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第二实验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5338662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安阳市第二实验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南省安阳市第二实验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南省安阳市第二实验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南省安阳市第二实验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南省安阳市第二实验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安阳市第二实验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安阳市第二实验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安阳市第二实验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元素R的最高价含氧酸分子式为HnRO2n -2 ,则在气态氢化物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 A3n-12 B3n-6 C3n-4 D2n-4参考答案:A2. 下面所写的有机反应方程式及其类型都正确的是A. 取代反应B. 2CH3CHO O2 2CH3COOH 氧化反应C. CH2CH2 Br2 CH3CHBr2 加成反应D. HCOOH CH3CH2OH HCOOCH3CH2 H2O 取代反应参考答案:B分析:A是苯的硝化反应,注意硝基的书

2、写,结合取代反应的特征分析判断;B.根据守恒关系分析,方程式是否正确,根据氧化反应的概念分析;C.根据加成反应的概念和特征分析判断;D根据酯化反应的原理分析判断。详解:A是苯的硝化反应,为取代反应,但硝基苯书写错误,应该写成,故A错误;B2CH3CHO+O2 2CH3COOH,-CHO转化为-COOH,O原子增加,为氧化反应,故B正确;CCH2CH2 +Br2 CH2Br CH2Br,产物的结构简式书写错误,故C错误;DHCOOH+CH3CH2OH HCOOCH2CH3+H2O,产物书写错误,故D错误;故选B。3. 铊(Tl)是某超导材料的组成元素之一,与铝同族,位于第6周期。Tl3+与Ag在

3、酸性介质中发生反应:Tl3+ + 2Ag = Tl+ + 2Ag+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Tl+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 B、Tl3+的氧化性比Al3+强C、Tl 能形成+3价和+1价的化合物 D、Tl+的还原性比Ag强参考答案:BC略4. 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由Al、Cu、稀H2SO4组成原电池,放电时SO42向Al电极移动B由Mg、Al、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4OH=AlO22H2OC由Al、Cu、浓硝酸组成原电池作电源,用石墨电极来电解硝酸银溶液,当析出1 mol Ag时,消耗铜电极32 gD由

4、Fe、Cu、FeCl3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参考答案:D5. 下列实验操作中都正确的选项是 ( )用剩的药品为避免浪费应放回原瓶 蒸发氯化钠溶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称取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用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时,手拿着试纸经水润湿后靠近气体观察试纸颜色变化A、 B、 C、 D、参考答案:A略6. 今有X、Y、Z、W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XYZW,X、Y、Z处于同一周期,Z、W处于同一主族,X、Y、Z原子序数之和为40,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强碱 BZ一定位于AC若X、Y、W形成的化合物为XYW2

5、,则其水溶液显碱性DX与足量的W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为X2W参考答案:C略7. 下列关于甲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B最简单的有机物C含碳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有机物 D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参考答案:C略8. “纳米技术”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纳米技术”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的混合物具有的性质是 ()A. 能全部通过半透膜 B. 能发生丁达尔现象C. 一定能导电 D. 一定为悬浊液或乳浊液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由“纳米技术”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米

6、的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分散质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则该混合物属于胶体。A胶体不能通过半透膜,A项错误;B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B项正确;C胶体本身不带电,不能导电,C项错误;D该混合物属于胶体,不属于悬浊液或乳浊液,D项错误;答案选B。【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胶体的定义及性质。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由“纳米技术”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米的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分散质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则该混合物属于胶体,根据胶体的性质解答即可。9. A、B、C三种元素,已知A和B两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比B元素原子核内质

7、子数少9个,B被氧化可生成BC3离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AB BA、B、C均属于短周期元素CA、B、C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至少有三种 DB属于第VA族元素参考答案:C略10. 从海藻灰中可以提取碘的主要反应为:2I+Cl2=2Cl+I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I具有氧化性 BCl2是还原剂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氯气的氧化性比碘强参考答案:CD略11. 对铜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当导线中有1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的两极变化是( ) 锌片溶解了32.5克 锌片增重了32.5克 铜片上析出1克氢气 铜片上析出1mol氢气 A B C D 参考答案:A略12. 右图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

8、某种气体a,烧杯和滴管内盛有某种溶液b。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气体a溶液b实验现象ASO2NaOH溶液无色喷泉BNH3H2O含紫色石蕊蓝色喷泉CHClH2O含紫色石蕊红色喷泉DC12饱和食盐水无色喷泉参考答案:D略13. 二硫化碳(CS2)能够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SO2.今用0.228gCS2在448mL氧气(标准状况)中完全燃烧,反应后气体混合物在标准状况时的体积是 ( )A112mL B224ml C336mL D448mL参考答案:D略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处于周期表A族B主族元素X、Y能形成XY2型化合物,则X与Y 的原子序

9、数之差可能为2或5C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存在共价键D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参考答案:B15.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呈透明显碱性的是 AAlO2-、CO32-、Na、K BAl3、Cl-、AlO2-、NaCNa、Al3+、HCO3-、NO3- DFe2、K、H、NO3-参考答案:A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氯化钠溶液,但手边只有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某学生设计了如下方案:如果此方案正确,那么:(1)操作中碳酸氢铵受热(100以上)可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该混合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数值保留

10、到小数点后一位)(2)操作为什么不能改为加硝酸钡溶液?_。(3)操作的目的是_(结合化学方程式回答)。(4)操作的目的是_。参考答案:(1)26.3g/mol (2)改用Ba(NO3)2会使溶液中引入新的杂质离子NO3,以后操作中无法除去(3)发生反应BaCl2+Na2CO3=BaCO3+2NaCl用以除去过量的Ba2(4)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二氧化碳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12分)一定温度下,某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依图所示:(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在图上所示的三个时刻中, (填t1、t2或t3)时

11、刻处于平衡状态,此时V正 V逆(填、或=,);达到平衡状态后,平均反应速率v(N)v(M)= 。(3)若反应容器的容积不变,则“压强不再改变” (填“能”或“不能”)作为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4)已知M、N均为气体,则下列措施能增大反应速率的是 (选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降低压强 C减小M的浓度 D将反应容器体积缩小(5)向一个容积为4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7molSO2和4molO2,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 2SO3(g),经4 s后达到平衡状态,测得SO2的物质的量是3mol,则以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浓度 。参考答案:(1

12、)2NM (或M2 N)(2) t3 = 21 (3)能 (4)AD(5) 0.125molL-1s-1 1 molL-1(各2分)18. (8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右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阴影部分元素N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根据元素周期律,请你预测:H3AsO4、H3PO4 的酸性强弱:H3AsO4 H3PO4。(用“”、“”或“”表示)(2)元素S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分别为 、 ,(3)羰基硫(COS)分子结构与二氧化碳分子结构相似,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请写出羰基硫分子的电子式 (4)单质砷和热的浓H2SO4反应,生成As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参考答案:(8分)(1)N2O5 (2)+6 -2 (3) (4) 2As+3H2SO4(浓) As2O3+3SO2+3H2O 略19. (6分)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制取漂白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