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丁字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5338663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丁字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丁字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丁字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丁字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丁字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丁字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丁字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丁字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当电解质中某离子的浓度越大时,其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利用这一性质,有人设计出如图所示“浓差电池”(其电动势取决于物质的浓度差,是由一种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转移而产生的)。其中,甲池为3molL1的AgNO3溶液,乙池为1molL1的AgNO3溶液A、B均为Ag电极。实验开始先断开K1,闭合K2,发现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当电流计指针归零后,断开K2,闭合K1,一段时间后B电极的质量增加B. 断开K1,

2、闭合K2,一段时间后电流计指针归零,此时两池银离子浓度相等C. 实验开始先断开K1,闭合K2,此时NO3向B电极移动D. 当电流计指针归零后,断开K2闭合K1,乙池溶液浓度增大参考答案:A【分析】断开K1,闭合K2后,形成浓差电池,甲池为3mol?L-1的AgNO3溶液,乙池为1mol?L-1的AgNO3溶液,Ag+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可知A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NO3-向负极移动;闭合K1,断开K2,为电解装置,与电源正极相连的B极为阳极,阳极金属银被氧化,阴极A析出银,NO3-向阳极移动,乙池浓度增大,甲池浓度减小,据此解答。【详解】A.闭合K1,断开K2后,乙池中

3、的B极为电解池的阳极,银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质量减小,故选A;B.断开K1,闭合K2后,形成浓差电池,甲池为3mol?L-1的AgNO3溶液,乙池为1mol?L-1的AgNO3溶液,Ag+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可知A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NO3-向负极移动,乙池硝酸银浓度逐渐增大,一段时间后电流计指针归零,此时两池银离子浓度相等,故不选B;C.断开K1,闭合K2后,形成浓差电池,A为正极,B为负极,阴离子移向负极,则NO3-向B极移动,故不选C;D.当电流计指针归零后,断开K2闭合K1,为电解装置,与电源正极相连的B极为阳极,阳极金属银被氧化,阴极A析出银,NO3-向阳极

4、移动,乙池溶液浓度增大,故不选D;答案:A2. 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B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C乙烯和聚丙烯都能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D淀粉、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参考答案:B3. 在一定条件下,CO2分解达平衡,测得2CO22CO+O2平衡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在此条件下,CO2分解百分率是( )A.100%B.C.D.参考答案:B4. 铜有两种常见的氧化物CuO和Cu2O。某学习小组取0.98g(用精密天平测量)Cu(OH)2固体加热,有铜的氧化物生成,其质量随温度变化如图1所示:

5、另外,某同学绘制了三条表示金属氧化物与其所含金属元素的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1中,A到B的过程中有0.01 mol电子发生了转移B图1整个过程中共生成0.26 g水C图2三条曲线中,表示CuO和其中所含Cu元素质量关系的曲线是AD图1中A和B化学式分别为Cu2O和CuO参考答案:A略5.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均属化学变化B. BaSO4在医学上用作钡餐,BaSO4对人体无毒C. 14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14C与12C互为同素异形体D.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现象,不属于胶体参考答案:D略6. 已知:NA

6、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8 g Na2O2中所含阴离子的数目是0.2NAB标准状况下,2.24 L 18O2中所含中子的数目是2NAC含NA个Na+的Na2O溶解于1 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D用足量NaOH溶液完全吸收1 mol Cl2时,转移电子的数目是2NA参考答案:B略7. “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A钠、镁、铝具有强还原性,钠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故镁、铝也是B盐酸、硝酸都是强酸,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取CO2,用硝酸也行C由2Fe + 3Cl2 = 2FeCl3 ,可推出2Fe + 3I2 = 2F

7、eI3也成立DCO2和SO2都是酸性氧化物,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O2也是参考答案:B8. 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 B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C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3H8 D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参考答案:A略9. 宁夏的硒砂瓜现今已享誉区内外,西瓜富含硒元素,有延年益寿、抗衰老、抗癌作用,因之得名“硒砂瓜”。二氧化硒(Se)是一种氧化剂,其被还原后的单质硒可能成为环境污染物,通过与浓HNO3或浓H2SO4反应生成SeO2以回收Se。在回收过程当中涉及到如下两个化学反应SeO2+4KI+4HNO3Se+2

