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1

上传人:喵** 文档编号:354806753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49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1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1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1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1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1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1(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骨折的康复护理 01骨折的概述02主要功能障碍03康复护理评估04康复护理原则与目标05康复护理措施06康复护理指导定义:fracture,是指骨或骨小梁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发生断离。主要原因:外伤最为常见。因受伤的方式不同而造成的骨折的部位、形式、程度也不一样,往往伴有肌肉、肌腱、神经、韧带的损伤。骨折后长期制动对机体的影响:肌肉萎缩,肌力减退关节内粘连,关节活动度减少韧带退变全身反应:直立性低血压、心肺功能下降、代谢异常等心理障碍:悲观、抑郁一、骨折的概述骨折的分类:按骨折端的稳定程度:稳定性&不稳定性按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闭合性&开放性按骨折的原因:外伤性&病理性按骨折的程度:不完全&完全

2、按骨折后的时间:新鲜&陈旧骨折的愈合塑形期骨性愈合期血肿机化期骨痂形成期一、骨折的概述骨折愈合的判定标准:骨折断端无压痛无纵向扣击痛骨折断端无异常活动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外固定解除后,上肢能向前伸手持重1kg达1分钟,下肢能步扶拐平地连续步行3分钟不少于30步连续观察2周,骨折断端不发生畸形注意:和项测定时需慎重,以免发生再骨折。一、骨折的概述骨折愈合时间一、骨折的概述疼痛局部肿胀和瘀斑畸形关节粘连僵硬肌肉萎缩潜在并发症:周围血管功能障碍、周围神经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等二、主要功能障碍临床评估:全身及局部情况:生命体征,精神心理状况的评估,局部疼痛,皮肤颜色,肢体肿胀,感觉等方面的评估关节活动

3、度受累关节,非受累关节肌力:受累关节周边肌肉肢体长度和周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劳动能力三、康复护理评估影像学评估:X线摄片:是骨折的常规检查,需包括正、侧位和邻近关节,有时还需加摄特定位置及健侧相应部位作对比。CT:目前三维CT成像技术日渐成熟,在临床上也已广泛应用,它对了解骨折的类型、移位情况、复位固定和骨折愈合情况等均有重要价值。MRI:能通过损伤部位的信号高低判定是新鲜骨折还是陈旧性骨折及骨折愈合情况。三、康复护理评估护理原则良好的复位和坚实可靠的固定是保证早期康复治疗的前提肢体锻炼与固定要同步进行骨折愈合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康复措施骨折监测和防治骨折后各种并发症四、康复护理原则与目标护理

4、目标短期目标:改善心理状况:通过心理干预,指导病人接受康复训练,并增加病人自信心,使病人积极主动参与康复训练。消除病人肿胀:通过运动、物理因子疗法等促进血肿和渗出物的吸收,改善血液回流,尽早消除肿胀。防止关节粘连,恢复关节活动度:早期进行肢体主动或(和)被动运动是防止关节粘连、恢复关节活动度的有效方法。四、康复护理原则与目标护理目标长期目标:恢复关节功能:恢复关节活动度并增强关节周围肌群肌力。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骨折后病人生活自理能力多数受到影响,尽早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将有助于促进病人生活自理。防止各种并发症:骨折后,尤其是老年人,并发症发生率高,尽早进行相应措施,有效防止各种并发症,

5、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提高病人整体生活能力。四、康复护理原则与目标骨折愈合早期(骨折后12周)疼痛、肿胀的处理:PRICE原则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正常活动和呼吸训练物理因子疗法:超短波疗法、低频磁疗、超声波等骨折愈合中期(骨折后38周)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物理因子疗法:红外线、蜡疗、紫外线、音频电疗、超声波等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及工作能力训练五、康复护理措施骨折愈合后期(骨折后812周)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负重练习及步态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工作能力训练五、康复护理措施常见上肢骨折康复要点肱骨外科颈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常因间接暴力所致,临床上将其分为外展型和内收型两类。外展型多属稳定型,

