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孙老家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5338116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宿州市孙老家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省宿州市孙老家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徽省宿州市孙老家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徽省宿州市孙老家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徽省宿州市孙老家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宿州市孙老家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宿州市孙老家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宿州市孙老家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设反应 H=akJ/mol. 反应 H=bkJ/mol,以上两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和K2。在不同温度下,K1、K2的值如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T/KK1K29731.472.3811732.151.67Ab0 B在973K下增大压强,K2增大 Cab D在常温下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参考答案:C略2. 下列有关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通常状况下,都是白色的固体 B它们的水溶液都呈碱性C在通常状况下,

2、受热都易分解 D都可以和盐酸反应并生成CO2气体参考答案:C3.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该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NH3 BCl2 CH2SO4 DNa2O参考答案:A略4. 将50 mL 0.5 molL NaCl溶液加水稀释到250 mL,稀释后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1 molL B.0.2 molL C.0.3 molL D.0.4 molL参考答案:A略5. 如表是某饼干包装袋上的说明:品名苏打饼干配料面粉、鲜鸡蛋、精炼食用植物油、白砂糖、奶油、食盐、苏打保质期12个月生产日期2018年7月1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精炼食用植物油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B

3、. 白砂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在人体内水解只转化为葡萄糖C. 向该苏打饼干粉末上滴加碘水可出现蓝色D. 葡萄糖与白砂糖的主要成分既不互为同分异构体,也不互为同系物参考答案:B【详解】A植物油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能与溴水发生较差反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A正确;B白砂糖主要为蔗糖,属于双糖,在人体内水解而转化为葡萄糖与果糖,葡萄糖与果糖均为单糖,故B错误;C苏打饼干粉末中含有淀粉,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故C正确;D葡萄糖是单糖,蔗糖为双糖,二者分子式不同,结构也不同,二者既不是同分异构体,也不是同系物,故D正确;故选B。6. 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 一个盛

4、有HCl气体,另一个盛满H2 和Cl2A原子数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 两个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B密度 C质量 D质子数参考答案:A略7. 下列各烃中,完全燃烧时生成CO2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的是 A.C2H6 B.C2H4 C.C2H2 D.C6H6参考答案:B略8. 在实验室中,对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A有大量的氯气泄漏时,用肥皂水浸湿软布捂住鼻孔,并迅速离开现场B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D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参考答案:A略9. 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的

5、、并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学物质反应,此时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最合适的选择是 A浓硫酸与水 B生石灰与水 C熟石灰与水 D氯化钠与水参考答案:B10. 将3 mol CO和2.5 mol H2O的混合气体充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 CO(g)+H2O(g)CO2(g)+H2(g), 5 min后生成0.75molL-1的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O的平均消耗速率为0.3 molL-1min-1B. 5 min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1C.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H2和H2O的物质

6、的量之比为1:1,则体系处于平衡状态D. 平衡后,增大压强,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参考答案:C1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是40 gB1 mol NaOH的质量是40 gmol1C1 g H2和1 g N2所含分子数相等D等质量的N2、CH4、CO、H2O中,CH4所含分子数最多参考答案:D1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2.4 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B1 mol HCl气体中的粒子数与0.5 mol/L盐酸中溶质粒子数相等C22.4 L的CO气体与1 mol N2所含的电子数相等D任何条件下,16g CH4与18 g H2

7、O所含有电子数均为10NA参考答案:D略13. 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不同的是()ANaCl和HNO3 BH2O和NH3 CCaF2和CsCl DCCl4和HCl参考答案:A略14.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下列数值在反应前后肯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 ) 电子总数 原子总数 分子总数 物质的种类 物质的总质量 物质的总物质的量 A B C D参考答案:A略15. 含MgCl2、KCl、Na2SO4三种溶质的混合液中,已知其中含Cl-1.5mol,K+和Na+共1.5mol,Mg2+为0.5mol,则SO42-的物质的量为A. 0.2molB. 0.5molC. 0.25molD. 0.15mol

8、参考答案:B【详解】溶液呈电中性,忽略水的电离由电荷守恒可知:n(Cl-)+2n(SO42-)=n(K+)+n(Na+)+2n(Mg2+),即:1.5mol+2n(SO42-)=1.5mol+20.5mol,解得n(SO42-)=0.5mol,故B正确;答案:B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在实验室里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硫,有人设计下列实验图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C2H4和SO2。回答下列问题:(1)I、II、III、IV装置可盛放的试剂是I ;II ;III ;IV (将下列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A品红溶液 BNaOH溶液C浓硫酸

9、 D酸性KMnO4溶液(2)能说明SO2气体存在的现象是 。(3)使用装置II的目的是 。(4)使用装置III的目的是 。(5)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 。参考答案:(1)I A ;II B ;III A ;IV D (2) I中品红溶液褪色; (3)除去乙烯中SO2气体; (4)检验SO2是否已除尽; (5)中的品红不褪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12分)已知A、B、C、D、E为中学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均含元素Y,且Y在这些物质中所呈化合价依次升高,其中只有B为单质。若在常温下将气体D通入水中可以发生反应,生成C和E。工业上以A、空气和水为原料,通

10、过催化氧化法制取E。请回答以下问题:(1)A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写出气体D通入水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3)E具有不稳定性,因此实验室中保存E的方法是 ;(4)工业上,若输送Cl2的管道漏气,用A进行检验时可观察到大量白烟,同时有B生成,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当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3mol时,被氧化的A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参考答案:.(12分)(1)三角锥形;第2周期第VA族;(2) 3NO2+H2O = NO + 2 HNO3(3)贮存在棕色瓶中,置于冷暗处(4)8NH3+3Cl2=6NH4Cl+N-2;22.4L(每空2分)略18. I.AD是四种烃

11、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1)与A互为同系物的是_(填序号)(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是_(填序号)(3)D和液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某些有机物的转化如下图所示。已知:A是营养物质之一,米饭、馒头中富含A,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最终产物是B。C是白酒的主要成分,能直接氧化成酸性物质D。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名称是_;C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2)反应所需要的试剂是_(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若实验室利用下图制备E,导管口不能深入N试管中液面下的原因是_参考答案:I. (1) C (2)B (3) . (1)淀粉 羟基 (2)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3) C2H5O

12、H+CH3COOHCH3COOC2H5+H2O (4) 防止倒吸解析:I.由球棍模型可知,A为甲烷,B为乙烯,C为丁烷,D为苯。(1)与A互为同系物的是C,故答案为:C;(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是B,发生氧化反应,故答案为:B;(3)D和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和HBr,反应为,故答案为:;(1)A的名称是淀粉;C中官能团的名称是羟基,故答案为:淀粉;羟基;(2)反应为醛氧化生成羧酸,所需要的试剂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故答案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H5OH+CH3COOHCH3COOC2H5+H2O,故答案为:C2H5OH+CH3COOHCH3COOC2H5+H2O;(4)制备乙酸乙酯,导管口不能深入N试管中液面下的原因是防止倒吸,故答案为:防止倒吸。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和有机物的推断,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是反应 的条件。19. (3分)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或扭伤时,队医随即对准球员的受伤部位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