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振华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5073018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3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沧州市振华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河北省沧州市振华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河北省沧州市振华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河北省沧州市振华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河北省沧州市振华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沧州市振华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沧州市振华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沧州市振华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把32P标记的磷酸分子加入某细胞培养液中,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末端磷酸基团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不能说明()AATP中远离A的磷酸基团容易脱离B部分32P标记的ATP是重新合成的C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D该过程发生了ATPADP循环参考答案:C2. 下列产醋最多的措施是()A. 往果酒中加入食醋,产通气B. 往果酒中加入变酸的酒表面的菌膜,并通气C. 将果酒暴露在空气中D. 往果酒中加入冲洗葡萄的水,

2、并通气参考答案:B3. 某同学用某种酶进行了以下三组实验,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本实验研究的酶有麦芽糖酶和蔗糖酶B. 三组实验能够证明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和温和性C. 通过实验可以证明该种酶的最适pH 约为7D. 酶在发挥作用后会被分解,不会再有活性参考答案:C【分析】酶的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3)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由图可知图1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图2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图3探究酶的专一性

3、。【详解】由丙图可知,该酶能使麦芽糖酶解,不能使蔗糖分解,说明该酶是麦芽糖酶,A错误;图1能证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图2能证明酶的活性受PH值的影响,图3能证明酶的专一性,三个图都不能证明酶的高效性,B错误;由图2可知,该种酶活性最大时的pH为7左右,C正确;酶可以反复利用,发挥作用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一般不变,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有关酶的活性的相关实验及其结论,能够通过曲线的分析得出相应实验结论,同时明确酶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4. 豌豆叶肉细胞中,不含DNA的结构是A核糖体 B叶绿体 C线粒体 D细胞核参考答案:A5. 下列疾病与人体激素的分泌异常无关的是 白化病

4、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糖尿病 呆小症 夜盲症 巨人症 A B C D参考答案:A6. 衰老细胞不具备的特征是A. 细胞内绝大多数酶的活性增加 B. 细胞内的水分减少C. 细胞内的色素逐渐积累 D. 细胞的物质运输功能降低参考答案:A细胞衰老是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其主要特征是: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的速度减慢;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内的色素逐渐积累,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影响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细胞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综

5、上所述,A错误,B、C、D均正确。7. 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四对同源染色体,它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不考虑交叉互换)形成了几种类型的精子 A2种 B4种 C8种 D16种参考答案:A8. 在人体内,都是因为缺乏激素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呆小症 糖尿病 侏儒症 白化病 镰刀型贫血症 A. B. C. D.参考答案:C9. 人的精子中有23条染色体,则人的神经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分别有染色体多少条()A46、23、23B46、46、23C0、46、0D0、46、23参考答案:B【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

6、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2n2n2nnnn2nn染色单体4n4n4n2n2n2n00DNA数目4n4n4n2n2n2n2nn【解答】解:人的精子是减数分裂形成的,其所含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因此人体体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1)人的神经细胞是体细胞,含有46条染色体;(2)初级精母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初级精母细胞含有46条染色体;(3)卵细胞是减数分裂形成的,所含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因此卵细胞含有23条染色体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能根据题干中数据作出准确的判断10.

7、如果人的食物中有 3/5来自绿色植物,1/5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5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A10千克 B226千克 C100千克、 D26千克参考答案:B 11. 通过显微技术破坏玉米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培养几天后,再观察该根尖细胞,预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A细胞停止分裂 B产生多核细胞 C正常分裂 D不能形成纺锤体参考答案:B12. 下列物质不属于细胞溶胶的成分的是A葡萄糖 氨基酸B花青素 叶绿素C无机盐 葡萄糖D水分 蛋白质参考答案:B13. 在需氧呼吸过程中合成ATP最多的阶段是 A.葡萄糖转变为丙酮酸 B. 丙酮酸转变为二氧化碳

8、C.电子传递链 D. 丙酮酸与水结合参考答案:C14. 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洋葱的不定根在冰箱的低温室内诱导36h,可抑制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B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作用是固定和染色C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可用于洗涤细胞固定过程中使用的卡诺氏液和解离细胞D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加倍参考答案:C【考点】99: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分析】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1、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2、该实验的步骤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3

9、、该实验采用的试剂有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解离)【解答】解:A、低温诱导能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A错误;B、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作用是染色,不是用于固定,B错误;C、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可用于洗涤细胞固定过程中使用的卡诺氏液和解离细胞,C正确;D、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只有少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材

10、料的选择,实验选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及分析、实验结果等,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15. (2分)如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整个划线过程中需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的次数为()A2B4C5D6参考答案:D【考点】I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分析】平板划线的操作的基本步骤是:1、右手持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待凉后,在火焰旁打开盛有菌液的试管棉塞,并将试管口过火焰,将以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沾取一环菌液,将试管口过火焰丙塞上棉塞2、左手斜持琼脂平板,皿盖打开一条缝,右手于火焰近处將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盖上皿盖,接种环不应划破培养基表面3、烧灼接种

11、环,杀灭环上残留菌液,待冷却(是否冷却,可先在培养基边缘处试触,若琼脂溶化,表示未凉,稍等再试),从第一区域划线的末端开始往第二区内划线,重复以上操作,在第三四五区内划线,注意不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相连4、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解答】解:在每次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因此按照图中划线顺序(12345),整个划线过程中需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的次数为6次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平板划线操作划线前后的灭菌及目的,平板划线法接种的结果预期,主要考查学生对平板划线法的掌握程度16. 如右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只

12、有通过体液的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B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可能与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结合C如果分泌细胞是下丘脑细胞,则分泌物的靶细胞可能是甲状腺细胞D如果分泌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也可以成为靶细胞参考答案:C17. 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卵裂期胚胎中细胞数目和有机物总量在不断增加B胚胎分割时需将原肠胚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C胚胎干细胞具有细胞核大、核仁小和蛋白质合成旺盛等特点D胚胎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细胞,可从早期胚胎中分离获取参考答案:D18.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加速,许多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群落发生了演替。下面关于演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工业废水排入河流使鱼类大量死亡,

13、说明人类的活动影响群落的演替B人们通过填湖造地,把沼泽地改造成绿色的草坪,说明人类可以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 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C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结构不一定趋于复杂化D群落的演替必须经过地衣、苔藓、草本等阶段参考答案:D19. 已知某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生长有其他基因型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A.AABBB.AABbC.aaBbD.AaBb参考答案:C20. 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 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B.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C.甲图

14、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D.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参考答案:C21. 以洋葱表皮细胞为材料,分别用不同的溶液加以处理。m时用开始用不同溶液分别处理洋葱表皮细胞,n时用清水处理之前被处理过的洋葱表皮细胞,测得的洋葱表皮细胞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入溶液后,发生d曲线的变化,则液泡的颜色逐渐变浅B. 发生b曲线变化,加入的溶液可能是尿素C. 对于a曲线加入溶液后,再用清水处理没有变化,证明细胞已经死了D. 若用大肠杆菌为材料,则变化曲线和c曲线类似参考答案:B22. 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狗尾巴草幼茎皮层细胞,可观察到的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