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羲之艺术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5338097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沂市羲之艺术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临沂市羲之艺术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临沂市羲之艺术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临沂市羲之艺术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临沂市羲之艺术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沂市羲之艺术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沂市羲之艺术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临沂市羲之艺术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甲、乙两电池电极材料都是铁棒与碳棒,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两电池中均为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有红色物质析出的是甲池中的_棒,乙池中的_棒(填“Fe”或“C”)乙池中的阳极反应式为:_乙池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若两池中均为饱和NaCl溶液,溶液中滴两滴酚酞乙池中总的离子方程式为:_甲池C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甲池中首先出现红色的是_极;乙池中首先出现红色的是_极(填“Fe”或“C”)参考答案:(1) C Fe 4O

2、H-4e2H2O+O2 2CuSO4+2H2O 2H2SO4+2Cu+O2 (2) 2Cl+2H2O2OH+H2+Cl2 2H2O+O2+4e4OH C Fe分析:根据装置图可判断甲是原电池,铁作负极,石墨做正极;乙是电解池,根据电子的流向可知石墨电极是阳极,铁电极是阴极,据此解答。详解:(1)若两电池中均为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则铁是负极,石墨是正极,溶液中的铜离子在正极放电析出铜。乙是电解池,铁电极是阴极,溶液中的铜离子在阴极放电析出铜,则有红色物质析出的是甲池中的C棒,乙池中的Fe棒;乙池中的阳极是碳棒,溶液中的氢氧根放电,反应式为4OH-4e2H2O+O2;乙池中生成物是硫酸

3、、氧气和铜,则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SO4+2H2O2H2SO4+2Cu+O2;(2)若两池中均为饱和NaCl溶液,溶液中滴两滴酚酞。则乙池中阳极氯离子放电,阴极氢离子放电,则总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2OH+H2+Cl2;甲池溶液显中性,相当于是钢铁的吸氧腐蚀,则C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O2+4e4OH;甲池中正极氧气得到电子转化为氢氧根,则首先出现红色的是C极;乙池中氢离子在阴极铁电极放电,从而破坏阴极周围水的电离平衡,氢氧根浓度增大,则首先出现红色的是Fe极。2. 将一块钠投入到盛有煤油和水的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钠停留在煤油层中不发生反

4、应C钠在煤油中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煤油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上下跳动 参考答案:C3. 某学生进行蔗糖的水解实验,并检验水解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他的操作如下:取少量纯蔗糖加水配成溶液;在蔗糖溶液中加入35滴稀硫酸;将混合液煮沸几分钟、冷却;在冷却后的溶液中加入银氨,在水浴中加热。实验结果没有银镜产生。其原因是A.蔗糖尚未水解 B. 煮沸后的溶液中没有加碱,以中和作催化剂的酸C.加热时间不够 D. 蔗糖水解的产物中没有葡萄糖参考答案:B略4. 下列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乙烷与氯气制备一氯乙烷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苯和硝酸反应制备硝基苯乙烯与氧气在银催化作用下生成

5、环氧乙烷A BC D参考答案:B解:产物有多种,不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故错误;反应物中原子全部转化为产物,且产物只有一种,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故正确,产物有两种,不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故错误;反应物中原子全部转化为产物,且产物只有一种,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故正确,故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故选B5. 将0.1 mol?L1的FeCl3溶液与0lmol?L1的KI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2FeCl3+2KI2FeCl2+2KCl+I2,下列能证明该反应存在一定的反应限度的是()A溶液中能检测到Fe2+B溶液中能检测到I2C溶液中能检测到Fe3+D溶液中能检

6、测到Cl参考答案:C【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分析】通过检验少量的反应物是否剩余来判断KI溶液和FeCl3溶液反应是否存在一定的反应限度【解答】解:将0.1 mol?L1的FeCl3溶液与0lmol?L1的KI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2FeCl3+2KI?2FeCl2+2KCl+I2,则两种反应物按1:1投入,又按1:1反应,所以只要能检验出Fe3+或者I剩余,即可证明该反应存在一定的反应限度,故选:C6. 已知aAn+、bB(n+1)+、cCn-、dD(n+1)-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关于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BCD B.原子序数:bacdC. 离子半径:DC

7、BA D.金属性:BA,非金属性DC参考答案:B7. 如图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滴管的胶头,然后打开止水夹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ACl2(饱和食盐水)无色喷泉BNH3(H2O含石蕊)蓝色喷泉CHCl(H2O含石蕊)红色喷泉DSO2(NaOH溶液)无色喷泉参考答案:A【考点】实验装置综合【分析】能形成喷泉,圆底烧瓶中的气体应易溶或能烧杯中的液体发生反应,结合选项中对应物质的性质解答【解答】解:A因NaCl溶液抑制Cl2的溶解,则挤压胶管的胶头,气压变化不明显,则不会形成喷泉,故A错误;B因氨气极易溶于水,则挤压胶管的胶头,使烧瓶中的气压减小,且小于外

