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马街镇第三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5233396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马街镇第三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马街镇第三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马街镇第三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马街镇第三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马街镇第三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马街镇第三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马街镇第三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马街镇第三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A. 做简谐运动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相同时,加速度也相同B. 做简谐运动的质点,经过四分之一周期,所通过的路程一定是一倍振幅C. 根据麦克斯电磁场理论可知,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磁场D. 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只减小双缝到光屏间的距离,两相邻亮条纹间距离将变大E. 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时频率不变,波长变长。参考答案:ACE2. 如图所示,在同一平台上的O点水平抛出的三个物体,分别落到a、b、c三点,则三个物体运动的初速度

2、va,vb,vc的关系和三个物体运动的时间ta,tb,tc的关系分别是( )Avavbvc tatbtc Bvavbvc ta=tb=tcCvavbtbtc Dvavbvc tatbtc参考答案:C三个物体落地的高度hahbhc,根据h=,知,tatbtcxaxbxc,根据x=vt知,a的水平位移最短,时间最长,则速度最小;c的水平位移最长,时间最短,则速度最大,所以有vavbvc故C正确,A、B、D错误3. 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一秒末的速度达到4m/s,第2秒内物体的位移是A2m B4m C6m D8m参考答案:C4. 以下对物理学知识的相关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用透明的标准

3、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是利用了光的偏振B变化的电场周围不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C交警通过发射超声波测量车速是利用了波的干涉原理D狭义相对论认为,在惯性参照系中,光速与光源、观察者间的相对运动无关参考答案:BD5. 如图所示,一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对箱子施加一斜向上的拉力F,保持拉力的方向不变,在拉力F的大小有零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箱子未离开地面)关于摩擦力f的大小随机拉力F的变化关系,下列四副图可能正确的是()ABCD参考答案:B【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分析】当这个力从零开始逐渐增大过程中,木箱先保持静止状态,受到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分析摩擦力的变化;后来物体开始运动,受到滑动摩擦力,

4、根据竖直方向是力平衡,分析物体所受的支持力如何变化,由f=N分析摩擦力如何变化【解答】解:设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木箱处于静止状态时,根据平衡条件得:木箱所受的静摩擦力为f=Fcos,F增大,f增大;当拉力达到一定值,箱子运动瞬间,静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由于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故摩擦力有个突然减小的过程;木箱运动时,所受的支持力N=GFsin,F增大,N减小,此时木箱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N,N减小,则f减小;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6分)若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时,导体中的电流减小了0.4 A.如果所加

5、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则导体中的电流为_A。参考答案:2.07. 如图所示,绝缘水平面上静止着两个质量均为m,电量均为+Q的物体A和B(A、B均可视为质点),它们间的距离为r,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则此时 A受到的摩擦力为 。如果将A的电量增至+4Q,则两物体将开始运动,当它们的加速度第一次为零时,A运动的距离为 。 参考答案:(1) (2) 8. 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实验中,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调整带滑轮木板的倾斜程度时,应使小车在不受牵引力时能拖动纸带沿木板匀速运动。小车的质量为M,盘和盘中重物的总质量为m,保持M不变,研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在 条件下,mg近似等于小车运

6、动时所受的拉力。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实际点未画出,已知交流电频率为50HZ,AB=19.9mm,AC=49.9mm,AD=89.9mm,AE=139.8mm,则打该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m M,1.0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有mg=(m+M)a,解得,以M为研究对象有绳子的拉力F=Ma显然要有F=mg必有m+M=M,故有mM,即只有mM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重物的总重力。利用纸带及已知数据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求加速度。9. 卢瑟福用a粒子轰击氮核时发现了质子.完成其核反应方程:N+He

7、.参考答案:O+H10. 如图所示,一单匝闭合线框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转轴匀速转动在转动过程中,线框中的最大磁通量为m,最大感应电动势为Em,则线框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转轴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为参考答案:Em/m【考点】交流发电机及其产生正弦式电流的原理【分析】根据最大感应电动势为Em=BS和最大磁通量 m=BS间的关系,很容易求出角速度【解答】解:最大感应电动势为Em=BS 最大磁通量m=BS所以Em=m所以= Em/m11.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下面的表格中的数据是某同学在物体作直线运动过程中测得的位移s和时间t的数据记录。物体运

