用( )个盘子装;每件上衣需钉5粒纽扣,27粒纽扣最多可以钉( )件上衣。3.在算式40=4中,-=5,=( ),=( )。4.一个星期有7天。九月份有30天,有( )个星期,还多( )天;如果九月份有5个星期六和星期日,那么9月1日是星期( )。参考答案1. 2.7 5 3.9 4 4.4 2 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