8、界大气压,则形成喷泉,又因氨水溶液显碱性,石蕊遇碱变蓝,故形成蓝色喷泉,故B正确;C氯气与与水反应生成酸,石蕊遇酸变红,可形成红色喷泉,故C正确;D因S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生成盐和水,溶液为无色,则挤压胶管的胶头,使烧瓶中的气压减小,且小于外界大气压,则形成无色喷泉,故D正确故选A8.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苯与溴反应制溴苯 B.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共热制取硝基苯C.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乙烯与氯化氢反应制氯乙烷 D.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制肥皂参考答案:C略9. 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A铍的原子失电子能力比镁弱 B砹的氢

9、化物不稳定CH2Se比H2S稳定DNaOH比Mg(OH)2的碱性强参考答案:C10. 下列物质中,最易跟氢气反应的是 AO2 BN2 CF2 DCl2参考答案:C11. 如图为农夫山泉矿泉水瓶上的部分说明文字,列出了该饮用天然水理化指标。这里的钙、镁、钾、钠是指 ( )饮用天然水理化指标矿物元素 测定结果钙4.0 mg/L镁0.5 mg/L钾0.35 mg/L钠0.8 mg/L偏硅酸1.8 mg/LpH (25) 7.1A. 原子 B.元素 C. 单质 D. 分子参考答案:B12.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蛋白质 B油脂 C淀 粉 D聚氯乙烯 参考答案:B1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10、A分液:用分液漏斗分开汽油和植物油的混合溶液B测pH:将pH试纸插入某溶液中,变色后与比色卡对比,读取pHC称量: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得(氢氧化钠固体 + 烧杯)总质量为25.56 gD取量:用规格为10 mL的量筒量取8.0 mL液体参考答案:D略14. 将0.2mol某烷烃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气体缓缓通过0.5L 2mol/L的NaOH溶液中,生成正盐和酸式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该烷烃是 A甲烷 B乙烷 C丙烷 D丁烷参考答案:D1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C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

11、了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参考答案:D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为了证明、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实验室常选用制CO2的发生装置制SO2;实验室在用MnO2跟浓盐酸反应制备Cl2时,应选用图中A、E两发生装置中的_ _装置(填装置序号)。在制Cl2的反应中浓盐酸所表现出的性质是_ _。(2)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给B、D两个试管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_ _;D_ _。(3)装置C的作用是_ _。(4)甲、乙两名同学分别利用如图

12、所示装置探究两种气体按不同比例混合后的漂白性,试分析:在气体进入品红溶液之前,先将SO2和Cl2通过盛有浓硫酸装置的目的是_。 甲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通气一段时间后,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其原因是_,并写出其相应的离子方程式:_ _。乙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通气一段时间后,品红溶液颜色随时间推移变得越来越浅。其原因是_。参考答案:(1) _E_ _还原性和酸性_(2) _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_ _溶液没有明显变化_(3) _保证安全,吸收多余的氯气和二氧化硫_(4)_使两种气体充分混合;通过观察气泡的速度控制气体流量,使二者按一定比例混合_ _SO2和Cl2按11进气,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无漂

13、白性的H2SO4和HCl_ _SO2Cl22H2O=4HSO422Cl_SO2和Cl2的进气速度不相等,混合发生反应后其中一种气体有剩余,仍具有漂白性_解析:(1)实验室制取氯气所用药品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应选用固液加热型装置,选E;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方程式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由HCl生成MnCl2,氯元素化合价不变,由HCl生成Cl2,氯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浓盐酸所表现出的性质是酸性和还原性。(2)次氯酸的漂白性是永久性的,加热时次氯酸漂白过的溶液无变化,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暂时的,加热时品红溶液能重新变成红色。(3)氯气和二氧化硫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氯气和二氧化硫都和碱反应,所以装置C的作用是保证安全,吸收多余的氯气和二氧化硫气体。(4)浓硫酸和二氧化硫、氯气不反应,但氯气和二氧化硫在该装置中能充分混合,且通过观察气泡的速度控制气体流量,使二者按一定比例混合。氯气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有还原性,二者能按11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气体失去漂白性,离子反应方程式为SO2Cl22H2O=4HSO422Cl。如果SO2和Cl2的进气速度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