6、可用三角巾悬吊固定4周,限制肩关节外展肌力训练。内收型复位后三角巾制动46周,限制肩关节内收肌力训练。早期做握拳及腕、肘关节屈伸训练,固定去除后积极进行肩关节及肩胛带的各个方向活动度练习及肌力练习。五、康复护理措施常见上肢骨折康复要点肱骨干骨折:肱骨干中、下1/3交界处后外侧有一桡神经沟,桡神经紧贴沟内此处骨折容易损伤桡神经。因常伤及肱骨滋养动脉,肱骨中段骨折不愈合率较高。复位固定后,患肢悬吊于胸前,肘屈曲90,前臂稍旋前,尽早进行指、掌、腕关节主动运动,并进行上臂肌群的主动等长收缩练习,禁止做上臂旋转运动。固定23周后,在上臂扶持下行肩、肘关节的主动和被动运动,增加关节活动度。解除外固定后,

7、全面进行肩、肘关节的活动度及肌力练习。五、康复护理措施常见上肢骨折康复要点肱骨髁上骨折:常发生于儿童,为关节囊外骨折,由于骨折的暴力与损伤机制不同,分伸直型和屈曲型,以伸直型为最常见,约占95%。功能预后一般较好,但常易合并神经、血管损伤及肘内翻畸形。骨科处理后34天即可进行站立位的肩部摆动练习和指、掌、腕的主动运动,1周后增加肩主动屈伸、及外展练习,并逐步增大运动幅度。五、康复护理措施常见上肢骨折康复要点肱骨髁上骨折:早期,伸展型股骨髁上骨折可开始做肱二头肌、旋前圆肌静力性抗阻练习,暂缓肱三头肌和旋后肌的主动收缩练习,屈曲型骨折病人则应做肱三头肌静力收缩,暂缓肱二头肌和旋前圆肌的主动收缩。骨

8、折愈合后进行必要的关节活动度练习,作全面的肩和肘屈伸、前臂旋转练习。训练及护理中需严密观察患肢远端有无血运障碍以及感觉异常,及早发现血管损伤并发症,并及时处理,避免前臂肌肉缺血性坏死。五、康复护理措施常见上肢骨折康复要点尺桡骨骨折:治疗较为复杂,预后差,常引起肘屈伸和前臂旋转功能障碍。复位固定后早期,练习肩和手部活动。用力握拳,充分屈伸手指,减少前臂肌群的粘连,上臂和前臂肌肉作等长收缩练习;站立位前臂用三角巾悬吊胸前,做肩前、后、左、右摆动和水平方向的画圈运动。2周后开始行肘关节屈伸运动,频率和范围逐渐增加,但禁忌做前臂旋转运动。骨折临床愈合后开始全面进行肩、肘、腕关节屈伸训练,着重作前臂旋转

9、的活动度和肌力练习。也可用手推墙动作,对骨折断端间产生纵向挤压的应力刺激,促进骨折愈合。五、康复护理措施常见上肢骨折康复要点桡骨远端骨折:常见类型有Colles骨折和Smith骨折,前者较多见,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后者,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复位固定后即指导病人进行用力握拳、充分伸展五指等手指、掌指关节的主动屈伸运动和前臂肌群的等长收缩练习,全面活动肩、肘关节。2周后,开始腕关节屈伸和桡侧偏斜活动及前臂旋转活动的练习。先轻度活动,若无不适,再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强度。解除外固定后,充分练习腕关节的屈伸、尺侧偏斜和桡侧偏斜以及前臂旋转的活动度和肌力练习。五、康复护理措施常见下肢骨折康复要点股骨颈骨折

10、:多见于老年人,骨折不愈合率高,且有可能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及塌陷的不良后果。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手术者,原则上术后第1天做患肢各肌群的等长收缩练习,第23天即可起床活动,并允许患肢负重。1周以后进行髋部肌群的等张练习、髋及膝关节的屈伸运动,动作轻柔,幅度逐步增多,避免引起疼痛。34周后可完全恢复原有的社会生活。五、康复护理措施常见下肢骨折康复要点股骨颈骨折:对于有轻度移位的股骨颈骨折,为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可能性,应给予患侧股骨头812周的不负重休息,可扶双拐早期下地不负重行走。做牵引治疗的病人,早期床上练习与内固定者相同,但负重要晚,伤后4周解除牵引,开始练习在床边坐,患肢不负重步行,伤后3个月逐步

