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重点中学2024年化学高二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李1****利物 文档编号:354674446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九江市重点中学2024年化学高二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西省九江市重点中学2024年化学高二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西省九江市重点中学2024年化学高二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西省九江市重点中学2024年化学高二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西省九江市重点中学2024年化学高二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九江市重点中学2024年化学高二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九江市重点中学2024年化学高二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九江市重点中学2024年化学高二上期末联考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烷烃主链上有4个碳原子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含有相同碳原子数且主链上也有4个碳原子的单烯烃的同分异构体有()A2种B4种C5种D7种2、下列现象中与水体污染无直接关系的是()A自然降水的pHB0.1mol/LNH4Cl溶液:c(NH4+)=c(Cl-)C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

2、酸性混合溶液: c(Na+)c(CH3COO-)c(H+) c(OH-)D0.1mol/LNa2CO3溶液:c(OH-)=c(HCO3-)+c(H+)+2c(H2CO3)7、已知酸性:H2SO4H2CO3HCO,综合考虑反应物的转化率和原料成本等因素,将转变为的方法有A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加入适量H2SO4B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足量CO2C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HCO3溶液D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8、有关原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外电路中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B在原电池中负极发生还原反应C阳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D原电池中正极一

3、定是不活泼金属9、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能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A14B15C16D1710、反应C(s)+H2O(g)CO(g)+H2(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升温 增加C的量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保持体积不变,充入He使体系压强增大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He 使容器体积变大A B C D11、定温度下,在三个等体积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2CO2(g)+6H2(g)C2H5OH(g)+3H2O(g)达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容器温度/K物质的起始浓度(mol/L)物质的平衡浓度(mol/L)CO2(g)H2(g)C2H5OH(

4、g)H2O(g)C2H5OH(g)甲5000.200.60000.083乙5000.401.2000丙600000.100.300.039A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达平衡时,甲、乙容器内:2c(CO2,甲)112、读图、读表是高中学生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下列关于各图象的解读正确的是( ) A由甲推知氢气的燃烧热为219.8kJmol-1B由乙推知离子反应Co2+(aq)+Cd(s)=Co(s)+Cd2+(aq)可以发生C由丙可知:将A、B饱和溶液分别由T1升温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BAD由丁可知:同温度、同浓度NaA溶液与NaB溶液相比,其pH:NaANaB13、下列过程中需要通电才可以进行

5、的是电离 电解 电镀 电化学腐蚀ABCD全部14、室温下,0.1molL-1NaHCO3溶液的pH=8.31,有关该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Ac(Na+)c(OH-)c(HCO3-)c(CO32-)c(H+)BKa1(H2CO3)Ka2(H2CO3)KWCc(H+)+c(Na+)=c(OH-)+c(HCO3-)+c(CO32-)D加入适量NaOH溶液后:c(Na+)=c(H2CO3)+c(HCO3-)+c(CO32-)15、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B石油产品都可用于聚合反应C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气态燃料D天然气是清洁燃料16、还原沉淀

6、法是处理含铬(含Cr2O72和CrO42)工业废水的常用方法,过程如下:CrO42Cr2O72Cr3Cr(OH)3已知转换过程中的反应为:2CrO42(aq)+2H+(aq)Cr2O72(aq)+H2O(l)。转化后所得溶液中铬元素的含量为28.6g/L,CrO42有10/11转化为Cr2O7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颜色保持不变,说明上述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若用绿矾(FeSO47H2O)作还原剂,处理1L废水,至少需要458.7gC常温下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K11014,则转化后所得溶液的pH5D常温下KspCr(OH)311032,要使处理后废水中的c(Cr3)降至1105molL1,应

7、调溶液的pH5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原子形成的阳离子就是一个质子,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B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相等,D在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A、C、D三种元素可形成化合物甲,B、C、D三种元素可形成化合物乙,甲与乙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请回答:乙的化学式为_,其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为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将3g B的单质在足量C的单质中燃烧,可放出98.4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 常温下,甲与乙的水溶液pH均为9,则这两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的物质的量浓度c(OH)甲:c

8、(OH)乙_。18、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元素。族周期I A A A AV A A A0一二三回答下列问题:上述元素中元素的名称_;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在、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_(用化学式表示);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写出的单质和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方程式是_。、是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用事实来说明比活泼性更强_。由和组成的化合物极易溶于水,请设计简单的实验加以说明。写出简要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_。19、纳米TiO2在涂料、光催化、化妆品等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制备纳米TiO2的方法之一是TiCl4水解生成TiO

9、2xH2O,经过滤、水洗除去其中的Cl-,再烘干、焙烧除去水分得到粉体TiO2。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TiO2的质量分数:一定条件下,将TiO2溶解并还原为Ti3+,再以KSCN溶液作指示剂,用NH4Fe(SO4)2标准溶液滴定Ti3+至全部生成Ti4+。请回答下列问题:TiCl4水解生成TiO2xH2O的化学方程式为_。配制NH4Fe(SO4)2标准溶液时,加入一定量H2SO4的原因是_;使用的仪器除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筒外,还需要下图中的_(填字母代号)。 滴定终点的判定现象是_。滴定分析时,称取TiO2(摩尔质量为M g/mol)试样wg,消耗c mol/LNH4Fe(SO4)2

10、标准溶液VmL,则TiO2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判断下列操作对TiO2质量分数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若在配制标准溶液过程中,烧杯中的NH4Fe(SO4)2溶液有少量溅出,使测定结果_。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使测定结果_。20、.25,两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右表。Ka1Ka2H2SO31.310-26.310-8H2CO34.210-75.610-11(1)0.10 molL-1Na2SO3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H2SO3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_.某化学小组设计下列实验测定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溶液

11、的标定浓度:步骤1:取20.00mL0.015mol/LK2Cr2O7标准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0mL稀硫酸和5mL浓磷酸,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接近终点时加入2滴R溶液作指示剂,继续滴定至终点,消耗的体积为10.10mL.步骤2:重复操作1实验,接近终点时加入4滴R溶液,消耗的体积为10.20mL。已知:6Fe2+ +Cr2O72-+14H+=6Fe3+ +2Cr3+ +7H2O,其中Cr3+为绿色R溶液的变色原理:R(氧化型,紫红色) Q(还原性,无色)该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锥形瓶、胶头滴管、_、_如何判断滴定达到终点:_步骤2的主要作用是_硫酸亚铁铵溶液的标定浓度是_mol/L(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若滴定前锥形瓶中有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21、元素周期表中第A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广泛。与氯元素同族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有_个电子。能作为溴、碘元素非金属性(原子得电子能力)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是_(填序号)。aIBr中溴为1价 b.HBr、HI的酸性 c.HBr、HI的热稳定性 d.Br2、I2的熔点海水提溴过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