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鹰潭市贵溪虎岩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5075474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0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鹰潭市贵溪虎岩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江西省鹰潭市贵溪虎岩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江西省鹰潭市贵溪虎岩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江西省鹰潭市贵溪虎岩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江西省鹰潭市贵溪虎岩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鹰潭市贵溪虎岩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鹰潭市贵溪虎岩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鹰潭市贵溪虎岩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某种植物种子经低温处理一段时间后,能够提早萌发。在低温处理过程中,种子内的激素含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有关推断错误的是A脱落酸对种子的萌发起抑制作用B喷洒细胞分裂素溶液有利于种子储藏C脱落酸与赤霉素是互相对抗的关系D植物生命活动在多种激素相互协调下进行参考答案:B2. 某植物自然结实率低,主要原因是花粉粒萌发后多数花粉管不能伸长。为探究生长素对该植物花粉管伸长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课外实验,得到下表结果:生长素浓度(mg/L

2、)01.02.03.04.05.06.07.0花粉管平均长度(mm)0.53.65.56.45.23.10.40.2回答下列问题:(1)请结合表中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简要分析:生长素浓度为_mg/L时,花粉管平均长度最长,该浓度最接近该植物花粉管伸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生长素浓度低于3.0mg/L(03.0mg/L)时,对花粉管的_伸长作用随浓度增加而逐渐_;生长素浓度高于3.0mg/L(3.05.0mg/L)时,_;生长素浓度等于或高于6.0mg/L时,_。(2)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参考答案: (1). 3.0 (2). 促进 (3). 增强 (4). 对花粉管的促进伸长作用随浓

3、度增加而逐渐减弱 (5). 对花粉管的伸长起抑制作用 (6). 生长素对花粉管伸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考查对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理解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解答此题,可根据不同浓度下花粉管的长度与生长素浓度为0时花粉管长度的比较,判断生长素对花粉管伸长的生理作用。(1)据表可知,生长素浓度为3.0mg/L时,花粉管平均长度为6.4,大于其它各组,该浓度最接近该植物花粉管伸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据表可知,生长素浓度在03.0mg/L时,花粉管的长度随生长素浓度增加而增加,说明生长素对花粉管的促进伸长作用随浓度增加而逐渐增强。生长素浓度为3.05.0mg/L时,花粉管的长度

4、随生长素浓度增加而减小,但仍大于生长素浓度为0时的实验结果,说明生长素对花粉管的促进伸长作用随浓度增加而逐渐减弱。生长素浓度等于或高于6.0mg/L时,花粉管的长度小于生长素浓度为0时的实验结果,说明生长素对花粉管的伸长起抑制作用。(2)综合上述分析,可知生长素对花粉管伸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3. 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 萨顿借助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肯定是科学的B. 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C. 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D. F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参考答案:D萨顿借助类比推理提出了“基因在染

5、色体上”的假说,还需要实验进一步验证,A错误;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但是表现型可能相同,如DD和Dd都表现为高茎,B错误;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可以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也可以检验其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C错误;F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D正确。4. 在人为干预下,地震毁损的某自然保护区恢复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关系如下图单位为103 kJ/(m2a)。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这场地震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受到的影响最小B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5.6%C肉食动物由于数量较少即便不补偿输入能量一样能较好的生存D各级消费者同化量中都有一小部分能

6、量是通过粪便流给了分解者参考答案:B5. 如图表示某一种群在有限环境中增长的曲线。现围绕此曲线,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 K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其数值是恒定不变的B. 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他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死亡率C. 在K值之前,种群的数量逐渐增大,年龄组成由增长型逐渐转为衰退型D. 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参考答案:B6.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性气候变化 水资源短缺 臭氧层破坏 酸雨 土地荒漠化 海洋污染 生物多样性锐减 人口数量剧增A B C D参考答案:A7.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是A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B体液的p

7、H保持相对稳定C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D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 参考答案:C 8. 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分离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可以采用差速离心法B研究DNA的半保留复制可以采用同位素标记法C研究色盲的遗传方式可以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D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参考答案:C9. 在切除甲状腺10天后,物质代谢能力下降的老鼠的血液中,含量增加最多的激素是 A胰岛素 B促甲状腺激素 C生长激素 D甲状腺激素参考答案:B10. 甘氨酸(C2H5O2N)和X氨基酸反应生成二肽的分子式为C7H12O5N2,则X氨基酸是()参考答案:A在氨基酸形成肽的过程中发

8、生脱水,所以H和O减少。根据二肽中含有7个C,甘氨酸有2个C,推出X氨基酸有5个C。二肽中含有12个H,脱去的一分子水中含2个H,而甘氨酸有5个H,所以X氨基酸有9个H。二肽中含有5个O,脱去的一分子水中含1个O,而甘氨酸有2个O,所以X氨基酸有4个O。11. 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B人体内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D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参考答案:C12. 唾液腺细胞中合成淀粉酶的细胞器是( )A. 线粒体 B. 核糖体 C. 内质网 D. 高尔基体参考答案:B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

9、白质,而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记住酶的绝大多数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RNA,要识记教程中出现的酶基本上都是蛋白质成分。13. 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境时,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神经一体液调节 D. 激素调节参考答案:C遇到危险时,通过大脑皮层产生的兴奋,作用于肾上腺,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产生多种生理反应,大脑皮层产生的兴奋作用于肾上腺,属于神经调节,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属于体液调节,所以该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考点定位】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名

10、师点睛】神经-体液调节:有些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是神经调节的一个传出环节,是反射传出道路的延伸14.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膝反射的反射弧中只有一个突触B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C大脑皮层白洛嘉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用电流刺激中央前回顶部,会引起对侧下肢运动参考答案:D15. 下列过程,哪些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 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ABCD参考答案:D【考

11、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本题是对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化反应的总结,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能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者淋巴液内的反应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解答】解: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细胞外,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正确;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错误;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细胞外,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正确;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发生在组织液内,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错误;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发生在血浆中,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错误;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

12、,消化道内的液体不是体液,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正确综上所述中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是故选:D【点评】本题是对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化反应的总结,规律总结: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中的生化反应都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凡是只发生在细胞内的反应都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的腔性器官内的液体不属于体液,其内的生化反应也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16. 人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中可形成23个四分体,则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对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分别是A. 0、46、92、92 B.

13、 23、46、0、46C. 0、23、46、46 D. 0、23、92、92参考答案:C17. 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PCR过程一般经历下述三十多次循环:95下使模板DNA变性、解链55下复性(引物与DNA模板链结合)72下引物链延伸(形成新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PCR过程不正确的是:( )A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也可利用解旋酶B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C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ATP、四种核糖核苷酸D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较高参考答案:C18. 对于植物生长素发现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达尔文通过实验发现了生长素B温特的实验证明是化学物质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的C拜尔的实验是在有光的环境中进行的D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云母片传递给下部参考答案:B19. 下列为某一段多肽链和控制它合成的DNA双链的一段。“-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密码表:甲硫氨酸 AUG 脯氨酸 CCA、CCC、CCU苏氨酸 ACU、ACC、ACA 甘氨酸 GGU、GGA、GGG缬氨酸 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