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大湾中学2022年高二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5339516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大湾中学2022年高二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大湾中学2022年高二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大湾中学2022年高二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大湾中学2022年高二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大湾中学2022年高二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大湾中学2022年高二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大湾中学2022年高二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大湾中学2022年高二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硬铝 B.黄铜 C.钢铁 D.水银参考答案:D略2. 对于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2SO2 + O2 2SO3 ,改变下列条件,可以提高反应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A降低温度B增大压强C使用催化剂D增大反应物浓度参考答案:C略3. 向盛有少量NaCl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少量AgNO3溶液,再加入氨水,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先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足量氨水后沉淀消失B生成的沉淀为AgC

2、l,它不溶于水,但溶于氨水,重新电离成Ag和ClC生成的沉淀是AgCl,加入氨水后生成了可溶性的配合物Ag(NH3)2ClD若向AgNO3溶液中直接滴加氨水,产生的现象也是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参考答案:B略4. 环丙叉环丙烷(A)由于其特殊的电子结构,一直受到结构和理论化学家的注意,由于缺乏有效的合成途径,一度延缓对其反应的研究,直到1993年出现了可以大量制备的方法。根据下列转化,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所有原子一定都在一个平面内 B反应是加成反应 C反应是消去反应 DA的二氯取代产物只有3种参考答案:B略5. 已知CC可以绕键轴旋转,对于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的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 ) A分子中至少有10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B分子中至少有9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C该烃的一氯取代物最多有4种 D该烃是苯的同系物ks5u参考答案:B略6. 镀锌铁在发生析氢腐蚀时,若有0.2 mol电子发生转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有5.6 g金属被腐蚀 有6.5 g金属被腐蚀在标准状况下有2.24 L气体放出 在标准状况下有1.12 L气体放出A B C D参考答案:B略7. 下列有关污水处理流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格栅间使沙、水初步分离B.一级处理通常采用的是物理方法C.二级处理后的水可直接排放,也可灌溉农田D.三级处理是对污水进行深度的处理和净化参考答案:A使污水中沙

4、、水分离是在曝气沉沙池中完成的。8. 奥运吉祥物福娃外材为纯羊毛线,内充物为无毒的聚酯纤维(H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羊毛与聚酯纤维属于同类有机物 B聚酯纤维和羊毛一定条件下均能水解C该聚酯纤维是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反应得到的D合成聚酯纤维的反应属加聚反应参考答案:BC略9. 常温下,对于1L0.005molL1硫酸表述中正确的是A由水电离出的c(H+)=1.0102molL1B加水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少C2c(H+)= c(SO42)+ c(OH)D滴加稀氨水使pH=7,则c(NH4+)= 2 c(SO42)参考答案:D10. 关于食物的酸碱性说法错误的是()A蛋白质在体内经消

5、化后生成碳酸硫酸尿酸等,故它属于酸性食物B葡萄吃起来是酸的,故它属于酸性食物C食物的酸碱性与化学上所指溶液的酸碱性不同的D正常人人体内各体液pH总保持一定范围参考答案:B考点: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生化反应 专题:化学应用分析:食物的酸碱性与化学上所指的溶液的酸碱性是不同的概念,它是指食物成酸性或成碱性,是按食物在体内代谢最终产物的性质来分类的解答:解:A蛋白质在体内经过消化、吸收后,最后氧化成酸,这类食物在生理上称为成酸性食物,习惯上称为酸性食物,故A正确; B葡萄虽然很酸,在体内氧化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剩下碱性的钾盐,因此属于碱性食物,故B错误;C食物的酸碱性是指食物成酸性或成碱性,

