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桑锐中学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5100136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西安市桑锐中学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陕西省西安市桑锐中学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陕西省西安市桑锐中学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陕西省西安市桑锐中学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陕西省西安市桑锐中学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西安市桑锐中学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西安市桑锐中学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西安市桑锐中学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一物体作直线运动,其位移s与时间t的关系是s3tt2,则物体的初速度为()A0 B3C2 D32t参考答案:B略2. 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 )A84 B C D 参考答案:B略3. 对任意实数x,若不等式4xm?2x+10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Am2B2m2Cm2D2m2参考答案:B【考点】指、对数不等式的解法【专题】计算题;转化思想;综合法;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由已知(2x)2m?2x+10恒成立,由此利用根的判别式

2、能求出实数m的取值范围【解答】解:对任意实数x,不等式4xm?2x+10恒成立,(2x)2m?2x+10恒成立,=m240,解得2m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实数的取值范围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根的判别式的合理运用4. 设a,b是两个非零实数,且ab,则在(1)a2ab2,(3),(4),(5)这几个式子中,恒成立的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参考答案:A5. 若x,y满足不等式组,则的最小值是( )A. -2B. -3C. -4D. -5参考答案:D【分析】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平移目标函数,找出最优解,求出z的最小值【详解】画出x,y满足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3、如图所示:平移目标函数z2x3y知,A(2,3),B(1,0),C(0,1)当目标函数过点A时,z取得最小值,z的最小值为2233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是基本知识的考查6. 一个由半球和四棱锥组成的几何体,其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 +B +C +D1+参考答案:C【考点】L!: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分析】由已知中的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上部是一个半球,下部是一个四棱锥,进而可得答案【解答】解:由已知中的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上部是一个半球,下部是一个四棱锥,半球的直径为棱锥的底面对角线,由棱锥的底底面棱长为1,可得2R=故R=,故半球的体积为: =,棱锥的

4、底面面积为:1,高为1,故棱锥的体积V=,故组合体的体积为: +,故选:C7. 如图所示,单位圆中弧AB的长为x,f(x)表示弧AB与弦AB所围成的弓形面积的2倍,则函数y=f(x)的图象是 ( )参考答案:D略8. 已知函数f(x)=,若方程f(x)=a有四个不同的解x1,x2,x3,x4,且x1x2x3x4,则x3(x1+x2)+的取值范围是()A(1,+)B(1,1C(,1)D1,1)参考答案:B【考点】53: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分析】作函数f(x)=的图象如下,由图象可得x1+x2=2,x3x4=1;1x42;从而化简x3(x1+x2)+,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取值范围【解答】解:作

5、函数f(x)=,的图象如下,由图可知,x1+x2=2,x3x4=1;1x42;故x3(x1+x2)+=+x4,其在1x42上是增函数,故2+1+x41+2;即1+x41;故选B9. 如图,给出的是计算的值的程序框图,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是( )Ai2021Bi2019Ci2017Di2015参考答案:C考点:程序框图 专题:图表型;算法和程序框图分析:根据流程图写出每次循环i,S的值,和比较即可确定退出循环的条件,得到答案解答:解:根据流程图,可知第1次循环:i=2,S=;第2次循环:i=4,S=;第3次循环:i=6,S=第1008次循环:i=2016,S=;此时,i=2018,设置条件退出循

6、环,输出S的值故判断框内可填入i2016对比选项,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察程序框图和算法,属于基础题10. 下列四个命题中是假命题的为 (A) (B) (C) (D)参考答案:B略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命题“不成立”是真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参考答案:12. 设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a1,b2,cos C,则sin B_.参考答案:13. 如果一个凸多面体是n棱锥,那么这个凸多面体的所有顶点所确定的直线共有_条,这些直线中共有f(n)对异面直线,则f(4)=_;f(n)=_(答案用数字或n的解析式表示)参考答案:考点:进行简

7、单的合情推理专题:规律型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合情推理,以及经历试值、猜想、验证的推理能力凸多面体是n棱锥,共有n+1个顶点,过顶点与底边上每个顶点都可确定一条侧棱所在的直线,过底面上任一点与底面上其它点均可确定一条直线(边或对角线),综合起来不难得到第一空的答案,因为底面上所有的直线均共面,故每条侧棱与不过该顶点的其它直线都是异面直线解答:解:凸多面体是n棱锥,共有n+1个顶点,所以可以分为两类:侧棱共有n条,底面上的直线(包括底面的边和对角线)条两类合起来共有条在这些直线中,每条侧棱与底面上不过此侧棱的端点直线异面,底面上共有直线(包括底面的边和对角线)条,其中不过某个顶点的有=条所以,f(n

