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一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历史(二)Word版无答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55379066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一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历史(二)Word版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北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一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历史(二)Word版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湖北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一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历史(二)Word版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湖北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一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历史(二)Word版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湖北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一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历史(二)Word版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一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历史(二)Word版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一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历史(二)Word版无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二)一、选择题1. 许倬云指出,在中国这块大地上,早期人类从旧石器时代茹毛饮血,到渐渐懂得栽种、畜牧和群居,发展出多元一体的华夏文明。出现这一变化的关键原因是( )A. 早期国家的形成B. 城市邦国的建立C. 农耕畜牧的产生D. 阶级分化的出现2. 西周时期以血緣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是( )A. 禅让制B. 世袭制C. 分封制D. 宗法制3. 与夏朝青铜器相比,西周青铜器的最大特色是( )A. 形制趋于小巧精致B. 出现大量青铜铭文C. 出现平雕和浮雕技术D. 以日常生活用具为主4. 商君书垦令中说:“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

2、,商有疑惰之心。农恶商,商疑惰,则草必垦矣。”由此可以看出商鞅意图( )A. 加大赋税征收以增加国家收入B. 分化社会阶层以稳定统治秩序C. 抑制工商业以促进农业的发展D. 增强农商竞争以推动经济发展5.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以“尊王攘夷”等号召组织同盟,合力对抗他们认定的所谓“夷狄”国家。这一做法反映出( )A. 周王室地位的提升B. 周边少数民族威胁增强C. 华夏认同观念发展D. 诸侯对分封秩序的维护6. 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的是( )A. 秦孝公B. 秦始皇C. 汉武帝D. 唐太宗7. 秦律十八种工律记载:“为器同物者

3、,其大小、短长、广夹(狭)亦必等。”此举有助于( )A. 规范器物的制作B. 保护农业劳动力C. 开创大一统局面D. 工匠精神的培育8. 曹魏名臣邓艾上陈称:“羌胡与民同处者,宜以渐出之,使居民表崇廉耻之教,塞奸宄之路。”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 羌胡与汉族相互包容B. 战乱导致民族矛盾加剧C. 朝廷正视民族交融问题D. 南北方文化差距的缩小9. 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结束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的是( )A. 秦朝B. 西晋C. 隋朝D. 元朝10.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中描绘的情景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

4、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C. 唐玄宗实行一系列改革D. 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11. 魏晋至隋唐时期,在我国出现了许多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如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这些石窟艺术的大量出现说明这一时期( )A. 佛教开始在中国传播B. 儒家思想主流统治地位丧失C. 道教思想在民间盛行D. 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佛教挑战12. 我国古代最早设置台湾府于( )A. 唐朝B. 元朝C. 明朝D. 清朝13. 孙中山认为清政府已完全腐朽,“必须以一个新的政府代替旧的政府”。为此,他领导了( )A. 清末新政B. 辛亥革命C. 新文化运动D. 国民革命14. 电影长津湖讲述了在长津湖地

5、区,中国人民志愿军对美军实施分割围歼,多次打退美军进攻的英勇事迹。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剿匪镇反B. 越南战争C. 抗美援朝战争D. 抗日战争15. 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身边生活的变迁”为主题开展社会调查,从调查结果中认识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主要得益于( )A. 法制建设B. 教育发展C. 改革开放D. “双百”方针16. 人类最初的文明出现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这些文明( )A. 呈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B. 都产生于大江大河流域C. 之间紧密联系共同发展D. 大陆文明比海洋文明高

6、17. 一千零一夜全书有300多个故事,包括古代埃及、波斯、伊拉克的许多民间故事,其中有些故事以中国为背景。它反映了阿拉伯( )A. 商人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桥梁B. 帝国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国力强盛C. 文化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特点D. 地区成为唐文化圈重要组成部分18. “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是在古罗马城市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与中国古代封建城市不同”。其“不同”表现在,西欧中世纪城市初建时( )A. 是商业中心但并非政治中心B. 享有一定自治权C. 布局严整且基础设施较完备D. 具有较大的规模19. 1543年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后,不仅遭到了波兰教会的迫害,而且也引起了罗马教廷的惊慌。这主要是

7、由于哥白尼( )A. 奠定了近代天文学基础B. 否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C. 证实了地圆学说正确性D. 挑战了天主教的世界观20. 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下列文献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 )A. 英国的王位继承法B. 1787年美国宪法C. 法国的人权宣言D.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21. 俄国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进行的,美国内战是资产阶级政府领导的,但我们却说它们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原因是它们都( )A. 促进了生产力发展B. 废除了奴隶主特权C. 废除了束缚资本主义发展的旧生产关系D. 由资产阶级领导22. 推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

8、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的是( )A. 欧洲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B. 欧美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C.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兴起D. 影响世界的两次工业革命23.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中,亚洲和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表现为新式的民族民主运动,而非洲则是旧式的反帝斗争。其主要原因是( )A. 文明发展的程度不同B. 领导阶级构成不同C. 民族和宗教传统不同D. 列强侵略方式不同24. 1963年8月、美、英、苏三国签署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中、法两国都没有在条约上签字,1964年,法国率先与中国建交。1967 年,欧共体成立。由此可知,当时( )A. 美国霸权地位开始动摇B. 美苏两极格局遭受

9、冲击C. 苏联解体成为历史必然D. 冷战初步向深层次发展25. “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是相互依存和密不可分的。”下列各项中,能够充分体现这一思想宗旨的是( )A. 1961年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B. 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成立宣言C. 1991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D. 1992年里约热内卢宣言二、判断题26.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27. 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和施政方针基本沿袭秦朝,史称“汉承秦制”。( )28. 佛道“三教合归儒”这一理论主张是唐朝时期的儒学家提出的。( )29. 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掌握一省政务;( )30. 明朝郑和下西

10、洋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都领先于后来西方的新航路的开辟31.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32. 全民族抗战特指国共两党合作,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进行的抗战。33.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34. 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农奴要服劳役和缴纳租税,而农民则不用服劳役和缴纳租税。( )35. 工业革命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36. 联合国吸取国联教训,确立“大国一致”原则,使和平解决争端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37. 二战后,科技的新发展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三、非选择题3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1、。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材料二根据汉书记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大约有“千八百国”。到春秋时期,还剩140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就只剩下十几个诸侯国了。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根据材料一,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对周王朝的统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材料二中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分为二”的唯物史观简要评述这一变化。(3)材料三这些学派“互相辩论”目的是什么?并说明其历史意义?(4)材料三中的局面形成与材料一、

12、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3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像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陈独秀偶像破坏论材料二: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金冲及辛亥革命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什么革命推翻君主专制?这次革命领导人是谁?(2)根据材料二,回答五四运动是什么革命的开端?哪个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登上历史舞台?(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