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西省临汾市浇底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5337642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山西省临汾市浇底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年山西省临汾市浇底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2年山西省临汾市浇底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2年山西省临汾市浇底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2年山西省临汾市浇底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山西省临汾市浇底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山西省临汾市浇底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山西省临汾市浇底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右图是关于反应A2(g)+3B2(g)2C(g) H0的平衡移动图像,影响平衡移动的原因是A升高温度,同时加压 B降低温度,同时减压 C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 D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参考答案:D解析:A、升高温度,同时加压,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逆反应速率应在原速率的上方,故A错误;B、降低温度,同时减压正逆反应速率都降低,正反应速率应在原速率的下方,故B错误;C、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2、,逆反应速率应在原速率的上方,但正反应速率增大更多,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C错误;D、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图象符合,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2. 现需要物质的量浓度约为2 molL1 的NaOH溶液100 mL,下面的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7.8 g Na2O2固体,放入250 mL烧杯中,用100 mL 量筒量取100 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B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100 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C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100 mL

3、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D用100 mL量筒量取40 mL 5 molL1NaOH溶液,倒入250 mL烧杯中,再用另一量筒量取60 mL蒸馏水,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参考答案:D略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的熔点一定高于共价化合物B由盐酸的酸性强于氢硫酸,可知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硫元素 C共价化合物中只存在共价键,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D第二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从左到右依次升高参考答案:C略4. 在铁与铜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剩余金属m1g,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后,剩余金属m2

4、g,则m1与m2之间的关系是Am1一定大于m2Bm1可能等于m2Cm1一定等于m2Dm1可能大于m2参考答案:A略5. 某强氧化剂XO(OH)2+被Na2SO3还原。如果还原2.410-3mol XO(OH)2+,需用30mL 0.2mol/L的Na2SO3溶液,那么X元素被还原后的价态是A.+2 B.+1 C.0 D.-1参考答案:【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规律B3【答案解析】C 解析:XO(OH)2+中X的化合价是+5,Na2SO3中S的化合价从+4升高到+6,设X元素被还原后的价为a,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降必相等:2.410-3(5-a)=0.20.03(6-4),解得a=0故答案

5、选C【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规律,应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降必相等解答。6. 中学常见物质A、B、C、D存在下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该转化关系中A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金属钠 硫单质 NH3 Na2CO3 AlCl3溶液 单质铁A3种 B4种 C5种 D6种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金属钠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Na2O,Na2O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Na2O2,正确;硫单质与氧气发生反应只能产生SO2,SO2与氧气在催化剂存在下被催化氧化产生SO3,正确;NH3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产生NO,NO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NO2,正确;Na2CO3能与Ca(OH)2发生反应产

6、生CaCO3和水;与二者物质的量的多少无关,错误;AlCl3溶液与少量NaOH发生反应产生Al(OH)3和NaCl;与足量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产生NaAlO2、NaCl和水,正确;单质铁与少量的硝酸发生反应产生Fe(NO3)2,再加入足量的硝酸发生反应产生Fe(NO3)3,正确。因此符合该关系的物质共有5种,因此选项是C。7.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10mL0.02 mol/L HCl溶液与10mL0.02 mol/L Ba(OH)2溶液充分混合,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20mL,则溶液的pH=12B在0.1 mol/LHCOONa溶液中,C(OH)C(HCOOH)C(H)C中和pH与体积

7、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D苯酚、淀粉KI、乙酸、氢氧化钾四种溶液可用 FeCl3溶液一次鉴别参考答案:C8. 下列实验操作会引起测定结果偏高的是A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实验中,晶体加热完全失去结晶水后,将盛试样的坩埚放在实验桌上冷却B中和滴定用的锥形瓶加入待测液后,再加少量蒸馏水稀释C为了测定一包白色粉末的质量,将药品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并需移动游码使之平衡D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参考答案:C9.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Cu与足量稀硝酸反应产生NA个NO分子B标准状况下, 2.24 L CHCl3的分子数为0