8、)=,f(4)=12故答案为:,12,考点:进行简单的合情推理专题:规律型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合情推理,以及经历试值、猜想、验证的推理能力凸多面体是n棱锥,共有n+1个顶点,过顶点与底边上每个顶点都可确定一条侧棱所在的直线,过底面上任一点与底面上其它点均可确定一条直线(边或对角线),综合起来不难得到第一空的答案,因为底面上所有的直线均共面,故每条侧棱与不过该顶点的其它直线都是异面直线解答:解:凸多面体是n棱锥,共有n+1个顶点,所以可以分为两类:侧棱共有n条,底面上的直线(包括底面的边和对角线)条两类合起来共有条在这些直线中,每条侧棱与底面上不过此侧棱的端点直线异面,底面上共有直线(包括底面的边

9、和对角线)条,其中不过某个顶点的有=条所以,f(n)=,f(4)=12故答案为:,12,点评:一题多空是高考数学卷中填空题的一种新形式,结合合情推理出现一题多空,较好地再现了推理的过程三空的问题环环相扣,难易程度十分合理,前两空简单易求,第三空难度有所增加,需要学生具备较高层次的数学思维能力本题以组合计算为工具,考查了类比与归纳、探索与研究的创新能力14. 若命题“,”为假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参考答案:15. 若函数与函数的零点分别为,则函数的极大值为 参考答案:是与交点横坐标,是与交点横坐标,与应为反函数,函数关于对称,又与垂直,与的中点就是与的交点,当时,在上递减,在上递增,当时,在

10、上递减,在上递增,所以函数在处取得极大值,即函数的极大值为,故答案为.16. 的内角对边分别为,且b1,c2,如果是锐角三角形,则a的取值范围是_.参考答案:略17. 若,则_参考答案:【分析】利用诱导公式与二倍角的余弦公式可得,计算求得结果.【详解】,则,故答案为.【点睛】三角函数求值有三类,(1)“给角求值”;(2)“给值求值”:给出某些角的三角函数式的值,求另外一些角的三角函数值,解题关键在于“变角”,使其角相同或具有某种关系;(3)“给值求角”:实质是转化为“给值求值”,先求角的某一函数值,再求角的范围,确定角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

11、骤18. 把“五进制”数转化为“十进制”数,再把它转化为“八进制”数。参考答案: 19. 已知函数f(x)=ax+xlnx(aR)(1)当a=2时,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2)当a=1且kZ时,不等式k(x1)f(x)在x(1,+)上恒成立,求k的最大值参考答案:【考点】利用导数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值;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分析】(1)求出函数f(x)的导数,解关于导函数的不等式,求出函数的单调区间即可;(2)问题转化为k对任意x1恒成立,令g(x)=,根据函数的单调性求出k的最大值即可【解答】解:(1)a=2,f(x)=2x+xlnx,定义域为(0,+),f(x)=3+lnx,由f(x)

12、0得到xe3,由f(x)0得到xe3,函数f(x)=2x+xlnx的增区间为(e3,+),减区间为(0,e3)(2)当x1时,x10,故不等式k(x1)f(x)?k,即k对任意x1恒成立令g(x)=,则g(x)=,令h(x)=xlnx2(x1),则h(x)=1=0?h(x)在(1,+)上单增h(3)=1ln30,h(4)=2ln40,存在x0(3,4)使h(x0)=0,即当1xx0时,h(x)0,即g(x)0,当xx0时,h(x)0,即g(x)0,g(x)在(1,x0)上单减,在(x0,+)上单增令h(x0)=x0lnx02=0,即lnx0=x02,g(x)min=g(x0)=x0(3,4),kg(x)min=x0且kZ,即kmax=320. (本小题满分8分)如图,是正方形,是正方形的中心,底面,是的中点求证:(1)/平面; (2)平面平面参考答案:证明: (1) 连接,在中, 为PC的中点,为中点又平面,平面,/平面 (2)底面,底面,. 又是正方形,又,平面 又平面,平面平面 21. 设函数 (1)对于任意实数,恒成立,求的最大值;(2)若方程有且仅有一个实根,求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解:(1) , 2分 因为, 即 恒成立, 4分 所以 , 得, 即的最大值为6分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