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程委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5076358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保定市程委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河北省保定市程委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河北省保定市程委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河北省保定市程委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河北省保定市程委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保定市程委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保定市程委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保定市程委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膜都含有脂质和蛋白质B生物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C生物膜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生物膜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参考答案:D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其中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A正确;生物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生物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B正确;生物膜的磷脂和蛋白质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说明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

2、的流动性,C正确;在真核细胞中,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而原核细胞中细胞膜属于生物膜,D错误。故选:D2. 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和生物进化的主要因素是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环境变化参考答案:B3. 关于下面概念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G是蛋白质BA是脱氧核糖CD在E中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D F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E 参考答案:D4. 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和整体性原理等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B我国南方的桑基鱼塘通过将单个生产系统优化组合成一个有

3、机整体,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这是运用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的典型实例C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目标是建立稳定高效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D矿区废弃地的生态工程恢复关键在于植被的恢复以及为植被恢复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参考答案:B桑基鱼塘通过将单个生产系统优化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了“112”的效果,故运用了系统整体性原理。5. 近年来基因工程的发展非常迅猛,科学家可以用DNA探针和外源基因导入的方法进行遗传病的诊断和治疗,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基因替换的方法治疗21三体综合征B用DNA探针检测病毒性肝炎C用导入外源基因的方法治疗半乳糖向症D用DNA探针检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参考

4、答案:A【考点】Q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基因探针是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作为探针,原理是DNA分子杂交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多了一条染色体,所以无法用DNA探针检测出来,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来检测肝炎病毒可以用DNA探针检测出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导致的,可用DNA探针检测出来【解答】解:A、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所以无法用DNA探针检测出来,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目来检测,故A错误;B、肝炎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可以用DNA探针进行检测,原理是分子杂交,故B正确;C、导入

5、外源基因的方法治疗半乳糖血症属于基因治疗,原理是基因工程,检测是否导入目的基因的方法是用基因探针进行DNA分子杂交,故C正确;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导致的,可用DNA探针检测出来,故D正确故选:A6. 假设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都相同,下列食物链中,猫头鹰能够获得最多能量(绿色植物提供)的食物链是()A绿色植物蝗虫蜘蛛蜥蜴蛇猫头鹰 B绿色植物蝗虫青蛙蛇猫头鹰C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 D绿色植物鼠猫头鹰参考答案:D7. 下列各选项中,属于活细胞的一组是( )A. 植物导管细胞B. 花粉C. 抗体D. 胃蛋白酶参考答案:B【分析】解答时先判断是否是细胞,然后判断细胞的死活,注意化合物和病

6、毒不是细胞,且生物体内某些细胞是死细胞。【详解】导管细胞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主要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管状结构,为一串高度特化的管状死细胞所组成,A错误;花粉为植物的雄性细胞,也称为植物的“精子”,为活细胞,B正确;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不属于细胞,C错误;胃蛋白酶是化合物,不是细胞,D错误。8. 如下图所示,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图乙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图丙为(是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只有一条食物链,生物B处于最高营养级 B图乙代表的种群数量在t

7、2时达到最大值C图丙种群在cd年,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D图甲A代表分解者,能将产生的CO2 传递给E 参考答案:D9. .将白色盘状南瓜和黄色球状南瓜杂交,子一代全是白色盘状南瓜。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F1自交产生的F2中有30株黄色盘状南瓜。则F2中白色球状南瓜约有 A.30株 B.60株 C.120株 D.180株参考答案:A10. 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 杂种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子代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性状可称为性状分离B. 纯合子减I后期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所有的非等位基因也发生自由组合D. 等位基因的本质区别是控制的性状不

8、同参考答案:B性状分离的概念是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A错误;纯合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B正确;非同染色体自由组合之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发生自由组合,C错误;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的基因,本质区别是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D错误。11.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长素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B. 在幼嫩组织中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性C. 植物的根、芽、茎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相同D. 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参考

9、答案:C试题分析:A、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合成的生长素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A正确;B、在幼嫩组织中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性,即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B正确;C、植物的根、芽、茎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C错误;D、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D正确故选:C12. 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观察切片时,先用低倍镜再换用高倍镜,其原因是低倍镜视野大,易找到目标B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将变暗,为提高亮度,可增大光圈或换成凹面镜采光C要观察低倍镜视野右上角的一个细胞,只要换上高倍镜,

10、调节细准焦螺旋即可D显微镜对光时,应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参考答案:C13. 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对小麦胚芽鞘伸长影响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相关曲线(见右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浓度为a的生长素类似物抑制胚芽鞘的伸长B.浓度b为生长素类似物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最适浓度C.可能有两个不同的浓度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相同D.生长素浓度d时,对小麦胚芽鞘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参考答案:A14. 某种群现阶段幼年的个体较少,成年和老年个体较多,那么此种群正处于哪种年龄组成类型()A增长型B稳定型C衰退型D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C【考点】种群的特征【分析】增长型:幼年个体数目最多,老年个体数目最少

11、 稳定型:各年龄结构数目比例适中 衰退型:老年个体数目偏多,幼年个体数目偏少【解答】解:幼年比例较少是衰退型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种群特征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掌握程度15. 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的方向(横向箭头表示冲动的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参考答案:C16. 如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a处胰岛素浓度高于b处B若为肝脏细胞,则a处的氧气浓度髙于b处C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D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

12、的具体内环境是参考答案:B【考点】内环境的组成【专题】正推法;内环境与稳态【分析】由图可知,是淋巴,是细胞内液,是组织细胞,是血浆,a是毛细血管动脉端,b是毛细血管静脉端【解答】解:A、若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胰岛素分泌增加,故a处胰岛素浓度低于b处,A错误;B、若为肝脏细胞,a是毛细血管动脉端,b是毛细血管静脉端,则a处的氧气浓度低于b处,B正确;C、毛细淋巴管中的蛋白质不能渗透回组织液,C错误;D、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淋巴,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7. 利用小鼠

13、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产生单克隆抗体的实验及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淋巴细胞应来自于已免疫小鼠体内B. 细胞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 融合细胞需经过筛选培养和专一抗体检测D. 单克隆抗体技术可应用于转基因蛋白检测参考答案:B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已免疫的小鼠才能产生效应B细胞,因此B淋巴细胞应来自于已免疫小鼠体内,A正确;细胞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错误;在制备单克降抗体过程中,需要通过2次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杂交瘤细胞,第一次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用抗体阳性检测筛选处于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C正确;单克隆抗体可作为诊断试剂,应用于转基因蛋

14、白检测,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识记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要注意抗体是由已经免疫的B细胞产生。18. 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分别是( )A. C、O B. H、C C. O、C D. O、N参考答案:C19. 下列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根本原因 B.迁入、迁出能引起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C.严格自花传粉的植物个体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D.种群基因频率改变一定导致生殖隔离参考答案:A20. 如图是某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该物质可能是()AK+BO2CCO2DH2O参考答案:A【考点】33: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分析】图中某种物质的运输可以看出,细胞膜外浓度低,细胞质中浓度高,并且需要载体协助,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的方式,此为解题关键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主要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被动运输都是顺浓度梯度运输,其动力为浓度差;主动运输一般是逆浓度梯度运输,其运输动力为能量【解答】解:A、K+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B、O2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