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化学真题(解析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355372079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化学真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化学真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化学真题(解析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F-19Si-28S-32C1-35.5K-39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下列之物具有典型的齐鲁文化特色,据其主要化学成分不能与其他三种归为一类的是A. 泰山墨玉B. 龙山黑陶C. 齐国刀币D. 淄博琉璃【答案】C【解析】【详解】墨玉、黑陶、琉璃均为陶瓷制品,均属于硅酸盐制品,主要成分均为硅酸盐材料,而刀币的主要成分为青铜,故答案为:C。2. 实验室中使用盐酸、硫酸和硝酸时,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 稀盐酸:配制溶液B. 稀硫酸:

2、蔗糖和淀粉的水解C. 稀硝酸:清洗附有银镜的试管D. 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溶液:苯的磺化【答案】D【解析】【详解】A实验室配制AlCl3溶液时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以抑制Al3+水解,A不合题意;B蔗糖和淀粉的水解时常采用稀硫酸作催化剂,B不合题意;C清洗附有银镜的试管用稀硝酸,反应原理为:3Ag+4HNO3(稀)=3AgNO3+NO+2H2O,C不合题意;D苯磺化是苯和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苯磺酸的反应,故不需要用到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溶液,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3. 下列分子属于极性分子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ACS2中C上的孤电子对数为(4-22)=0,键

3、电子对数为2,价层电子对数为2,CS2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分子中正负电中心重合,CS2属于非极性分子,A项不符合题意;BNF3中N上的孤电子对数为(5-31)=1,键电子对数为3,价层电子对数为4,NF3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分子中正负电中心不重合,NF3属于极性分子,B项符合题意;CSO3中S上的孤电子对数为(6-32)=0,键电子对数为3,价层电子对数为3,SO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分子中正负电中心重合,SO3属于非极性分子,C项不符合题意;DSiF4中Si上的孤电子对数为(4-41)=0,键电子对数为4,价层电子对数为4,SiF4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分子中正负电中心重合,SiF

4、4属于非极性分子,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4. 实验室安全至关重要,下列实验室事故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 眼睛溅进酸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冲洗B. 皮肤溅上碱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的硼酸溶液冲洗C. 电器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D. 活泼金属燃烧起火,用灭火毯(石棉布)灭火【答案】A【解析】【详解】A眼睛溅进酸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故A错误;B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尽可能减少酸或碱对眼睛的伤害,再用20%的硼酸中和残余的碱,故B正确;C电器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故C正确;D活泼金属会与水反应,所以燃烧

5、起火,用灭火毯(石棉布)灭火,故D正确;答案为A。5. 石墨与F2在450反应,石墨层间插入F得到层状结构化合物(CF)x,该物质仍具润滑性,其单层局部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与石墨相比,(CF)x导电性增强B. 与石墨相比,(CF)x抗氧化性增强C. (CF)x中的键长比短D. 1mol(CF)x中含有2xmol共价单键【答案】B【解析】【详解】A石墨晶体中每个碳原子上未参与杂化的1个2p轨道上电子在层内离域运动,故石墨晶体能导电,而(CF)x中没有未参与杂化的2p轨道上的电子,故与石墨相比,(CF)x导电性减弱,A错误;B(CF)x中C原子的所有价键均参与成键,未

6、有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或者不饱和键,故与石墨相比,(CF)x抗氧化性增强,B正确;C已知C的原子半径比F的大,故可知(CF)x中的键长比长,C错误;D由题干结构示意图可知,在(CF)x 中C与周围的3个碳原子形成共价键,每个C-C键被2个碳原子共用,和1个F原子形成共价键,即1mol(CF)x中含有2.5xmol共价单键,D错误;故答案为:B。6. 鉴别浓度均为的、三种溶液,仅用下列一种方法不可行的是A. 测定溶液B. 滴加酚酞试剂C. 滴加溶液D. 滴加饱和溶液【答案】C【解析】【详解】A溶液显弱碱性,溶液显强碱性,溶液显酸性,则测定溶液是可以鉴别出来的,故A不符合题意;B溶液显弱碱性,溶液显

7、强碱性,滴入酚酞溶液,两种溶液颜色变色深浅不一样,溶液显酸性,滴入酚酞不变色,则滴加酚酞试剂是可以鉴别出来的,故B不符合题意;C溶液滴入碘化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液面会由无色变成黄色,振荡后会变成无色,而溶液,溶液滴入碘化钾溶液后,因不与两者反应而没有现象,则仅用滴加溶液无法鉴别,则C符合题意;D饱和溶液和溶液不反应,和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溶液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沉淀和气体,则滴入饱和溶液是可以鉴别出来的,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C。7. 抗生素克拉维酸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克拉维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 存在顺反异构B. 含有5种官能团C. 可形成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D. 1mo

8、l该物质最多可与1molNaOH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由题干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存在碳碳双键,且双键两端的碳原子分别连有互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故该有机物存在顺反异构,A正确;B由题干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含有羟基、羧基、碳碳双键、醚键和酰胺基等5种官能团,B正确;C由题干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中的羧基、羟基、酰胺基等官能团具有形成氢键的能力,故其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其中距离较近的某些官能团之间还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锓,C正确;D由题干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1mol该有机物含有羧基和酰胺基各1mol,这两种官能团都能与强碱反应,故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2molNaOH反应

