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梅县高级中学高一数学理知识点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5073606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高级中学高一数学理知识点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高级中学高一数学理知识点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高级中学高一数学理知识点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高级中学高一数学理知识点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高级中学高一数学理知识点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高级中学高一数学理知识点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梅州市梅县高级中学高一数学理知识点试题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梅州市梅县高级中学高一数学理知识点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如果对0,0,有恒成立,那么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BC D参考答案:D2. 函数y3sin(2x)的图象,可由ysinx的图象经过下述哪种变换而得到:( )A. 向右平移个单位,横坐标缩小到原来的倍,纵坐标扩大到原来的3倍B. 向左平移个单位,横坐标缩小到原来的倍,纵坐标扩大到原来的3倍C向右平移个单位,横坐标扩大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缩小到原来的倍D向左平移个单位,横坐标缩小到原来的倍,纵坐标缩小到原来的倍参考答案:B略3. 方程2

2、x+x=5的根所在的区间为()A(0,1)B(1,2)C(2,3)D(3,4)参考答案:B【考点】函数零点的判定定理【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方程2x+x=5的解转化为函数f(x)=2x+x5的零点问题,把区间端点函数值代入验证即可【解答】解;由2x+x=5得2x+x5=0,设f(x)=2x+x5,则函数f(x)单调递增,f(0)=15=40f(1)=2+15=20f(2)=4+25=10f(x)=2x+x5在区间(1,2)有一个零点,即方程2x+x=5在区间(1,2)有解,故选:B【点评】考查方程的根和函数零点之间的关系,即函数零点的判定定理,体现了转化的思想方法,属基础题4. 已知唯

3、一的零点在区间、内,那么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函数在或内有零点B函数在内无零点C函数在内有零点 D函数在内不一定有零点参考答案:C略5. cos165的值为( ) A. B. C. D.参考答案:C略6. 若直线平分圆的周长,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参考答案:B略7. 按如下左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算,若输出k=2,则输入x的取值范围是 ( )A(28,57 B(28,57) C28,57 D28,57参考答案:A8. 已知函数,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f(x)既是奇函数又是周期函数B. .f(x)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C. f(x)的最大值为1D. .f(x)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参

4、考答案:B,所以f(x)不是奇函数,f(x)的最大值不为1,f(x)在区间上不是单调函数,所以A,C,D错误,令,得,时,f(x)对称轴方程为,故选B.9. 函数的定义域为D,若对于任意,当时都有,则称函数在D上为非减函数,设函数在0,1上为非减函数,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则等于 ( )A B C1 D参考答案:A10. 三个数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A略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函数的定义域为_参考答案:,【分析】求不等式和的解集的交集即得解.【详解】由得,即,.由得,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定

5、义域的求法,考查三角函数的定义域,考查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和分析推理能力.12. 已知ABC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D为BC边上(含端点)的动点,则的取值范围是_.参考答案:2,2 【分析】取的中点为坐标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点的坐标为,其中,利用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将转化为有关的一次函数的值域问题,可得出的取值范围.【详解】如下图所示:取的中点为坐标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点、,设点,其中,因此,的取值范围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取值范围,可以利用基底向量法以及坐标法求解,在建系时

6、应充分利用对称性来建系,另外就是注意将动点所在的直线变为坐标轴,可简化运算,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等题.13. 已知关于x的方程(k1)x2(k1)x+=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值为_。参考答案:k=2略14. 已知函数是R上的增函数,那么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参考答案:,2)【考点】函数单调性的性质【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根据f(x)为R上的增函数,便可根据一次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及单调性的定义有,解该不等式组即可得出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答】解:f(x)是R上的增函数;a满足:;解得;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2)故答案为:,2)【点评】考查分段函数的单调性的特点,以及一次函数和对数函