8、动的起止点所测的物理量12345AB时间t(s)0.891.241.521.761.97位移s(m)0.250.500. 751.001.25请你在下列甲图的网格中作s-t图象;该同学猜想图线接近于二次函数的图象,为了验证这个猜想,请你通过转换变量在乙图的网格中作相应的图象;通过上述处理,你认为物体从AB的过程中,s随t变化的规律是: (用s、t表示,涉及数字,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图略,见解析;图略,见解析;s0.33t2试题分析:根据描点作图法,作出s-t图象如下图甲所示。由于该同学猜想图线接近于二次函数的图象,为了验证这个猜想,通过转换变量来进行,即作s-t2图象,为此求

9、得表格如下:AB时间t(s)0.891.241.521.761.97新变量t2(s2)0.791.542.313.103.88位移s(m)0.250.500.751.001.25根据描点作图法,作出s-t2图象如上图乙所示。从所作s-t2图象中看出t2、s呈线性变化关系,即从A到B的过程中s随t变化的规律是:物体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图中斜率求得,即a0.65m/s2,故s0.325t2题中所提供的数据均为保留2小数点后位数,因此有:s0.33t212. 描述简谐运动特征的公式是x自由下落的篮球缓地面反弹后上升又落下。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及在地面反弹时的能量损失,此运动 (填“是”或“不

10、是”)简谐运动参考答案:x=Asint 不是简谐运动的位移随时间的关系遵从正弦函数规律,其运动表达式为:x=Asint,篮球的运动位移随时间的变化不遵从正弦函数的规律,所以不是简谐运动。13. 如图所示,用DIS研究两物体m1和m2间的相互作用力,m1和m2由同种材料构成。两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若施加在m1上的外力随时间变化规律为:F1=kt+2,施加在m2上的恒力大小为:F2=2N。由计算机画出m1和m2间的相互作用力F与时间t的关系图。 则Ft图像中直线的斜率为_(用m1、m2、k表示),纵坐标截距为_ N参考答案:km2/(m1+m2) 2N三、 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

11、,共计22分14. 如图甲所示,斜面倾角为=37,一宽为d=0.65m的有界匀强磁场垂直于斜面向上,磁场边界与斜面底边平行。在斜面上由静止释放一矩形金属线框,线框沿斜面下滑,下边与磁场边界保持平行。取斜面底部为重力势能零势能面,从线框开始运动到恰好完全进入磁场的过程中,线框的机械能E和位移x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图中、均为直线段。已知线框的质量为M=0.1 kg,电阻为R=0.06 (取g=l0ms-2, sin 37=0.6, cos 37=0.8)求:(1)线框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线框刚进入磁场到恰好完全进入磁场所用的时间t:(3)线框穿越磁场的过程中,线框中的最大电功率Pm。参考

12、答案:0.5;1/6s;0.54W【详解】(1)由能量守恒定律,线框减小的机械能等于克服摩擦力做功,则 其中x1=0.36m; 解得=0.5(2)金属线框进入磁场的过程中,减小的机械能等于克服摩擦力和安培力做的功,机械能均匀减小,因此安培力也是恒力,线框做匀速运动,速度为v1v12=2ax1 解得a=2m/s2 v1=1.2m/s 其中 x2为线框的侧边长,即线框进入磁场过程中运动的距离,可求出x2=0.2m,则 (3)线框刚出磁场时速度最大,线框内电功率最大 由 可求得v2=1.8m/s根据线框匀速进入磁场时:可得FA=0.2N又因为可得 将v2、B2L2带入可得:15. (6分)如图所示,

13、己知平行玻璃砖的折射率,厚度为.入射光线以入射角60射到玻璃砖的上表面,经玻璃砖折射从下表面射出,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求两平行光线间距离。(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参考答案:解析:作出光路如图 由折射定律得(2分) 所以r=30(2分) 由图知 则ABAC=dtan30=d 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距离是d(2分)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如图所示pV图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过 ACB过程至状态B,气体对外做功280J,放出热量410J;气体又从状态B经BDA过程回到状态A,这一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200JACB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如何变化?变化了多少?BDA过程中气体吸

14、收还是放出多少热量?参考答案:解:ACB过程中:W1=280J,Q1=410J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U=W1+Q1=690J气体内能的减少量为690J因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气体由状态A经过 ACB过程至状态B,又从状态B经BDA过程回到状态A,整个过程内能变化为0从状态B经BDA过程回到状态U=690J由题意知W2=200J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W2+Q2Q2=490J即吸收热量490J答:ACB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减少了690JBDA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490J【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在运用U=Q+W来分析问题时,首先必须理解表达式的物理意义,掌握它的符号法则:W0,表示外界对系统做功;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