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矿山高级中学高二数学理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5110000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鞍山市矿山高级中学高二数学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辽宁省鞍山市矿山高级中学高二数学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辽宁省鞍山市矿山高级中学高二数学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辽宁省鞍山市矿山高级中学高二数学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辽宁省鞍山市矿山高级中学高二数学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鞍山市矿山高级中学高二数学理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鞍山市矿山高级中学高二数学理模拟试题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鞍山市矿山高级中学高二数学理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设命题p:?nN,n22n,则p为()A?nN,n22nB?nN,n22nC?nN,n22nD?nN,n22n参考答案:A【考点】命题的否定【专题】计算题;规律型;简易逻辑【分析】直接利用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程命题写出结果即可【解答】解:因为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程命题,所以,命题p:?nN,n22n,则p为:?nN,n22n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命题的否定特称命题与全程命题的否定关系,是基础题2. 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的六个顶

2、点都在半径为1的半球面上,AB=AC,侧面B1C1CB是半球底面圆的内接正方形,则侧面ABB1A1的面积为( )A.2 B.1 C. D.参考答案:C如图所示,连结,交于点,取中点,连结,四边形是正方形,且,则,三棱柱为直棱柱,则平面 平面,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可知,结合面面垂直的性质可知平面,故,由勾股定理可得,故,很明显侧面为矩形,其面积为.本题选择C选项.3. L1、L2是两条异面直线,直线m1、m2与L1、L2都相交,则m1,m2直线的位置为_A、相交 B、异面 C、相交或异面 D、异面或平行参考答案:C4. 若椭圆的焦点分别为 ,弦过点,则的周长为AB C 8D参考答案:C略5. 已

3、知点A(1,-2),B(m,2),且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则实数m的值是( )A.-2 B.-7 C.3 D.1参考答案:C略6. 已知数列an是等比数列,若a2=2,a3=4,则a5等于()A8B8C16D16参考答案:D【考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分析】先设an是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根据a2=2,a3=4,求出等比数列的公比q,然后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计算,则答案可求【解答】解:设an是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a2=2,a3=4,q=,由a2=a1q,得a1=1则a5=1(2)4=16故选:D7. 采用系统抽样方法从960人中抽取32人做问卷调查,为此将他们随机编号为1,2,960,

4、分组后在第一组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到的号码为9.抽到的32人中,编号落入区间的人做问卷,编号落入区间的人做问卷,其余的人做问卷.则抽到的人中,做问卷的人数为(C)A7B9C10D15参考答案:C8. 若过椭圆+=1的上顶点与右焦点的直线l,则该椭圆的左焦点到直线l的距离为()A1BCD2参考答案:C【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分析】由椭圆+=1,可得a,b,c可得:上顶点,右焦点,则可得直线l的方程,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即可得出【解答】解:由椭圆+=1,可得a=2,b=,c=1可得:上顶点(0,),右焦点(1,0),则直线l的方程为:x+=1,即x+y=0该椭圆的左焦点(1,0)到直线l的距

5、离=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9. 如图,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已知=,=,=,则用向量,可表示向量为( )A+B+C+D+参考答案:B【考点】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 【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空间向量及应用【分析】利用空间向量的平行六面体法则即可得出【解答】解:=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空间向量的平行六面体法则,属于基础题10. 下列函数中,值域是(0,)的是()参考答案:A选项A中y可等于零;选项B中y显然大于1;选项C中xN,值域不是(0,);选项D中|x1|0,故y0

6、.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参考答案:.解析:设平面平面PCD=,则AB. 取AB中点Q,连QD,则QDDC.QD平面PCD. 由PD知 QD.QPD即为面PAB与面PCD所成的二面 角的平面角.在RtPQD中,设PD=1,则即面PAB与面PCD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大小为.12. 已知i是虚数单位,若复数(1+ai)(2i)是纯虚数(aR),则复数a+i的共轭复数为 参考答案:-2i【考点】A5: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分析】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乘法运算化简,由实部为0且虚部不为0求得a值,则答案可求【解答】解:(1+ai)(2i)=(a+2)+(2a1)i是纯虚数,

7、解得a=2a+i=2+i,其共轭复数为2i故答案为:2i13. 已知公差为d等差数列an满足d0,且a2是a1,a4的等比中项记bn=a(nN+),则对任意的正整数n均有+2,则公差d的取值范围是参考答案:)【考点】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分析】因为a2是a1和a4的等比中项,所以(a1+d)2=a1(a1+3d),继而求得a1=d,从而的式子即可求得,列式求解即得到d的取值范围【解答】解:因为a2是a1和a4的等比中项,所以(a1+d)2=a1(a1+3d),解得a1=d0,所以an=nd,因此,bn=2nd,故, =,所以,故答案为:)14. 当xR时,一元二次不等式x2kx+10恒成立,则k