7、数的单调性,以及增函数的定义15. 已知y=f(x)在定义域(1,1)上是减函数,且f(1a)f(2a1),则a的取值范围是参考答案:【考点】函数单调性的性质【分析】根据f(1a)f(2a1),严格应用函数的单调性要注意定义域【解答】解:f(x)在定义域(1,1)上是减函数,且f(1a)f(2a1),故答案为:16. 某商人将进货单位为8元的商品按每件10元售出时,每天可销售100件,现在它采用提高销售价,减少进货量的办法增加利润.已知这种商品涨1元,其销售数就减少10个.问他将售出价定为_元时,利润获得最大。 参考答案:1417. 函数f(x)=+lg(5x)的定义域为参考答案:(2,5)【

8、考点】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分析】由分母中根式内部的代数式大于0,对数式的真数大于0联立不等式组求解【解答】解:由,解得:2x5函数f(x)=+lg(5x)的定义域为(2,5)故答案为:(2,5)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已知函数在1,2上有最大值1,设.(1) 求f(x)的解析式; (2) 若不等式在上有解,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3) 若方程有三个不同的实数解,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参考答案:(1) g(x)在1,2上是增函数,所以,得 3分(2) 由(1)得,所以等价于上有解,等价于在在上有解,令,则有,所以

9、,所以k得取值范围为. 8分(3)原方程可化为,令,则.由题意得,有两个不同实数解,且.记,则,解得.所以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0,+). 12分19. (本题15分)已知奇函数的定义域为R,当.(1)求函数的解析式,并判断函数在R上的单调性(不需证明,只需给出结论);(2)对于函数是否存在实数m,使对所有都成立?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所有实数m的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2),恒成立令,20. (附加题)(本小题满分15分)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BB1、CD的中点. (1)证明ADD1F; (2)求AE与D1F所成的角; (3)证明面AED面

10、A1FD1; (4)参考答案:解法一:(1)AC1是正方体,AD面DC1. 又D1F面DC1, ADD1F. (2)取AB中点G,连结A1G,FG.因为F是CD的中点,所以GF、AD平行且相等,又A1D1、AD平行且相等,所以GF、A1D1平行且相等,故GFD1A1是平行四边形,A1GD1F.设A1G与AE相交于点H,则AHA1是AE与D1F所成的角,因为E是BB1的中点,所以RtA1AGRtABE, GA1A=GAH,从而AHA1=90,即直线AE与D1F所成角为直角.(3)由()知ADD1F,由()知AED1F,又ADAE=A,所以D1F面AED.又因为D1F面A1FD1,所以面AED面A

11、1FD1. (4)连结GE,GD1. FGA1D1,FG面A1ED1,AA1=2,面积SA1GE=SABB1A12SA1AGSGBE=又 解法二:利用用向量求解解析: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以D为原点,DA为x轴,DC为y轴,DD1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D(0,0,0),A(2,0,0),F(0,1,0),E(2,2,1),A1(2,0,2),D1(0,0,2),(1) ,,得,ADD1F;(2)又,得 AE与D1F所成的角为90(3) 由题意:,设平面AED的法向量为,设平面A1FD1的法向量为,由 由 得面AED面A1FD1. (4)AA1=2,平面A1FD1的法向量为, E到平面A1F

12、D1的距离,略21. 已知函数,其中,(1)若f(x)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求a的值;(2)求f(x)在区间0,1上的最小值.参考答案:(1)(2)【分析】(1)由题得,解方程即得解;(2)把对称轴与区间0,1分三种情况讨论求函数的最小值.【详解】(1)因为,所以,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由,得.(2)函数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当,即时,因为在区间(0,1)上单调递增,所以在区间0,1上的最小值为.当,即时,因为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在区间(,1)上单调递增,所以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当,即时,因为在区间(0,1)上单调递减,所以在区间0,1上的最小值为.综上:.【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考查二次函数最值的求法,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22. 已知.(1)若,求的坐标;(2)若与的夹角为120,求.参考答案:(1),与共线的单位向量为.,或.(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