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54674837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富平县20212022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第一部分 必考题一、选择题1. 蛋白质和DNA是两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下列对两者共性的概括,不正确的是( )A. 组成元素含有C、H、O、NB. 由相应的基本结构单位构成C. 体内合成时需要模板、能量和酶D. 它们的多样性都与其空间结构密切相关【答案】D【解析】【分析】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O、N等,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一条或几条肽链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的蛋白质。2、DNA的组成元素是C、H、O、N、P,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DNA分子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详解】A、蛋白质和DNA的组成元素中都含有C、H、O、N,A正确;B、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故二者都是由相应的基本结构单位构成,B正确;C、DNA合成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需要能量,蛋白质合成以mRNA为模板,也需要酶和能量,故二者体内合成时需要模板、能量和酶,C正确;D、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和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而大多数的DNA都是双螺旋结构,其多样性主要与脱氧核苷酸的数量及排列顺序有关,D错误。故选D。2.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

3、”实验中,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由实验结果推知,甲图细胞是有活性的B. 与甲图细胞相比,乙图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C. 丙图细胞的体积将持续增大,最终胀破D. 若选用根尖分生区细胞为材料,质壁分离现象更明显【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甲到乙的过程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乙到丙的过程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 能发生质壁分离细胞应为活的植物细胞,据图分析,从甲到乙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说明甲细胞是活细胞,A正确;B、 乙图所示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该过程中细胞失水,故与甲图相比,乙图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高,B错误;C、 由于有细胞壁的限制,

4、丙图细胞体积不会持续增大,且不会涨破,C错误;D、 根尖分生区细胞无中央大液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D错误。故选A。3. 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和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不宜选用过氧化氢作实验材料B. 验证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进行结果的鉴定C. 给植物同时提供H218O和Cl8O2,能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D.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实验顺序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答案】A【解析】【分析】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较温和。【详解】A、加热时过氧化氢易分解,对实验造成干扰,A正确;B、碘液能证明淀粉水解

5、,但不能证明蔗糖是否水解,需要用斐林试剂,B错误;C、不能同时提供,分别提供H218O和Cl8O2可以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C错误;D、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实验顺序应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D错误。故选A。4. 脑缺血会引起局部脑神经细胞缺氧而受损,造成不可逆损伤,甚至死亡。骨髓基质细胞是骨髓中的干细胞,经诱导可以生成心肌细胞、成骨细胞、神经细胞等。运用干细胞疗法有可能实现对缺血坏死神经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修复和重建这也是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有效策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干细胞参与受损部位修复时候,体内细胞同时发生着细胞凋亡B. 神经细胞的核基因和骨髓基质细胞的核

6、基因不同C. 脑缺血导致的神经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D. 骨髓基质细胞可通过增殖分化过程形成心肌细胞、神经细胞等不同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可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

7、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3、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属于正常的生命现象,对生物体有利;细胞坏死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属于不正常的细胞死亡,对生物体有害。【详解】A、细胞凋亡伴随着整个生命历程,故干细胞参与受损部位修复时候,体内细胞同时发生着细胞调亡,A正确;B、骨髓基质细胞经过增殖分化过程形成心肌细胞、神经细胞等不同细胞,而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变,因此神经细胞的核基因和骨髓基质细胞的核基因相同,B错误;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而细胞坏死是由外界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被动死亡,因此脑缺血所导致的神经细胞死亡属于细

8、胞坏死,C正确;D、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心肌细胞、神经细胞等不同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不同,故骨髓基质细胞可通过增殖分化过程形成心肌细胞、神经细胞等不同细胞,D正确。故选B。5. 某哺乳动物卵原细胞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某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其中表示染色体,ah表示染色单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示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所处时期为前期B. 与分离发生在后期,与的分离发生在后期C. 该细胞的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均为卵细胞的2倍D. a和e同时进入一个卵细胞的概率为1/16【答案】D【解析】【分析】题