8、的取值范围是参考答案:2k2【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分析】由题意可得k240,解不等式可求k的范围【解答】解:xR时,一元二次不等式x2kx+10恒成立,k240,2k2,故答案为:2k215. 定义:若数列对任意的正整数n,都有(d为常数),则称为“绝对和数列”,d叫做“绝对公和”,已知“绝对和数列”,“绝对公和”,则其前2012项和的最大值为 参考答案:2012略16. 若命题“?xR,使得x2(a1) x10”是真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参考答案:略17. 与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参考答案: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9、(16分)已知椭圆C:+=1(ab0),过左焦点F1(1,0)的直线与椭圆C交于M、N两点,且F2MN的周长为8;过点P(4,0)且不与x轴垂直的直线l与椭圆C相交于A、B两点()求椭圆C的方程;()求?的取值范围;()若B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E,证明:直线AE与x轴相交于定点参考答案:【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专题】综合题;转化思想;定义法;平面向量及应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由题意可得c=1,由椭圆的定义可得4a=8,可得a=2,由a,b,c的关系可得b,进而得到椭圆方程;()设直线PB的方程为y=k(x4),代入椭圆方程,运用韦达定理,及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化简整理,

10、由不等式的性质,即可得到所求范围;()求得E的坐标,以及直线AE的方程,令y=0,运用韦达定理,化简整理,即可得到所求定点【解答】解:()由题意可得c=1,F2MN的周长为8,由椭圆的定义可得4a=8,可得a=2,即有b=,则椭圆的方程为+=1;()解:由题意知直线AB的斜率存在,设直线PB的方程为y=k(x4),由代入椭圆的方程得:(3+4k2)x232k2x+64k212=0由=(32k2)24(4k2+3)(64k212)0得:k2,设A(x1,y1),B (x2,y2),则x1+x2=,x1x2=,y1y2=k2(x14)(x24)=k2x1x24k2(x1+x2)+16k2,?=x1

11、x2+y1y2=(1+k2)?4k2?+16k2=25,0k2,29,?4,),?的取值范围是4,)()证明:B、E两点关于x轴对称,E(x2,y2),直线AE的方程为yy1=(xx1),令y=0得:x=x1,又y1=k(x14),y2=k(x24),x=,由将代入得:x=1,直线AE与x轴交于定点(1,0)【点评】本题考查椭圆的方程的求法,注意运用椭圆的定义,考查直线方程和椭圆方程联立,运用韦达定理,以及化简整理的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椭圆的焦点为(,0)(,0),离心率为(1)求椭圆的方程;(2)若圆M:x2+(ym)2=1上的点到椭圆上的点的最远距离为

12、+1,求m的值;(3)过坐标原点作斜率为k的直线l交椭圆于P、Q两点,点N为椭圆上任意一点(异于点P,Q),设直线NP,NQ的斜率均存在且分别记为kNp,kNQ证明:对任意k,恒有kNPkNQ=参考答案:(1)解:由题意得,解得a=2,b=1,椭圆方程为=1(2)解:设圆M上任取一点S,椭圆上任取一点T,则STMT+MS=MT+1,故转化为求圆心M到椭圆上点T的距离的最大值,即MT的最大值,设T(x,y),则MT2=x2+(ym)2,又点T在椭圆上,MT2=x2+(ym)2=3y22my+m2+4(1y1),当,即m3,此时y=1,MT2取到最大值为m2+2m+1,(m+1)2=5,解得m=1

13、?3,+),舍去,当,即m3时,此时y=1,MT2取到最大值为m22m+1,(m1)2=5,解得m=1?(,3,舍去,当1,即3m3时,y=,MT2取到最大值为,解得,符合题意,m的值为(3)证明:根据题意知P,Q关于原点对称,kNP?kNQ=,又点P,N在椭圆上,两式相减,得,对任意k,恒有kNPkNQ=考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专题: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与范围问题分析: (1)由题意得,由此能求出椭圆方程(2)原题转化为求MT取最大值实数m的求解,设T(x,y),则MT2=x2+(ym)2=3y22my+m2+4(1y1),由此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能求出m的值(3)由已知得kNP?kNQ=,由此能证明对任意k,恒有kNPkNQ=解答: (1)解:由题意得,解得a=2,b=1,椭圆方程为=1(2)解:设圆M上任取一点S,椭圆上任取一点T,则STMT+MS=MT+1,故转化为求圆心M到椭圆上点T的距离的最大值,即MT的最大值,设T(x,y),则MT2=x2+(ym)2,又点T在椭圆上,MT2=x2+(ym)2=3y22my+m2+4(1y1),当,即m3,此时y=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