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第二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李1****利物 文档编号:354674458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届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第二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4届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第二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4届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第二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4届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第二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4届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第二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届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第二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届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第二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届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第二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药三分毒”,必须按医嘱或药物说明书使用药物,防范药物不良反应B使用青霉素时,有些人可以不进行皮肤敏感试验C长期大量使用阿司匹林可预防疾病,没有副作用D对于标记“OTC”的药物,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2、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ACaH2

2、+2H2O=Ca(OH)2+2H2BFe2O3+3CO2Fe +3CO2C2Al + Fe2O3Al2O3+2FeD4NH3+5O24NO +6H2O3、常温下,体积相同、pH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中和时两者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A相同 B中和HCl的多C中和CH3COOH的多 D无法比较4、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2KNO3(s)3C(s)=K2S(s)N2(g)3CO2(g)Hx kJmol1,已知:碳的燃烧热H1a kJmol1 S(s)2K(s)=K2S(s)H2b kJmol12K(s)N2(g)3O2(g)=2K

3、NO3(s)H3c kJmol1 。 则x为A3abc Bc3ab Cabc Dcab5、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2H2OH3O+OH BH2SH+HSCNaHSNa+HS DHCO3+H2OH3O+CO32-6、反应mA(s)+nB(g)pC(g)H0,在一定温度下,平衡时B的体积分数(B%)与压强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一定正确的是( )m+np x点表示的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x点比y点时的反应速率慢 npA B C D7、用0.100mol/L的HCl溶液滴定某未知浓度的NaOH,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是A黄色变橙色B橙色变黄色C红色变橙色D橙色变

4、红色8、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份是CH4,常温下0.5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时,放出445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2CH4(g)+4O2(g)=2CO2(g)+4H2O(g) H=+890kJmol-BCH4(g)+2O2(g)= CO2(g)+2H2O(g) H=+445kJmol-CCH4(g)+2O2(g)= CO2(g)+2H2O(l) H=-890kJmol-D2CH4(g)+4O2(g)=2CO2(g)+4H2O(l) H=-890kJmol-9、在钢铁腐蚀过程中,下列五种变化可能发生的是Fe2+转化为Fe3+、O2被还原、产生H2、Fe(OH)3失

5、水形成Fe2O3xH2O、杂质碳被氧化ABCD10、治理汽车尾气中的NO与CO的反应原理是:2NO+2CON2+2C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N2是氧化产物 BNO为红棕色有毒气体C生成1mol CO2转移4mole- D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11、关心人类健康是化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确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有效改善食品品质B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只能来自各种营养保健品C长期使用青霉素等各种抗生素有利于人体健康D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的维生素可提供人体需要的热能1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呈酸性的是ANaHSO4BCH3COONaCNH4ClDSO213、短同期主族元素X、Y、Z

6、、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Y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Z、W是常见金属,Z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W的简单离子是同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小的,X和Z原子序数之和与Q的原子序数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QBX与Q形成的化合物和Z与Q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相同CZ、W、Q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两两均可反应生成盐和水D相同质量的Z和W单质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时,Z的单质制得的氢气多14、用石墨做电极电解CuCl2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阳极上析出金属铜 B在阴极上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在阴极上析出金属铜 D阳极上

7、发生还原反应15、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B混合气体密度不再改变C反应速率正逆D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16、分子式为C8H10的芳香烃,苯环上的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该芳香烃的名称是( )A乙苯B邻二甲苯C对二甲苯D间二甲苯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下面是以秸秆(含多糖类物质)为原料合成聚酯类高分子化合物的路线:已知:请回答下列问题:食物中的纤维素虽然不能为人体直接提供能量,但能促进肠道蠕动,黏附并带出有害物质,俗称人体内的“清道夫”。从纤维素的化学成分看,它是一种_(填序号)。a单糖 b多糖 c氨基酸 d

8、脂肪A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A生成B的反应条件为_。B、C的结构简式分别为_、_。写出E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18、已知A、B、C、D、E为短周期主族元素,F、G为第四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也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B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C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分别是:I1=738kJ/mol I2=1451kJ/mol I3=7733kJ/mol I4=10540kJ/molD元素简单离子半径是该周期中最小的E元素是该周期电负性最大的元素F所在族的元素种类是周期表中最多的G在周期表的第十一列(1)已知BA5为离子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

9、_。B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_个方向,原子轨道呈_形。实验室制备E的单质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BE3在常温下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其遇水即发生反应可生成一种具有漂白性的物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说明其中B和E中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填元素的符号。C与D的第一电离能大小为_。D与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G价电子排布图为_,位于_纵行。F元素的电子排布式为_,前四周期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为_(填周期和族)。19、某化学小组选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溶液,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了三组实验:实验内容及记录 实验

10、编号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2mol/LH2C2O4溶液H2O0.05mol/L KMnO4溶液3 mol/L稀硫酸13.01.04.02.04.022.02.04.02.05.231.03.04.02.06.4请回答:实验原理 _(写离子方程式)。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该小组同学根据反应的数据经验绘制了n(Mn2)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该实验过程中n(Mn2)开始变化缓慢,到一定时刻后反应快速加快,可能的原因是_。请你根据分析的原因,填写表中空白。实验编号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固体室温下溶

11、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2mol/LH2C2O4溶液H2O0.05mol/L KMnO4溶液3 mol/L稀硫酸43.01.04.02.0_t根据分析的原因,实验4与实验1比较,可得出的结果是t_4.0min(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0、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俗称保险粉,广泛用于纺织工业的还原性染色、清洗、印花、脱色以及织物的漂白等。制取保险粉通常需要二氧化硫。制备二氧化硫。若使用上图所示装置制备干燥的SO2气体,回答以下问题:A中盛液体的玻璃仪器名称是_,实验开始后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B装置的作用是_。C装置的试剂为_,E中固体试剂为_。制备保险粉(略)。测定

12、保险粉纯度。Na2S2O4属于强还原剂,暴露于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Na2S2O4遇KMnO4酸性溶液发生反应:5Na2S2O4 + 6KMnO4 + 4H2SO4 = 5Na2SO4 + 3K2SO4 + 6MnSO4 + 4H2O,称取3.0g Na2S2O4样品溶于冷水中,配成100mL溶液,取出10mL该溶液于试管中,用0.10molL-1的KMnO4溶液滴定。滴定时KMnO4溶液装在_(玻璃仪器)中。滴定终点的标志_。重复上述操作2次,平均消耗KMnO4溶液18.00 mL则该样品中Na2S2O4的质量分数为_(杂质不参与反应)。21、I.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请

13、你参与完成相关实验问题讨论。制取乙酸乙酯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实验装置:根据分析回答:(1)三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最不合理的是_(选填“甲”或“乙”或“丙”),原因是_。a.按所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在试管中先加入3mL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mL浓硫酸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mL冰醋酸;b.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c.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饱和Na2CO3溶液;d.用酒精灯对试管加热;e.当观察到试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试管中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_该实验中长导管的作用是_。试管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可否用NaOH溶液代替Na2CO3溶液?_(填“是”或“否”),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_。写出试管中乙醇工业制取的化学方程式_;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