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安徽省安庆市皖河农场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5337812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安庆市皖河农场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安庆市皖河农场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安庆市皖河农场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安庆市皖河农场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安庆市皖河农场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安庆市皖河农场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安徽省安庆市皖河农场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安徽省安庆市皖河农场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物质中既含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A. MgCl2B. NH4ClC. H2O2D. Na2O2参考答案:D【分析】一般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非极性键,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极性键。【详解】A项、MgCl2中只含有离子键,故A不符合题意;B项、NH4C1中铵根离子与氯离子以离子键结合,铵根离子中N原子与H原子间以极性共价键结合,故B不符合题

2、意;C项、H2O2中不含有离子键,故C不符合题意;D项、Na2O2中钠离子与过氧根离子以离子键结合,过氧根离子中O原子与O原子间以非极性键结合,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化学键,熟悉化学键的成键元素及一般规律,注意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区别,注意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区别是解答关键。2. 根据如图所示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C(s)+H2O(g)CO(g)+H2(g) 能量增加(b-a) kJmol-1B. 该反应过程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C. 1mol C(s)和1mol H2O(l)反应生成1mol CO(g)和1mol H2(g)吸收热量

3、131.3 kJD. 1 mol C(g)、2 mol H、1 mol O转变成1 mol CO(g)和1 mol H2(g)放出的热量为a kJ参考答案:C由图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s)+H2O(g)CO(g)+H2(g)H=(b-a) kJmol-1,A正确;该反应过程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B正确;根据图像可知1mol C(s)和1mol H2O(g)反应生成1mol CO(g)和1mol H2(g)吸收热量131.3 kJ,而1mol H2O(l) 变为1mol H2O(g)时要吸收热量,因此1mol C(s)和1mol H2O(l

4、)反应生成1mol CO(g)和1mol H2(g)吸收热量大于131.3 kJ,C错误;由图可知,1 mol C(g)、2 mol H、1 mol O转变成1 mol CO(g)和1 mol H2(g)放出的热量为akJ,D正确;正确选项C。3.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 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B. H2O2的电子式:C. 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 次氯酸分子的结构式:HOCl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A、此模型属于比例模型,故错误;B、H2O2属于共价化合物,不是离子化合物,故错误;C、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总数,故错误;D、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OCl,故正确。4. 设NA为阿伏

5、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62g Na2O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含有O2-的离子数为NAB. 50mL 12mol/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数为0.3NAC. 4.4 g D218O与T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2.4NAD. 标准状况下,22.4L 氯气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参考答案:CA. 62gNa2O溶于水后生成氢氧化钠,所得溶液中不含有O2-,A错误;B. 50mL 12mol/L的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是0.6mol,与足量的MnO2充分反应后浓度降低,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转移电子数小于0.3NA,B错误;C. D218O与T2O的相对分子质

6、量均是22,且均含有12个中子,因此4.4gD218O与T2O组成的物质中所含中子数为2.4NA,C正确;D. 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的物质的量是1mol,与足量的水反应是可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NA,D错误,答案选C。5. 反应A+3B=4C+2D,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其平均反应速率v(X)(表示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生成物的生成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v(A)=0.4mol/(Ls)B. v(B)=0.8mol/(Ls)C. v(C)=1.2mol/(Ls)D. v(D)=0.7mol/(Ls)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对于不同物质表示的分压速率,将其转化为同种物质表示的形式。都

7、用A表示为:B、v(A)=1/3 v(B)=0.8/3 mol/(Ls);C、v(A)=1/4 v(C)=0.3 mol/(Ls);D、v(A)=1/2 v(D)=0.35 mol/(Ls),四个数值中只有A值最大,答案选A。6. 下列变化中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进行的是 ( )AFe3+Fe2+ BSO32-SO42- CCO32-CO2 DMnO4-Mn2+参考答案:B略7. 将标准状况下的a L HCl(气体)溶于1000 g水中,得到的盐酸的密度为b g/mL ,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 mol/L Bmol/LCmol/L Dmol/L参考答案:D略8. 下列事实不能说明X元素比Y

