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潮州市磷溪中学高二化学知识点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5339376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8.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潮州市磷溪中学高二化学知识点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潮州市磷溪中学高二化学知识点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潮州市磷溪中学高二化学知识点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潮州市磷溪中学高二化学知识点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潮州市磷溪中学高二化学知识点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潮州市磷溪中学高二化学知识点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广东省潮州市磷溪中学高二化学知识点试题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广东省潮州市磷溪中学高二化学知识点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实验室中,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离子全部沉淀出来,适宜用的试剂是( )A.NaOH溶液 B. 氨水 C.盐酸 D. Ba(OH)2溶液参考答案:B2. 下列物质富含蛋白质的是()A土豆 B牛油 C鸡肉 D青菜参考答案:C略3. 某温度下,相同pH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平衡pH值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为盐酸稀释时pH值变化曲线 B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Ca点Kw的数

2、值比c点Kw的数值大 D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参考答案:B略4. 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占据5条轨道,有两个未成对电子,B元素有3种同位素B1、B2、B3,B3原子的质量数是B1的3倍,C原子核外有9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D和C可以形成DC型离子化合物,且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6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D+ C BEA2是原子晶体 CA和B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D以上元素中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C参考答案:B5. 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A3,3-二甲基丁烷

3、B2,3,3-三甲基丁烷C2-乙基丁烷 D2,2-二甲基丁烷参考答案:D略6. 已知X、Y的核电荷数分别是a和b,它们的离子Xn + 和Ym-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a=b+m+n Ba=b-m+n Ca=b+m-n Da=b-m-n 参考答案:A略7.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和地区定期公布空气质量报告,在空气质量报告中,一般不涉及( )ASO2 BNO2 CCO2 D可吸入颗粒物参考答案:C略8.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3H2 2NH3(正反应放热)达到平衡,当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加催化剂,v正、v逆 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B、加压

4、,v正、v逆 都增大,且v正增大倍数大于v逆增大倍数C、降温,v正、v逆 都减小,且v正减小倍数大于v逆 减小倍数D、加入氩气,v正、v逆 都增大,且v正增大倍数大于v逆 增大倍数参考答案:D略9. 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加入已知浓度的盐酸B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用NaOH溶液润洗后再加入待测液C滴定时,没有逐出滴定管下口的气泡D读数时,视线与滴定管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参考答案:D10. 设CCO22CO H 0 反应速率为 u1,N23H22NH3 H0 反应速率为 u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u1和

5、u2的变化情况为 A、同时减小 B、同时增大 C、增大,减小 D、减小,增大参考答案:B略11. 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同时生成2n molNO2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同时生成2n molNO 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2:1 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A. B. C. D. 以上全部参考答案:A略12. 一氯戊烷有8种同分异构体,可推知戊醇(属醇类)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 A5 B6 C7 D8参考答案:C13. 石英

6、玻璃的主要成分是 ( ) ANa2SiO-3 BSiO-2 CMgSiO3 DCaSiO3参考答案:B略14. 下列物质属于同系物的是 参考答案:A15. 下列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满足相应要求的是( )选项离子或分子要求AK、SO42、Cl、HSc(K)c(SO42)BFe3、Na、NO3、ClO溶液pH1CNH4、Ba2、NO3、CH3COOH滴加NaOH溶液马上有气泡产生DNa、Al3、Cl、SO42滴加氨水立即有沉淀产生参考答案:D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某同学做元素周期律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记录现

7、象时随手记在纸片上,不对应,需整理):实验方案实验现象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液中滴加酚酞A浮于水面,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无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向新制的H2S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B产生大量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溶液变成浅红色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镁带与2mol?L1的盐酸反应D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铝条与2mol?L1的盐酸反应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F生成淡黄色沉淀请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 (2)实验用品: (3)实验内容:实验方案(填序号)实验现象(填序

8、号)有关化学方程式(4)实验结论:(5)请用物质结构理论简单说明具有上述结论的原因参考答案:(1)验证Na、Mg、Al、S、Cl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依次减弱、非金属性依次增强的规律;(2)试管、酒精灯、砂纸、镊子、小刀、胶头滴管;(3)实验方案(填序号)实验现象(填序号)有关化学方程式A2Na+2H2O2NaOH+H2BMg+2H2O Mg(OH)2+H2DMg+2HClMgCl2+H2C2Al+6HCl2AlCl3+3H2EAlCl3+3NaOH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2H2OFH2S+Cl22HCl+S(4)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

9、,非金属性逐渐增强;(5)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增强,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考点: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分析:(1)实验涉及Na、Mg、Al、S、Cl第三周期元素对应化合物的性质的递变规律;(2)实验用品:试管、酒精灯、砂纸、镊子、小刀、胶头滴管;(3)根据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溶液的酸碱性选取相应的实验现象;(4)根据实验现象来分析实验的结论,涉及铜周期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5)原子的结构决定元素的性质,利用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10、来分析解答:解:(1)分析每个实验可得出的结论:做的是镁、钠分别和水反应的实验,比较两者和水反应的难易程度,及两者碱性的强弱;Cl2能从H2S中置换出硫;可分别得出镁、铝和盐酸置换反应的难易;氢氧化铝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把上述分析结果连成一个整体从中可比较出钠、镁、铝三种元素金属性强弱和氯、硫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所以其实验目的是验证Na、Mg、Al、S、Cl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依次减弱、非金属性依次增强的规律,故答案为:验证Na、Mg、Al、S、Cl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依次减弱、非金属性依次增强的规律;(2)回忆每个实验过程可知,这些实验要用到的仪器有:试管、酒精灯、砂纸、镊子、小刀、胶头滴

11、管等,故答案为:试管、酒精灯、砂纸、镊子、小刀、胶头滴管;(3)A浮于水面,熔成小球,四处游动,逐渐缩小,溶液变红色可知,该现象对应方案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离子反应为2Na+2H2O=2Na+2OH+H2,由B产生气体,气体可燃,溶液变浅红色可知,该现象对应的方案为用砂纸打磨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液中滴加酚酞,由C反应不十分强烈,产生的气体可燃可知,该现象对应的方案为铝条与2mol/L的盐酸反应,由D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燃可知,该现象对应的方案为镁带与2mol/L的盐酸反应,由F生成淡黄色沉淀可知,该现象对应的方案为向新制的H2S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发生的离子反应为H2S

12、+Cl2=2H+2Cl+S,由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该现象对应的方案为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发生的反应为AlCl3+3NaOH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2H2O,故答案为:实验方案(填序号)实验现象(填序号)有关化学方程式A2Na+2H2O2NaOH+H2BMg+2H2O Mg(OH)2+H2DMg+2HClMgCl2+H2C2Al+6HCl2AlCl3+3H2EAlCl3+3NaOH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2H2OFH2S+Cl22HCl+S(4)实验可知金属性NaMgAl,非金属性ClS,则实验结论为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故答案为: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5)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核对核外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增强,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所以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故答案为: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增强,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实验来验证同周期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明确现象和结论的关系及原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三、综合题(本题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