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王湖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5337921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晋中市王湖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西省晋中市王湖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西省晋中市王湖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西省晋中市王湖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西省晋中市王湖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晋中市王湖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晋中市王湖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晋中市王湖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绿原酸是咖啡提取液的成分之一,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6H18O9B分子中有4个手性碳原子C. 水解产物都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D在一定条件下,1 mol该物质最多可与8 mol NaOH反应参考答案:AB略2.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小苏打溶液中滴加足量石灰水:2HCO3+Ca2+2OH=CaCO3+CO32+2H2OB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入Ba(OH)2恰好使S

2、O42反应完全:2Ba2+4OH+Al3+2SO42=2BaSO4+AlO2+2H2OC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SO2气体:2ClO+SO2+H2O=2HClO+SO32D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2Fe2+2H+H2O2=2Fe3+2H2O参考答案:D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酸式盐和碱反应量少的全部反应,离子方程式中符合化学式组成比;B、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入Ba(OH)2恰好使SO42反应完全按照1;2反应;C、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氧化二氧化硫为硫酸;D、亚铁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被过氧化氢氧化为铁离子解答:解:A、小苏打溶液中滴加足量石灰水反应的

3、离子方程式:HCO3+Ca2+OH=CaCO3+H2O,故A错误;B、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入Ba(OH)2恰好使SO42反应完全按照1;2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Ba2+4OH+NH4+Al3+2SO42=2BaSO4+Al(OH)3+NH3?H2O,故B错误C、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O+SO2+H2O=Cl+2H+SO42,故C错误;D、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亚铁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被过氧化氢氧化为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2H+H2O2=2Fe3+2H2O,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拉方程式书写方

4、法和正误判断,主要是量不同产物不同,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理解,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3. 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明矾KAl(SO4)2?12H2O在水中能形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B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不可能与氧气发生反应C浓H2SO4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与Cu发生剧烈反应D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将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也能恢复原色参考答案:A4. 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下表所示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下列各组中,有错误的组合是()选项甲乙、丙、丁A常见干燥剂浓硫酸、无水氯化钙、碱石灰

5、B常见合金不锈钢、硬铝、生铁C非电解质CO2、SiO2、H2OD强电解质HCl、Na2O、BaSO4参考答案:C略5. X、Y、Z、W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焓变: H=H1+H2,则X、Y可能是( ) C、CO; AlCl3、Al(OH)3; Fe、Fe(NO3)2;FeBr2、FeBr3; A B C D参考答案:D略6. 背景材料:2006年5月信息时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钠的摄取量少于2000mg,长期过量摄入钠可能引起高血压肾病胃病;2007年7月,广西加大人工降雨作业强度,使夏季旱情得以缓解;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大资源改善空气质量称为“蓝天工程”;2008年夏季奥运会

6、将在我国举行,这次奥运会要突出“绿色奥运 科技奥运 人文奥运”的理念,下列相应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钠是活泼金属,常常保存在煤油中,人们每天可提取少于2000mg的金属钠BAgI和干冰都可用于人工降雨C加大石油 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不利于“蓝天工程”的建设D把环境保护作为奥运设施规划和建设的首要条件之一参考答案:答案:A7. 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纯碱溶液和烧碱溶液均呈碱性,说明二者均属于碱B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C某酸与Na2CO3反应生成CO2,说明该酸一定是强酸D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

7、色,该溶液中一定含Fe2+参考答案:D【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二价Fe离子和三价Fe离子的检验【分析】A、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的化合物为碱;B、二氧化硫和氯气的漂白原理不同;C、酸性比碳酸强的酸均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D、Fe2+和KSCN溶液不显色,而Fe3+和KSCN溶液反应变红色【解答】解:A、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的化合物为碱,而纯碱是碳酸钠,是盐不是碱,故A错误;B、二氧化硫和氯气的漂白原理不同,氯气是由于溶于水后有强氧化性而使品红褪色,而二氧化硫是由于和品红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而使品红褪色,故原理不同,故B错误;C、酸性比碳酸强的酸均能和碳酸钠反应