9、图分析,图中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两两配对联会的现象,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该细胞的名称为初级卵母细胞,据此答题。【详解】A、根据形成四分体可知,该时期处于前期,为初级卵母细胞,A错误;B、与为同源染色体,与为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均发生在后期,B错误;C、该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核DNA分子数为8,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核DNA分子数为2,C错误;D、a和e进入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的概率为1/21/2=1/4,由次级卵母细胞进入同一个卵细胞的概率为1/21/2=1/4,因此a和e进入同一个卵细胞的概率为1/41/4=1/16,D正确。故选D。6. 如图表示遗传信息在细胞中的传递

10、过程,其中表示相关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表示转录,过程表示翻译B. 过程中都有氢键的断裂与形成C. 密码子位于DNA上,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D. 过程都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表达是指将来自基因的遗传信息合成功能性基因产物的过程。基因表达产物通常是蛋白质,所有已知的生命,都利用基因表达来合成生命的大分子。转录过程由RNA聚合酶(RNAP)进行,以DNA为模板,产物为RNA。RNA聚合酶沿着一段DNA移动,留下新合成的RNA链。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场所在核糖体。【详解】A、过程都是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均表示转录

11、,A错误;B、为DNA复制,有解旋(氢键断裂)和子链与母链的配对(氢键形成),、过程均有碱基互补配对与脱离,因此都有氢键的断裂与形成,B正确;C、密码子位于mRNA上,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C错误;D、 为复制,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为转录,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D错误。故选B。7. 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过程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B. 过程可通过有性杂交获得三倍体C. 四倍体植株的细胞最多含有8个染色体组D. 无子西瓜可以通过自交的方法来制种【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首先用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

12、的形成)处理二倍体西瓜的幼苗,获得四倍体植株;用该四倍体西瓜和二倍体进行杂交得到三倍体西瓜;三倍体西瓜结的种子再种植即可获得三倍体无子西瓜。【详解】A、过程要用秋水仙素处理,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A正确;B、过程通过四倍体植株和二倍体杂交获得三倍体植株,B正确;C、四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最多含有8个染色体组,C正确;D、三倍体产生配子时,几乎由于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几乎不能产生可育配子而得到无子西瓜,D错误。故选D。8. 甲、乙为二倍体植物。甲生活在阳光充足的崖顶,乙生活在崖底的林荫。在某些和缓斜坡,甲和乙分别向下和向上扩展,相遇并杂交产生丙。若丙不可育,则下

13、述错误的是( )A. 甲和乙仍存在生殖隔离B. 甲、乙向斜坡的扩展可能与环境变化有关C. 若甲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则说明甲发生了进化D. 甲、乙、丙含有的基因共同构成一个种群的基因库【答案】D【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由于甲和乙杂交产生的丙不育,因此甲和乙仍存在生殖隔离,A正确;B、生物的分布受环境的影响,甲、乙向斜坡的扩展可能与环境变化有关,B正确;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

14、改变,因此若甲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则说明甲发生了进化,C正确;D、甲、乙、丙不是同一个物种,含有的基因不能构成一个种群的基因库,D错误。故选D。9. 2022年“春晚”上,我国宇航员在“天宫向”全国人民拜年。航天员在执行任务期间,会出现多尿、面部和上身浮肿、太空“晕车”等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太空“晕车”可能与前庭器的功能有关B. 航天员面部和上身浮肿可能与微重力下全身体液的再分布有关C. 多尿的原因是太空中航天员下丘脑合成、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D. 在微重力环境中,航天员的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仍然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答案】C【解析】【分析】1、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

15、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详解】A、前庭可以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化和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变化,太空“晕车”可能与前庭器的功能有关 ,A正确;B、航天员面部和上身浮肿可能与微重力下全身体液的再分布有关,导致了面部和上身的体液含量高于在地球的时候,出现了轻微的组织水肿,B正确;C、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多尿的原因是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C错误;D、在微重力环境中,航天员的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仍然维持相对稳定状态,以保证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D正确。故选C。10. 下图为测量神经纤维膜电位情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该电位可表示静息电位B. 图甲中的膜内外电位不同主要是由Na外流形成的C. 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从细胞外向细胞内运输不消耗能量D. 图乙中产生的兴奋会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刺激点向两侧传导【答案】B【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