11、增加患肢内收、外展、直腿抬高等肌力及关节活动度练习,逐步开始负重练习。五、康复护理措施常见下肢骨折康复要点股骨干骨折:多见于青壮年和儿童,多由强大的直接或间接暴力造成由于肌肉附着后的牵拉作用,很少有无移位的股骨干骨折,上1/3骨折时,骨折近端因髂腰肌、臀中肌及外旋肌牵拉而屈曲、外展、外旋,骨折远端内收并向后上方移位;中1/3骨折时,骨折近端除前屈外旋外无其他方向移位,远端往往有重叠移位,并易向外成角;下1/3骨折时,骨折远端受腓肠肌牵拉向后倾斜移位,可损伤腘窝部血管和神经。非手术治疗难以复位固定,多行内固定手术。五、康复护理措施常见下肢骨折康复要点股骨干骨折:股骨附近血管丰富,股骨骨折时出血量

12、可多达2001000ml,血肿机化、吸收后形成大量纤维组织而造成粘连,股骨中下段骨折引起股中间肌粘连尤为严重,使膝关节功能受损,骨折越靠近膝关节,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越严重。早期作物理因子疗法,促进血肿吸收,以减少粘连形成,进入骨折愈合期后仍需长期进行物理因子疗法。早日进行股四头肌主动练习及髌骨被动活动也非常重要。五、康复护理措施常见下肢骨折康复要点股骨干骨折: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第1天即可开始肌肉等长练习及踝、足部运动,术后第3天,疼痛反应减轻后,开始床上足跟滑动练习以屈伸髋、膝关节,并给予髌骨松动技术,膝下垫枕增加膝屈曲姿势体位下做主动伸膝练习,可逐步增加垫枕的高度。术后56天课扶双拐或助

13、行器患肢不负重行走,术后23周内逐渐负重,根据病人的耐受程度而定。术后2个月左右可进展至单手杖完全负重行走。五、康复护理措施常见下肢骨折康复要点胫腓骨骨折:青壮年和儿童居多,多由直接暴力引起,常合并神经、血管损伤,临床上应注意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及足背、足趾的感觉和运动情况。骨折部接近踝关节时,更易后遗踝关节功能障碍。胫腓骨中下段血液供应差,骨折愈合慢,固定期较长,功能影响也大。五、康复护理措施常见下肢骨折康复要点胫腓骨骨折:术后当天开始足、踝、髋的主动活动度练习,股四头肌、胫前肌、腓肠肌的等长练习。膝关节保持中立位,防止旋转。术后35天,可带外固定物做直腿抬高练习和屈膝位主动伸膝练习,术后1周,

14、增加踝屈伸和内、外翻抗阻练习,并可增大踝屈伸活动度的功能牵引,同时开始下肢部分负重的站立和步行练习。早期负重可促使骨痂生长,较快地恢复行走功能。五、康复护理措施常见下肢骨折康复要点踝部骨折:多因间接暴力造成,是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易引起顽固性踝关节功能障碍,在关节面不平整和复位欠佳时,极易发生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这就要求良好的复位固定和及时的康复治疗。踝部骨折早期康复锻炼与胫腓骨下段骨折大致相同,但要专门指导跖趾关节屈曲和踝内翻得静力收缩练习,以预防这些肌肉萎缩而引起扁平足。五、康复护理措施常见脊柱骨折康复要点单纯稳定性骨折:让病人仰卧木板床上,骨折部位垫高约10cm的软垫,35天后开始仰卧位

15、躯干肌肌力训练,训练中避免脊柱前屈和旋转。2周后让病人做仰卧位腰部过伸和翻身练习,翻身时,腰部保持伸展位,躯干同时翻转,避免脊柱扭转。6周后可起床活动,并进行脊柱后伸、侧弯和旋转练习,避免脊柱前屈的动作。待骨折愈合后加强脊柱活动度和腰背肌肌力训练。护理中,搬动病人时应保持动作一致,平台平放,避免脊柱屈曲扭转,并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肢体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及时发现有无合并脊髓损伤或马尾神经损伤。五、康复护理措施常见脊柱骨折康复要点单纯不稳定性骨折:多需行手术内固定,术后即可行躯干肌等长收缩练习,术后约1周开始起床活动(需根据手术方式及手术医生的意见而定)。骨折愈合后,逐步增加关节活动度练习和腰背肌肌力训练。五、康复护理措施常见脊柱骨折康复要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伤后应及时手术,消除脊髓致压物,彻底减压,给予牢固的内固定。这类病人的康复护理参见第七章第四节。五、康复护理措施心理调适饮食自我观察病情自我护理准确进行功能锻炼指导病人定期随访六、康复护理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康复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