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新寨店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5075211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0.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新寨店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新寨店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新寨店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新寨店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新寨店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新寨店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新寨店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新寨店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B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C寒冷环境中的体温恒定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结果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能感受体温变化参考答案:C【考点】E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3)寒冷环境下: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的途

2、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解答】解:A、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A正确;B、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B正确;C、寒冷环境中的体温相对稳定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C错误;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能感受体温变化,D正确故选:C2. 与创造“番茄马铃薯”杂交植物有关的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 细胞核移植 植物组织培养 细胞融合A. B. C. D.参考答案:B3. 若将酵母菌的线粒体DNA进行诱变,使其线粒体DNA不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再将此突变的酵母菌接种在含有葡萄糖的培养

3、基上培养,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因为子代中没有线粒体,所以无菌落形成B酵母菌仍能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所以有小菌落形成C因为线粒体DNA对真核细胞不重要,所以有正常大小的菌落形成D因为酵母菌对糖类的彻底氧化分解可不依赖线粒体,所以有正常大小的菌落形成参考答案:B4. 在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A能利用光能合成糖类 B能对分泌物进行加工C是发生有机物氧化分解的主要场所 D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参考答案:C5. 啮齿类动物如兔、鼠等主要以植物为食,如图表表示某草原上啮齿类动物密度与植物种类数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啮齿类的存在可能会引起部分植物种群密度增大B啮齿类的存在

4、可定向改变某些植物种群的基因频率C啮齿类动物的适度有利于提高草原上植物的多样性D随着啮齿类密度的增加植物种群密度呈现出先升后降趋势参考答案:D【考点】F2:种群的数量变动;F1:种群的特征【分析】分析图示曲线可知,啮齿类密度低时,不同种的植物之间竞争较激烈,部分物种在竞争中被淘汰,所以物种较少;随着啮齿类密度的增加,植物之间竞争降低,植物种类增加;而啮齿类密度过高时,大量植物被捕食,导致植物种类数减少【解答】解:A、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啮齿类密度的增加,植物的种类也随之增加,说明其中的一部分是从无到有的过程,故该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在相应的时间和范围内有所增大,同时,部分原来处于优势的植物的种群

5、密度将下降,A正确;B、由于啮齿类取食的偏好等,使得同一种植物的被取食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其结果可能定向改变某些植物种群的基因频率,B正确;C、啮齿类动物的适度有利于提高草原上植物的多样性,C正确;D、纵坐标表示的是植物的种类数,并不能表明每种植物的种群密度与啮齿类动物的密度之间的关系,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和种群的特征,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6.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生物 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肺炎患者肺

6、部所有的肺炎双球菌 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A B C D参考答案:D7. 下列不是温室效应形成原因的是( ) A煤和石油的大量燃烧 B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的平衡被打破C气温升高,加快极地冰川的融化 D大气中的CO2含量过多 参考答案:C8. 下列关于突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神经元的树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B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等通过一定方式形成突触C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D前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和后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共同构成突触参考答案:B 9. 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成分

7、(mmol/L)有机酸蛋白质1425.02.51.5103.36.016.01474.01.251.0114.07.51.0101402.510.352547A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等B属于血浆,属于组织液,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增多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至少需穿8层磷脂分子层D属于细胞外液,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决定于无机盐和蛋白质参考答案:C10. 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水绵 B、肺炎双球菌 C、酵母菌 D、艾滋病病毒参考答案:B11. 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B.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高尔基体C高尔基体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

8、D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参考答案:C12. 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该细胞属于A. 肝细胞 B. 初级卵母细胞C. 第一极体 D. 卵细胞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分析图像可知,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但含有染色单体,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哺乳动物是二倍体,其肝细胞属于体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初级卵母细胞中也含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第一极体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其前期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C正确;卵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也不含染色单体,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3. 下图是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

9、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B.如果该图中的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甲状腺素对a分泌d、b分泌e具有抑制作用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于细胞核中D.如果b表示体液免疫中的记忆细胞,它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会迅速合成并分泌大量抗体参考答案:B14. 下列关于S型曲线的说法,与事实相符的是A. 防治农业害虫应把害虫数量控制在K/2处B. 若该种群为海洋经济鱼类,种群数量最好保持在c水平C. ab段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慢,其原因是受天敌、资源等

10、影响。D. a点种内斗争最激烈参考答案:C【分析】“J”型曲线是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2、分析曲线图:点以前,随着时间的变化,种群的增长速率不断增长;点时,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点之后的阶段,随着时间的变化,种群的增长速率不断降低;bc段种群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即K值。【详解】防治农业害虫应把害虫数量控制在K/2以下,因为种群在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A错误;若该种群为海洋经济鱼类,种群数量最好保持在a时期,因为a时期种群增长速率最

11、快,B错误;ab段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慢,其主要原因是受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的影响,C正确;识图分析可知,图中达到c点时,即达到种群的K值,此时种内斗争最激烈,D错误。15. 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我国已经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产品强制实施了产品标识制度B. 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C. 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踪和风险管理是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前提D. 目前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食用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上参考答案:B转基因食品、产品上都要标注原料来自转基因生物;转基因食品上只标明原料来自转基因生物,并未标明其危害;为了保障现代生

12、物技术的安全性,需要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踪等措施;主要是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另外还有生物安全问题。【考点定位】考查现代生物技术安全性相关知识,属于考纲理解层次,难度中等。16.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C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前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D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为: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地理隔离参考答案:D【考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基因频率的变化;生物的多样性【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

13、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解答】解:A、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A正确;B、通过自然选择,有利基因被选择下来,不利基因被淘汰,故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B正确;C、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前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只是起了选择作用,通过选择作用使耐药性个体生存下来,C正确;D、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D错误故选:D17. 如图是人工种子的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A分别相当于种子的种皮、胚和胚乳B将来可以发育成一株完整的植株C同一批次的人工种子

14、可以保证具有相同的基因型D用人工种子培育后代的方法属于有性生殖参考答案:D18.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将两个黏性末端的碱基连接起来B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受体细胞即发生基因突变C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外D常使用的运载体有大肠杆菌、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参考答案:C19. 下列有关生物种群数量调查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调查跳蝻,可用标志重捕法 B调查马尾松,小样方划分为1 m2左右C调查蒲公英,只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 D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可用黑灯光诱捕法参考答案:D20. 下列关于脂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脂质中脂肪只含C、H、O三种化学元素,磷脂分子中除C、H、O外肯定还含有PB维生素D能有效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C人若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