8、.1 NACt时,1L pH=6的纯水中,含110-6 NA个OH-D向FeI2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当有1mol Fe2+被氧化时,总共转移电子的数目为1 NA参考答案:C略10. 已知Fe3O4可表示成(FeOFe2O3),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总反应为:3Fe2+2S2O+O2+4OH=Fe3O4+S4O+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和S2O是氧化剂,Fe2+是还原剂 B每生成1mol Fe3O4,则转移电子数为2mol C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若有2mol Fe2+被氧化,则被Fe2+还原的O2为0.5mol参考答案:D略11. 在给定条件的水溶

9、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能与Al反应生成H2的溶液:Ca2+、NH4+、HCO3、ClBc(Fe2+)=0.05mol/L的溶液:H+、Na+、NO3、SO42CpH=12的溶液:Na+、K+、Cl、NO3D由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的溶液:K+、Ba2+、ClO、CO32参考答案:C略12. 下列所述事实与化学(离子)方程式不相符的是()A. 能说明非金属性Cl C: 2HCl+CaCO3 = CaCl2+CO2+H2OB. 能说明氧化性H2O2 Fe3+: 2Fe2+H2O2+2H+ = 2Fe3+2H2OC.已知:H+(aq)+OH(aq)=H2O(l)H=-57.3

10、 kJmol-1(稀溶液),能说明稀硫酸与NaOH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为57.3 kJD.能说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 CH3COO+H2O CH3COOH+OH参考答案:AA、比较非金属性强弱时是通过比较非金属形成的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的强弱,在此反应中只能说明盐酸酸性强于碳酸酸性,不能说明高氯酸的酸性与碳酸的酸性的强弱,错误。13. 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 )A.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3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SO42、IC.常温下在c(H)11013 mol?L1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Mg2、Cu2、SO42、NO3D.加入

11、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H4、Fe2、SO42、NO3参考答案:A解析:A. HCO3只能存在在弱碱性溶液中,故此组离子可以大量存在,正确;B.在酸性溶液中ClO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把I氧化,错误;C.常温下在c(H)11013 mol?L1的溶液显示碱性, Mg2、Cu2在碱性溶液中生成沉淀,错误;D.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的性质可能是显示酸性的,也可能是显示碱性的,在检测溶液中NH4与Fe2都能发生反应,错误。14. 下列有关生活和生产中的化学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A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铝合金的大量使用归功于人们能使用焦炭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得铝 C发电厂的燃煤在

12、燃烧时加入适量石灰石,有利于环境保护D因为食盐能使细菌等蛋白质发生变性,所以用食盐腌制过的食品能较长时间不变质参考答案:C略15. 右图是一种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的工作示意图。放电时该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负极:LixC6xe=C6xLi+(LixC6表示锂原子嵌入石墨形成的复合材料)正极:Li1xMnO2xLi+x e=LiMnO2(LiMnO2表示含锂原子的二氧化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的反应式为Li1xMnO2LixC6LiMnO2C6BK与M相接时,B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CK与N相接时,Li由A极区迁移到B极区D在整个充、放电过程中至少存在3种形式的能量转化参考答案:D略二、

13、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通过实验研究NO2的性质。任务1:利用上图所示装置探究NO2能否被NH3还原(K1、K2为止水夹,夹持固定装置略去)。(1)E装置中制取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若NO2能够被NH3还原,预期观察到C装置中的现象是。(3)实验过程中,未能观察到C装置中的预期现象。该小组同学从反应原理的角度分析了原因,认为可能是:NH3还原性较弱,不能将NO2还原;在此条件下,NO2的转化率极低;。(4)此实验装置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是。任务2:探究NO2能否与Na2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5)实验前,该小组同学提出三种假设。假设1:二者不反应;

14、假设2:NO2能被Na2O2氧化;假设3: 。(6)为了验证假设2,该小组同学选用任务1中的B、D、E装置,将B中的药品更换为Na2O2,另选F装置(如下图所示),重新组装,进行实验。装置的合理连接顺序是(某些装置可以重复使用) 。实验过程中,B装置中淡黄色粉末逐渐变成白色。经检验,该白色物质为纯净物,且无其他物质生成。推测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参考答案:(1)Cu + 4HNO3 (浓) = Cu(NO3)2 + 2NO2+ 2H2O (2)C装置中混合气体颜色变浅(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3)在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极慢。(4)缺少尾气吸收装置(5)NO2能被Na2O2还原(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6)EDBDF或EDBF2NO2 + Na2O2 = 2NaNO3略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