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西王李晨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5086896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97.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运城市西王李晨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西省运城市西王李晨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西省运城市西王李晨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西省运城市西王李晨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山西省运城市西王李晨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运城市西王李晨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运城市西王李晨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运城市西王李晨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异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实验材料都是原核生物B. 都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C. 都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 实验设计思路都是设法将蛋白质和DNA分开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噬菌体为病毒,不是原核生物,A错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利用了物质的分离提纯法,没有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B错误;两个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错误;两个实验都设法将蛋白质和DNA分开,分别观察两者在遗传中的作

2、用,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2. 人体在下列哪些情况下会出现尿量增多的现象 剧烈运动 天气转冷 患糖尿病 静脉注射葡萄糖液 摄取过多过咸的食物A B C D参考答案:D3. 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A、B、C三组实验。定期对不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分别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依次为a、b、c,见下图。关于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探究的课题可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B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A组的培养温度最适宜C三组

3、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B组的环境容纳量大D三组的营养初始供给可能不同,C组的营养初始供给最少参考答案:B4. 下列关于外界条件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各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同 B温室栽培时,在晴朗的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可增加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C在相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空气中的浓度越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就越大 D若土壤中缺乏P、Mg等元素,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不会受影响参考答案:答案:B5. 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B在载体的协助下所有物质都可以通过细胞膜C细胞膜与细胞内其他膜结构有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D细胞膜的结构特

4、点对它完成各种生理功能非常重要参考答案:B6. 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刺激X最可能使血糖含量升高 刺激Xa下丘脑b胰岛A细胞是体液调节 激素可以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靶细胞接受激素刺激后,促使肝糖元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A.B.C.D.参考答案:B解析:刺激X最可能使血糖含量降低;刺激Xa下丘脑b胰岛A细胞是神经调节;激素可以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靶细胞接受激素刺激后,促使肝糖元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7.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

5、破坏,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儿童患佝偻病C.细胞代谢紊乱 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参考答案:C8. 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是双向的 B反射活动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C体温调节与神经系统无关 D反馈调节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参考答案:D9. 下列植物组织培养的目的中不正确的是( )A生产人工种子 B生产新品种 C生产杀虫剂 D生产抗体参考答案:D 10. 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C. 神经体液调节 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参考答案:D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后来坎

6、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考点定位】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名师点睛】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1. 植物的微型繁殖技术是指 ( )A.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B.嫁接 C.营养繁殖 D.植物组织培养参考答案:D12. 某些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即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在

7、A细胞体 B轴突 C.突触间隙 D树突参考答案:C13. 右图为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物质交换 示意图,abcd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体的内环境主要由bcd组成的B. bd之间物质可以相互交换C. b是组织液D. ab之间物质可以相互交换参考答案:ACD14. 在下列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些物质,甲试管:豆浆;乙试管:氨基酸溶液;丙试管:牛奶和蛋白酶;丁试管:人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蒸馏水。上述四支试管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后,有紫色反应的是 A甲、丁 B甲、乙、丁 C甲、乙、丙 D甲、丙、丁参考答案:D15. 下列关于细胞的癌变和癌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癌细胞

8、是能连续分裂并且容易转移、分散的细胞 B. 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突变 C远离致癌因子是规避罹患癌症风险的主要措施 D与癌变有关的基因只存在于癌变的细胞中参考答案:D16. 右图是应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葡萄糖酒精发酵的装置,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一定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B加入反应液后活塞1始终打开,活塞2则必须关闭C装置的长导管主要是为了释放CO2并防止杂菌进入D加入的反应液浓度不能过高以免酵母细胞因失水而死亡参考答案:B17.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成分组成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以热量形式散发到大气中

9、C.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大于草原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通过食物链、食物网这种渠道进行的参考答案:A18.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D可遗传变异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参考答案:B【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分析】1、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

10、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3、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解答】解:A、细菌的抗药性是在接触青霉素之前就产生的,青霉素只能对细菌的抗药性进行选择,A错误;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

11、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B正确;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因此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不仅仅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C错误;D、可遗传变异具有不定向性,不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D错误故选:B19. 科学家经过多年的努力,创立了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实施该工程的最终目的是 A定向提取生物体的DNA分子 B定向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C在生物体外对DNA分子进行改造 D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参考答案:D20. 右图表示光合作用的碳反应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是3-磷酸甘油酸 B. 和在基粒膜上产生C. 是核酮糖二磷酸 D. 可在叶绿体内转变为

12、淀粉、脂质和蛋白质参考答案:C21.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分子数目都与体细胞保持一致的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参考答案:B22. 遗传密码位于( )A蛋白质分子上 BDNA分子上CRNA分子上 D信使RNA分子上参考答案:D23.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种群是进化的单位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隔离导致物种形成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A B

13、C D参考答案:C24. 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如下图甲、乙、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氧及K+离子等以甲方式进入细胞B甲和乙两种方式都属于被动运输C物质以丙方式进入细胞的过程可释放能量D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以丙方式进行跨膜运输参考答案:B25. 图4是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对该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图4A图中X与Y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B在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受体比b的受体分布广泛CX的细胞能分泌激素,不能传导兴奋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对a、b激素的释放起反馈调节作用参考答案:C26. 根据表中分析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在氧化分解时的差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物质各元素比例氧化分解时CO耗氧量释放能量产生的水脂肪75%13%较多较多X糖类44%50%较少较少YA相同质量条件下,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多B脂肪中的H的比例是12%C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氧化分解时产生的水量XYD脂肪中H的比例较高,所以释放的能量较多参考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