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五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5073676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98.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五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五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五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五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五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五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五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五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教材中相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证实DNA是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的B.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 利用荧光标记的方法证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和磷脂具有流动性D. 运用荧光标记的手段,可以观察到某一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参考答案:C【分析】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借助同位素原子以研究有机反应历程的方法。即同位素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过程时,叫做示踪元素。

2、用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其化学性质不变。科学家通过追踪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标记法也叫同位素示踪法。如DNA的半保留复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时均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详解】要分析DNA分子的复制究竟是半保留复制还是全保留复制,就要区分亲代与子代DNA分子,1958年,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证实了DNA的确是以半保留复制的方式复制的,A正确;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正确;荧光标记法通常是借助荧光分子来标记蛋白质,利用荧光

3、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证明了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流动性,但不能证明磷脂具有流动性,C错误;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能够用特定的DNA分子,与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结合,这个分子又能被带有荧光标记的物质识别,通过荧光显示就可以知道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D正确。故选C。2.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A影响因素不同 B起始条件不同C产生的植物种类不同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参考答案:B【考点】群落的演替【分析】群落演替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主要的区别在于演替起始的条件不同【解答】解: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在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

4、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起始条件不同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3. 分析以下事实:胡萝卜韧皮部细胞通过细胞培养能发育成完整植株;绵羊乳腺细胞核移入去核卵母细胞中,能发育成有生殖能力的绵羊。基于以上事实,下列正确的选项是 高度分化的动植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分化细胞中不表达的基因仍存在于细胞核中,并没有消失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A B C D参考答案:C4.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 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病

5、男孩,若男孩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则该病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B. X染色体上的基因,只有一部分与性别决定有关,另一部分与性别决定无关C. 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色盲女儿,推测色盲女儿的父亲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D. 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常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软骨发育不全参考答案:A【分析】本题旨在考查人类遗传病。【详解】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病男孩,若男孩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母亲正常,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遗传,A错误;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是性染色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位于X染色体上的色盲基因与性别决定无关,B正确;色觉正常的夫妇,妻子

6、可能为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但丈夫无色盲基因,生下色盲女儿,可能原因是父亲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C正确;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常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软骨发育不全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符合要求,D正确;故错误的应选A。【点睛】注意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是性染色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5. 某人因外伤导致下丘脑受损,那么会导致( )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 体温发生变化 血糖浓度发生变化 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发生变化A B C D参考答案:C6. 芦苇是我国重要的造纸原料,但多数芦苇植株较矮、纤维短,影响产品的质量。如果想使芦苇植株长高,获得较长纤维,可用某一植物生长调

7、节剂处理生长期的芦苇,这一调节剂应该是A乙烯利 B赤霉素 C青鲜素 D脱落酸参考答案:B 7. 植物在冬季来临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体内发生了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生化变化,抗寒力逐渐增强。下图为冬小麦在不同时期含水量和呼吸速率变化关系图。请根据图推断以下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冬季来临过程中,自由水明显减少是呼吸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B.结合水与自由水含量的比值,与植物的抗寒性呈现明显的正相关C.随着气温和土壤温度的下降,根系的吸水量减少,组织的含水量下降D.随温度的缓慢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逐渐减弱,有利于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参考答案:A8. 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

8、不同的活细胞中 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参考答案:B9. 下列实例中不能体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原理的是 A. 增加对农田的物质投入(如施农家肥)可以有效防止土壤肥力下降 B. 北京奥运会前大量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C. 在夏季通过缩短对菊花的光照时间使其提前开花 D. 四川大地震破坏了大熊猫的生存环境,使其食物短缺参考答案:C10. 如图表示物种和物种是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关系的是()A. B. C. D. 参考答案:AA、D曲线图均表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

9、非同步性变化,都属于捕食关系,A图中物种是后增加后减少的生物,表示捕食者,物种是先增加先减少的生物,表示被捕食者。而D图中物种是先增加先减少的生物,表示被捕食者,物种是后增加后减少的生物,表示捕食者。因此A项符合题意,D项不符合题意;B曲线中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一致,表示“同生共死”的互利共生关系,B项不符合题意;C曲线中一种生物数量多,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之后维持相对稳定,表示寄生关系,C项不符合题意。【考点定位】群落的结构特征【名师点睛】巧辨几种种间关系曲线(1)互利共生曲线同步性变化(同生共死)。(2)捕食曲线不同步性变化的此消彼长(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

10、食者的判断:其一,依两条曲线的关系,捕食者随着被捕食者的变化而变化,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其二,依最多个体数,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者,故由图中A的最大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推出B捕食A。(3)竞争曲线看最终结果,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下降甚至降为0,只要曲线中提示两种生物有共同的空间或食物,则必为竞争,竞争激烈程度取决于空间、食物的重叠范围。11. 植物在冬季来临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体内发生了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生化变化,抗寒力逐渐增强。右图为冬小麦在不同时期含水量和呼吸速率变化关系图。请根据图推断以下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11、()A冬季来临过程中,自由水明显减少是呼吸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B结合水与自由水含量的比值,与植物的抗寒性呈现明显的正相关C随着气温和土壤温度的下降,根系的吸水量减少,组织的含水量下降D随温度的缓慢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逐渐减弱,有利于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参考答案:A12. 南瓜的扁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和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株的基因型分别是( )AaaBB和Aabb BaaBb和Aabb CAAbb和aaBB DAABB和a

12、abb参考答案:C13. 用标志重捕法来估计某个种群的数量,例如在对某种鼠群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第二次捕获34只,其中有标志鼠15只,则对该种群的数量估计,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 A种群数量可用N表示 B种群数量大约为88只C该种群数量大约为100只 DN393415参考答案:C14. 洋葱表皮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A水 B无机盐 C蛋白质 D色素参考答案:A15. 在进出口口岸,检疫部门要对进口货物进行检疫,严格禁止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微生物)流入境内。若害虫流入境内,将会出现的情况是A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有害生物种群呈“J”型增长 B一般会缺少天敌C对境内

13、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D以上都有可能参考答案:D16.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儿童患佝偻病C细胞代谢紊乱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参考答案:C【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本题是稳态的生理意义和稳态失调造成的影响,内环境稳态包括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会引起细胞代谢活动的紊乱【解答】解:A、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也可能出现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但是不一定,A错误;B、儿童患佝偻病是由于缺钙引起的,但稳态遭到破坏遭到破坏不一定就是缺钙,B错误;C、稳态遭到破坏,细胞代谢

14、会出现紊乱,C正确;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的血钙过高引起的,但稳态遭到破坏不一定就是血钙过高,D错误故选:C17. 下列生物中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 A香菇 B蛔虫 C青蛙 D兔参考答案:D18.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C内分泌腺会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D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不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参考答案:D【考点】E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1)内分泌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