9、,D错误;故答案为:D。8. 一定条件下,乙酸酐醇解反应可进行完全,利用此反应定量测定有机醇中的羟基含量,实验过程中酯的水解可忽略。实验步骤如下:配制一定浓度的乙酸酐-苯溶液。量取一定体积乙酸酐-苯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样品,充分反应后,加适量水使剩余乙酸酐完全水解:。加指示剂并用甲醇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在相同条件下,量取相同体积的乙酸酐-苯溶液,只加适量水使乙酸酐完全水解;加指示剂并用甲醇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对于上述实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进行容量瓶检漏时,倒置一次即可B. 滴入半滴标准溶液,锥形瓶中溶液变色,即可判定达滴定终点C. 滴定读数时,应单手持滴定管

10、上端并保持其自然垂直D. 滴定读数时,应双手一上一下持滴定管【答案】C【解析】【详解】A进行容量瓶检漏时,倒置一次,然后玻璃塞旋转180度后再倒置一次,故A错误;B滴入半滴标准溶液,锥形瓶中溶液变色,且半分钟内不变回原色,才是达到滴定终点,故B错误;C滴定读数时,应单手持滴定管上端无刻度处,并保持其自然垂直,故C正确;D滴定读数时,应单手持滴定管上端无刻度处,并保持其自然垂直,故D错误;答案为C。9. 一定条件下,乙酸酐醇解反应可进行完全,利用此反应定量测定有机醇中的羟基含量,实验过程中酯的水解可忽略。实验步骤如下:配制一定浓度的乙酸酐-苯溶液。量取一定体积乙酸酐-苯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样品

11、,充分反应后,加适量水使剩余乙酸酐完全水解:。加指示剂并用甲醇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在相同条件下,量取相同体积的乙酸酐-苯溶液,只加适量水使乙酸酐完全水解;加指示剂并用甲醇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样品中羟基含量(质量分数)计算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用甲醇标准溶液滴定乙酸酐完全水解生成乙酸,可以计算乙酸酐的总物质的量,根据反应方程式系数关系,得出ROH与乙酸酐反应后剩余的乙酸酐的物质的量,由此可以计算与ROH反应的乙酸酐的物质的量,即R-OH的物质的量,即羟基的含量。【详解】根据滴定过程中,用甲醇标准溶液滴定乙酸酐完全水解生成的乙酸,消耗

12、标准溶液,需要消耗甲醇的物质的量为,即乙酸酐的总物质的量=;则ROH与乙酸酐反应后剩余的乙酸酐的物质的量=,所以与ROH反应的乙酸酐的物质的量=,也即样品ROH中羟基的物质的量,所以样品中羟基质量分数=,选C 。10. 一定条件下,乙酸酐醇解反应可进行完全,利用此反应定量测定有机醇中的羟基含量,实验过程中酯的水解可忽略。实验步骤如下:配制一定浓度的乙酸酐-苯溶液。量取一定体积乙酸酐-苯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样品,充分反应后,加适量水使剩余乙酸酐完全水解:。加指示剂并用甲醇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在相同条件下,量取相同体积的乙酸酐-苯溶液,只加适量水使乙酸酐完全水解;加指示剂并用甲醇标

13、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根据上述实验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可以用乙酸代替乙酸酐进行上述实验B. 若因甲醇挥发造成标准溶液浓度发生变化,将导致测定结果偏小C. 步骤滴定时,不慎将锥形瓶内溶液溅出,将导致测定结果偏小D. 步骤中,若加水量不足,将导致测定结果偏大【答案】B【解析】【分析】步骤测定乙酸酐的物质的量为 ;根据步骤可知样品中羟基的物质的量为。【详解】A乙酸与醇的酯化反应可逆,不能用乙酸代替乙酸酐进行上述实验,故A错误;B若甲醇挥发,则甲醇消耗乙酸酐的物质的量减小,剩余乙酸酐的物质的量偏大,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偏大,将导致测定结果偏小,故B正确;C步骤滴定时,不慎将锥形瓶内溶液

14、溅出,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偏小,将导致测定结果偏大,故C错误;D步骤中,若加水量不足,生成乙酸的物质的量偏小,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偏小,测定乙酸酐初始物质的量偏小,将导致测定结果偏小,故D错误;选B。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1. 利用热再生氨电池可实现电镀废液的浓缩再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甲、乙两室均预加相同的电镀废液,向甲室加入足量氨水后电池开始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室电极为正极B. 隔膜为阳离子膜C. 电池总反应为:D. 扩散到乙室将对电池电动势产生影响【答案】CD【解析】

15、【详解】A. 向甲室加入足量氨水后电池开始工作,则甲室电极溶解,变为铜离子与氨气形成,因此甲室电极为负极,故A错误;B. 再原电池内电路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若隔膜为阳离子膜,电极溶解生成的铜离子要向右侧移动,通入氨气要消耗铜离子,显然左侧阳离子不断减小,明显不利于电池反应正常进行,故B错误;C. 左侧负极是,正极是,则电池总反应为:,故C正确;D. 扩散到乙室会与铜离子反应生成,铜离子浓度降低,铜离子得电子能力减弱,因此将对电池电动势产生影响,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D。12. 有机物的异构化反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依据红外光谱可确证X、Y存在不同的官能团B. 除氢原子外,X中其他原子可能共平面C. 含醛基和碳碳双键且有手性碳原子的Y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D. 类比上述反应,的异构化产物可发生银镜反应和加聚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由题干图示有机物X、Y的结构简式可知,X含有碳碳双键和醚键,Y含有碳碳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