8、I2+4KNO3+2H2O;Se2H2SO4(浓)2SO2SeO22H2O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SeO2、H2SO4(浓)、I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SO4(浓) SeO2 I2。B中Se是氧化产物,I2是还原产物C反应中KI是氧化剂,SeO2是还原剂D反应中每有0.6 mol I2生成,转移电子数目为2.4NA参考答案:A略10. 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 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B. 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C. 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

9、料和传递电流D. 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参考答案:C本题使用的是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钢管柱与电源的负极相连,被保护。A外加强大的电流可以抑制金属电化学腐蚀产生的电流,从而保护钢管柱,A正确;B通电后,被保护的钢管柱作阴极,高硅铸铁作阳极,因此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B正确;C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所以高硅铸铁不损耗,C错误;D通过外加电流抑制金属电化学腐蚀产生的电流,因此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D正确。答案选C。11. (多选题)室温下,用含 0.2mol NaOH的溶液恰好吸收0.2mol NO2后得1L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

10、2+2NaOHNaNO3+NaNO2+H2O对反应后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Ka(HNO2)=7.1104、Ka(CH3COOH)=1.7105)()An(NO2)+n(OH)n(H+)=0.1 molB若通入0.01 mol HCl气体,溶液pH大于2(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C若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溶液的碱性会减弱D此时溶液的pH大于0.1 mol/L的CH3COONa溶液参考答案:AB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A、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来计算回答;B、亚硝酸钠可以和盐酸之间发生反应,符合强酸制弱酸的原理;C、醋酸钠溶液显示碱性,碱性强于亚硝酸钠;D、醋酸钠溶

11、液显示碱性,碱性强于亚硝酸钠解答:解:A、根据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对反应后的溶液存在电荷守恒:n(NO3)+n(NO2)+n(OH)=n(Na+)+n(H+),其中硝酸钠是强酸强碱盐,硝酸钠中的n(NO3)=n(Na+),所以剩余的亚硝酸钠溶液中,n(NO2)+n(OH)n(H+)=n(Na+)=0.1 mol,故A正确;B、根据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硝酸钠显示中性,亚硝酸钠显示碱性,若通入0.01 mol HCl气体,亚硝酸钠可以和盐酸之间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亚硝酸,亚硝酸酸性弱于盐酸,溶液pH大于2,故B正确;C

12、、若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醋酸钠溶液显示碱性,溶液的碱性会增强,故C错误;D、Ka(HNO2)=7.1104、Ka(CH3COOH)=1.7105,醋酸酸性弱于亚硝酸,所以醋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0.1 mol/L的亚硝酸钠溶液溶液的pH小于0.1 mol/L的CH3COONa溶液,故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涉及盐的水解原理应用以及溶液中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知识,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梳理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12. 将一小块金属钾投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既能生成气体,又能生成白色沉淀的是A、NH4Cl B、FeCl3 C、MgSO4 D、BaCl2参考答案:C13. 某离子反应涉及 H2O、

13、ClO、 NH4+、 H+、 N2、 Cl六种微粒其中 c(NH4+)随反应进行逐渐减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反应的还原产物是 N2B. 消耗 1 mol 氧化剂,转移电子 3 molC.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 3D. 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参考答案:D某离子反应涉及H2O、ClO、NH4+、H+、N2、Cl六种微粒,其中c(NH4+)随反应进行逐渐减小,则NH4+是反应物,N2是生成物,由此推断该反应为NH4+与ClO-的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离子方程式为:2NH4+3ClO-=N2+3Cl+3H2O+2H+,N元素化合价由-30,Cl

14、元素化合价由+1-1;A项,反应的还原产物是Cl-,故A错误;B项,消耗1mol氧化剂(ClO-),转移2mol电子,故B错误;C项,氧化剂ClO-与还原剂NH4+物质的量之比为3:2,故C错误;D项,反应生成H+,所以反应后酸性明显增强,故D正确。14. 向含1mol HCl和1mol Mg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 mo1L-1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V)间的关系如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加入1L1molL1的Ba(OH)2溶液,其中1molOH消耗1molH,盐酸完全消耗,另1molOH消耗0.5molMg2,1molBa2消耗1molSO42生成1molBaSO4,则加入1LBa(OH)2溶液,共产生1.5mol沉淀,再加入0.5LBa(OH)2溶液,剩下的0.5molMg2全部转化成沉淀,即当加入1.5LBa(OH)2溶液,生成的沉淀最大,因此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项D正确。15. 右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已知A元素的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关于表中六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X元素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