8、生成二氧化碳,而醋酸虽然是弱酸,但酸性比碳酸强,故也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C错误;D、Fe2+和KSCN溶液不显色,而Fe3+和KSCN溶液反应变红色,故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中无铁离子,而滴加氯水后,溶液变红色,说明此时溶液中有了铁离子,则此时的铁离子只能是原溶液中本来的Fe2+转化而来的,故溶液中有Fe2+,故D正确故选D8.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与Y、X与Z位于同一主族,W与X可形成共价化合物WX2,Y原子的内层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2.5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WX2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都为8电子结构 B. WX2、

9、ZX2中的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都相同 C. WX2是以极性键结合成的非极性分子 D.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XWYZ 参考答案:D9.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大量共存的是 ( ) A在含有、 B在、 C在、 D在澄清透明的无色溶液中:、参考答案:A略10. 已知Fe3O4可表示成(FeOFe2O3),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总反应为:3Fe2+2S2O+O2 +4OH=Fe3O4+S4O6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和S2O是氧化剂,Fe2+是还原剂 B每生成1mol Fe3O4,则转移电子数为2mol C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最之比为11D若有2mol Fe2+被氧化,则被

10、Fe2+还原的O2为0.5mol参考答案:D略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氯化钠的电子式是B按照不同分类标准,KAl(SO4)2属于强电解质、硫酸盐、酸式盐C标准状况下,2.24 L C2H6中含有0.6 NA对共用电子对DMg、F2、H2O2依次是只有还原性、只有氧化性、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参考答案:D12. 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A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 + 2Fe3+ Cu2+ + 2Fe2+ BNa2O2与H2O反应制备O2 :Na2O2+ H2O 2Na+ + 2OH- + O2C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l2 + H2O 2H+ + Cl- + Cl

11、O-D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2MnO4- + 6H+ + 5H2O2 2Mn2+ + 5O2 + 8H2O 参考答案:A1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e与S混合加热生成FeS2 B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C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有一氧化氮生成 D在常温下,铝与浓硫酸不会发生反应参考答案:C略14. 下列物质在光束照射下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 A. B稀豆浆 C NaC1溶液 DFe( OH)3参考答案:B略15. 下列物质中既可通过化合反应生成,又可通过复分解反应生成的是A. SO3 B.HNO3 C.CuS D.Al2S3参考答案

12、:BA项SO3不可通过复分解反应生成;C项Cu和S化合生成Cu2S;D项Al2S3在水溶液中双水解完全,不能用复分解反应生成,故选B。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下图是实验室中制备气体或验证气体性质的装置图(1)仪器a的名称是_。(2)利用上图装置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圆底烧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装置B中的溶液为_;烧杯中溶液的作用为_。(3)在上图所示圆底烧瓶内加入碳,a中加入浓硫酸,开始实验,加热产生的气体缓慢通过后续装置完成如下实验:实验1:证明SO2具有漂白性和还原性实验2:证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的强B中为少量品红溶液,C中为少量酸性KMnO4溶液,则

13、证明SO2具有漂白性的现象为_。D中应加入足量的_(填溶液名称),E中加入_(填溶液名称),证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的强的现象为_。参考答案:(1)分液漏斗(2)MnO2+4H+2Cl-=Mn2+Cl2+2H2O饱和食盐水 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3)B中品红溶液褪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硅酸钠溶液,D中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E中溶液变浑浊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为探究NH4HCO3和NaOH的反应,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含0.1 mol NH4HCO3的溶液中加入0.1 mol NaOH,反应完全后,滴加氯化钙稀溶液。 若有沉淀,则NH4HCO3与NaOH的反应可能为_(写离子方程式); 若无沉淀,则NH4HCO3与NaOH的反应可能为_(写离子方程式)。 该实验方案有无不妥之处?若有,提出修正意见。参考答案:HCO3-+OH-CO32-+H2O、NH4+OH-NH3+H2O 需先煮沸,然后滴加氯化钙稀溶液 (3分)略18. (5分)(1)新型离子化合物HC60+CB11H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