8、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 )A与H2化合时X单质比Y单质容易B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甲失的电子比乙多DX单质可以把Y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时可以依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或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以及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或者是它们之间的相互置换能力,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少没有直接的关系,故选C。9. 肼(H2NNH2)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断裂1 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NN为942、O=O为500、NN为154,则断裂1 mol NH键

9、所需的能量(kJ)是 ()A194 B391 C516 D658参考答案:B10. 下列反应中,改变反应物的用量或浓度,不会改变生成物的是()A铜与硝酸溶液B铁粉在氯气中加热C氯化铝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D碘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参考答案:B解:A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与硝酸浓度有关,故A不选;B铁粉在氯气中加热只生成氯化铁,与反应物的用量或浓度无关,故B选;C氯化铝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氢氧化钠溶液少量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钠溶液过量生成偏铝酸钠,与反应物的用量有关,故C不选;D碘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氯气少量只氧化碘离子,氯气过量氧化碘离子和铁离子,与反应物的用

10、量有关,故D不选;11. 将6 mol A和5 mol B混合于4 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 =nC(g)2D(g),5 s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2 mol D,经测定以C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olL1s1。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以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olL1s1Bn值等于1C平衡时,B的浓度为1 molL1D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50% 参考答案:C略12. 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胶体外观不均匀B. 胶体不能透过滤纸C. 豆浆是属于胶体D. 胶体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是大于100nm参考答案:C略13. 如表所示的五种元素中,W、

11、X、Y、Z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YWZTA. 原子半径:WYXB. X、Y、Z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C. 由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共价键D. T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4周期 A族参考答案:D【分析】根据给定的表格信息,W、X、Y、Z为短周期元素,则X、Y为第二周期元素,W、Z为第三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设X最外层为x,则Y为x+1,W为x-1,Z为x+2,可求解x=5,则X为N,Y为O,W为Si,Z为Cl;T为Ge;【详解】A. 原子半径:SiNO,即WX Y,A错误;B. X、Y、Z三

12、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分别为:NH3、H2O、HCl的沸点H2O NH3HCl,B错误;C. 由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硝酸铵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C错误;D. T(G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 A族,D正确;答案为D14. 下列物质所含原子都形成8 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AH2O BPCl5 CNa2O2 DC6H6参考答案:C略15. 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以LiOH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 B放电时正极上有氢气生成 C放电时OH向正极移

13、动 D总反应为:2Li2H2O = 2LiOHH2参考答案:C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某化学实验需要450 mL 0.10 molL-1 Na2CO3溶液,某同学选用Na2CO310H2O晶体进行配制,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应选择_mL容量瓶。(2)需称取Na2CO310H2O的质量为_g。(3)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填字母代号)。A用托盘天平称取Na2CO310H2O晶体 B上下颠倒摇匀C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D洗涤所用仪器并将洗涤液转移进容量瓶E将所称取的晶体溶于蒸馏水并冷却至室温F将溶液转入容量瓶(4)另需配制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称量时若将Na

14、OH固体置于滤纸上称量,则所配溶液浓度_;若容量瓶中有检漏时残留的少量蒸馏水,会使所配溶液浓度_;NaOH溶解后未经_;立即注入容量瓶至刻度线,会使浓度_;定容时必须使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若仰视会使所配溶液浓度_(凡涉及浓度变化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5)向200 mL所配的 0.10 molL-1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10 mL 12.25%稀H2SO4(=1.0 g/cm3),理论上能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_mL。参考答案:(1)500 (2)14.3 (3) A E F D C B (4)偏低 无影响 冷却 偏高 偏低 (5)112【详解】(1)由于没有450mL容量瓶,则该实验应选择500mL容量瓶。(2)需称取Na2CO310H2O的质量为0.5L0.1m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