6、是按食物在体内代谢最终产物的性质来分类的,故C正确;D正常人人体内各体液pH总保持一定范围,否则会产生酸中毒或碱中毒,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食物的酸碱性判断,难度不大,注意食物的酸碱性是根据食物在体内代谢最终产物的性质来分类的,不是根据口感来进行分类的并非在味觉上具有酸性的食物,就是酸性食物柠檬酸虽然很酸,在体内氧化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剩下碱性的钾盐,因此属于碱性食物11. 用0.1mol/LNaOH溶液滴定100ml 0.1mol/L盐酸时,如果滴定误差在0.1以内,反应完毕后,溶液的PH范围为A.6.97.1 B.3.310.7 C.4.39.7 D.68参考答案:C 解析

7、:本题考查中和滴定的计算.理论上,当滴入的NaOH溶液体积恰好为100ml时,溶液的PH=7,实际操作中肯定有误差,如果多滴0.1ml,误差为+0.1,少滴0.1ml,误差为-0.1,总体积均以200ml计算.碱过量时c(OH-)=510-5mol/L则c(H+)=210-10mol/L PH=10-lg2=9.7碱不足时c(H+)=510-5mol/LPH=5-lg5=4.312. 如图所示的是某原子晶体A空间结构的一个单元,A与某物质B反应生成C,其实质是每个AA键中插入一个B原子,则C物质的化学式为AAB BA5B4CAB2 DA2B5参考答案:C略13. 反应C(s)十H2O(g) C

8、O(g)十H2(g) 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能使反应速率减小的是( ) A减少C的量 B压强不变,充入Ne C容积不变,增加水蒸气的量 D升温参考答案:B略14. 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 为0.158 mol/(Ls)B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 少 了0.79 mol/LC反应开始到10 s时,Y的转化率为79.0%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参考答案:BC略15. 为使以面粉为原料的面包松软可口,通常用碳酸氢钠作发泡剂

9、,因为它热稳定性差增加甜味产生二氧化碳提供钠离子。其中合理的是A B C D参考答案:B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在实验室里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硫,有人设计下列实验图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C2H4和SO2。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制备乙烯的反应方程式是: (2)I、II、III、IV装置可盛放的试剂是I ;II ;III ;IV 。 (将下列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A品红溶液 BNaOH溶液 C浓硫酸 D酸性KMnO4溶液(3)能说明SO2气体存在的现象是 。(4)使用装置II的目的是 。(5)使用装置III的目的是 。(6)

10、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 。参考答案:(1)(2)I A ;II B ;II A ;IV D (3) 装置中 品红褪色 (4) 除去SO2以免干扰 乙烯的检验 (5) 检验SO2是否被完全除去 (6) 装置III中品红不褪色,装置中酸性 KMnO4溶液褪色 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已知0.1molL-1 CH3COONa溶液PH=8(1)按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顺序排列该溶液中各种微粒(水分子除外) (2)精确表达下列算式的数学结果C(Na+)-C(CH3COO-)= .C(OH-)-C(CH3COOH)= 参考答案:(1)C(Na+)C(CH3COO-)C(OH-)C(C

11、H3COOH)C(H+) (2)由C(Na+)+C(H+)=C(CH3)COO-)+C(OH-)可得C(Na+)-C(CH3COO-)=C(OH-)-(H+)=0.1-(0.1+10-8-10-6)=10-6-10-8)molL-1;(2分)由可得C(OH-)-C(CH3COOH)=10-6-(10-6-10-8)=10-8molL-118. (16分).下列几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有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_,互为同系物的有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_(写序号)正丁烷和异丁烷 甲醇和乙醇 苯和环己烷 淀粉和纤维素葡萄糖与果糖 金刚石与石墨 1H 2H 3H .现有7种有机物:甲烷 乙烯 ,苯 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甲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上述化合物中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是 (写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种化合物中,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写序号)所有原子共平面的烃是 、 (写结构简式)在以上属于烃的化合物中,一卤代物种类最多的是 (写序号),它共有 种一卤代物参考答案:(序号每个1分,其余每空2分,共16分)。 . CH2=CH2 + Br2 CH2BrCH2Br CH2=CH2 4略19. (6分) 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