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合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5077240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合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合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合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合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合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合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合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测试题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合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测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0只A.120只/公顷 B.150只/公顷 C.200只/公顷 D.100只/公顷参考答案:B2. 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做遗传实验,得到的F2的部分基因型结果如下表(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配子间的结合是随机的 B表中Y、y、R、r基因的载体有染色体、叶绿体和线粒体Cl、2、3、4代表的基因型在F2中出现的概率大小为3241DF2中出

2、现的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的比例是38或58参考答案:B略3. 下列说法已经得到证实的是( )A一些转基因植物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着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B转基因抗除草剂植物已使杂草成了抗除草剂的“超级杂草”C转Bt基因玉米的花粉可使某种班蝶的幼虫死亡D已发现食用转基因食物死亡的病例参考答案:C4. 对燕麦胚芽鞘的尖端分别作如下处理,然后都放在单侧光下照射,其中弯曲生长的是( )参考答案:C5.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A. 具有新的生理功能 B. 出现新的形态结构 C. 出现地理隔离 D. 形成生殖隔离参考答案:D6. 农民收获水稻后要将种子晒干,而在播种前又要浸种,这主要是因为

3、A.自由水含量影响新陈代谢 B.结合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C.水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D.水是呼吸作用的重要原料参考答案:A7. 大量的组织液积累在细胞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下面因素中,可引起组织水肿的是:毛细血管管壁破损 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淋巴管阻塞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A.只有 B.只有C.只有 D.参考答案:D8. 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子房多室(M)对子房二室(m)为显性,现将红果多室和红果二室番茄进行杂交,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右图所示,请分析该图找出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ARrMm、Rrmm BRrMm、RRmmCRRMm、Rrmm

4、DRRMM、RRmm参考答案:C9. 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都可以纯化大肠杆菌,二者的共同点有( ) 可以用相同的培养基 都需要使用接种针进行接种 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 都可以用来计数活菌A B C D参考答案:C10. 种群是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但并不一定出现新的物种 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物种的形成必须通过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才能实现,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A B C D参考答案:B11. 在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

5、大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对此项措施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调整合理的性别比例,有利于提高种群出生率B、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C、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D、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参考答案:A12. 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决定于()A细胞膜的流动性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细胞质的流动性D细胞质中酶的活性参考答案:A13. 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 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 C温度、温度 D光照、食物参考答案:D14. 老年痴呆症患

6、者的脑血管中有一种特殊的一淀粉样蛋白体,它的逐渐积累可能导致神经元损伤和免疫功能下降某些基因的突变会导致一淀粉样蛋白体的产生和积累。下列技术不能用于老年痴呆症治疗的是A胚胎移植技术 B胚胎干细胞技术 C单克隆抗体技术 D基因治疗技术参考答案:A15. 下列关于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纯合子自交后代全是纯合子 B.杂合子自交后代全是杂合子 C.两种纯合子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 D.两种杂合子杂交的后代全都是杂合子参考答案:A16. 下列有关于发酵技术叙述不正确的是A. 腐乳制作不适合用含水 70%的豆腐,因为含水过高,不易成形B. 在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

7、为醋酸C. 长期放置的酒表面会出现一层膜,这层膜是醋酸菌在液体表面繁殖形成的D. 泡菜腌制过程中,泡菜坛表面会长出一层白膜,这层白膜是产膜酵母大量增殖形成的参考答案:A【分析】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糖转化为醋酸;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将乙醇转化为醋酸。【详解】腐乳制作时,豆腐的含水量应该在70%左右,A错误;氧气充足、缺失糖源时,醋酸菌可以把乙醇转化为醋酸,B正确;变酸的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C正确;泡菜坛表面有少量氧气,适宜酵母菌增殖,会长出一层白膜,D正确。故选A。17. 现有一对性状表现正常的夫妇,已知男方父亲患白化病,女方父母正常,但其弟也患白化病。那么,

8、这对夫妇生出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 A1/4 B1/6 C1/8 D1/12参考答案:B18.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此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化反应,其中有( )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 B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抗体与抗原结合参考答案:D19. 下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正确的选项是 ( ) A过程是转录,它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四种核苷酸为原料合成mRNAB过程中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即可完成C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使得结构蛋白发生变化所致D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则形成的mRNA、蛋白

9、质一定会改变参考答案:C20. 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处理如下表,实验结果如下图。根据图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甲乙丙顶芽摘除保留保留细胞分裂素(浸泡浓度)0 mg/L2 mg/L0 mg/LA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的生长无关B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停滞C顶芽的存在并不影响侧芽的生长D细胞分裂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端优势参考答案:D21.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出现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B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C种群内个体之间的差异越大,种群越容易遭环境的淘汰D生物进化的方向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方向参考答案:A22. 在对某种兔的种群调查中,

10、第一次捕获并标志46只,第二次捕获25只,其中有标志鼠12只。则该种群的总数量为:A46 B25 C12 D96参考答案:D23. 下列对于精子细胞变形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精子细胞中的细胞核变为精子头的主要部分B高尔基体发育为头部的顶体C线粒体聚集在尾的基部形成线粒体鞘D细胞内的中心体和其他物质浓缩为原生质滴参考答案:D24.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列中哪个过程?AaBb1AB1Ab1aB1a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子代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A. B. C. D.参考答案:A25. 正确选择实验材料,是得出正确结论的前提。下列有关实验材料的选择,正确的是()实验名称取材部位A.观察细胞中的线粒

11、体和叶绿体人的口腔上皮细胞B.提取并研究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公鸡的成熟红细胞C.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洋葱表皮细胞D.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参考答案:C26.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绝大部分生物技术已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形成了新兴的生物工程新产业,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研究成果及运用,正确的是( )A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苗,获得具有抗病毒的新品种B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过程都需经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C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培育出不可育的“番茄马铃薯”D植物组织培养是培育“番茄马铃薯”的技术基础参考答案:D27. 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与某种

12、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与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参考答案:B28. 下列关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前期:染色体复制一次B中期:染色体与DNA数目相等C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D末期:始终看不到核膜和核仁参考答案:C【考点】47: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

13、: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特点 (体细胞染色体为2N):(1)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 (2)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 (3)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解答】解:A、染色体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A错误;B、中期:染色体数目:DNA数目=1:2,B错误;C、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C正确;D、末期:细胞中核膜和核仁逐渐重建,因此能观察到核膜和核仁,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及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